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他精于医道,兼通理学,在理论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曾世荣在儿科领域的创见湖南中医学院(410007)周一谋主题词曾世荣中医儿科学中医发展研究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别号省翁,湘籍医家,湖南衡州(今衡阳市)人,元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大约生于南宋淳十二年(1252),死于元代至元三年(1332)以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120例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后溪穴针刺组、推拿组与后溪穴针刺与推拿结合组,三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治疗。观察三组在治疗1周与1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经过Ridit分析,三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34)。两组间比较,推拿组与后溪穴针刺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合组与后溪穴针刺组、推拿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后,三组均痊愈。三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后,推拿组与后溪穴针刺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合组与后溪穴针刺组、推拿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溪穴针刺与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结合可以提高早期疗效.收获远期疗效,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可以降低急性腰扭伤的再次发生,预防骨质增生和腰椎退行性病变。防止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的突出.从而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王泰林与《环溪草堂医案》王泰林(1798~1862),字旭高,江苏无锡人,幼从其舅父高锦庭学医。后以治肝病著称于世,提出治肝气八法、肝风五法、肝火七法,阐发详尽,颇具卓识。撰有《王旭高医书六种》《、环溪草堂医案》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医案中治疗肝病,常侧重脾而治以甘药,脾肾共病则燥湿兼投,对脾阴不足证也有所阐发,这些都是他的具体临床学验,可与其医理相对看。  相似文献   

5.
王泰林,字旭高,江苏无锡人氏,幼时即受业于其舅父高锦庭.后以治肝闻名于世,提出治肝气八法、肝风五法、肝火七法,即著名的治肝三十法,所著有<王旭高医书六种>、<西溪书屋夜话录>、<医方歌括申解>及<环溪草堂医案>等书.惜均未刊行.笔者研读其<环溪草堂医案>已有时日,今摘录其中验案两则分析,希从中窥见先生遣方用药之精妙得当,以启发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正>王泰林,字旭高,清代著名医家,其著作有《西溪书屋夜话录》、《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等。柳宝诒谓"吾乡有疑难证,无不求治于先生者,先生必沉思渺虑……先生必访悉之,令其再诊,以竟厥功。故其所存方案,无不光坚响切,无模糊影响之谈。"(《评选环溪草堂医案序》)可见王泰林诊治疾病慎重严谨,值得深入研究。兹选择《王旭高临证医案》治疗消渴病经验分析如下,以供学者参考。1三消劫阴,壮水制阳  相似文献   

7.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公元1281年~1358年),元代金华人(现浙江义乌县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对杂病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素有“杂病用丹溪”之说。朱氏对消渴的论治,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特点,也对后世消渴病的治疗有所启发。下面谈谈笔者对丹溪论治消渴病的体会。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的内在根据朱丹溪运用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自然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格致余论》中,他指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万物之…  相似文献   

8.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23(1):40-40,43,46
一 判断题 1.朱丹溪认为消渴是“手少阴心经见证”之一。() 2.朱丹溪认为黄疽是“足太阴、少阴”经“合生见证”。() 3.朱丹溪认为“医道有一言可以尽其要者,运气是也。”() 4.朱丹溪认为“人或受邪生病,不离表里也”。()  相似文献   

9.
韦公远 《气功》2009,(3):278-279
清代名相吴碘(1637—1705),字伯美,号铜川,谥“文端”,世称“吴阁老”。顺治进士,保和殿大学士,山西沁州(今沁县徐村)人。吴琪精诗赋,善作文,工书法,嗜读书,通晓儒学文化,一生著述颇多。其诗文豪放雄浑,情感丰富,意境深长;书法酣畅洒脱,如溪绕石,似云追月,独具风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红外热像技术,比较针刺后溪、大椎对面部腧穴温度的影响,验证“后溪通督脉”理论。方法:选取35例(脱落5例)健康受试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每位受试者分别进入假针刺组、后溪组、腕骨组和大椎组,分别予以假针刺左侧后溪和针刺左侧后溪、左侧腕骨、大椎,均针刺1次,每次留针30 min。分别于针刺前后30 min采集各组面部红外热成像图,比较印堂、素髎、水沟、兑端、承浆5穴体表温度。结果:针刺后,假针刺组印堂、承浆体表温度较针刺前升高(P<0.01,P<0.05);后溪组素髎体表温度较针刺前降低(P<0.05);腕骨组印堂体表温度较针刺前升高(P<0.01);大椎组兑端、承浆体表温度较针刺前升高(P<0.01,P<0.05)。针刺后,后溪组、大椎组承浆与素髎体表温度差大于针刺前(P<0.01)。与本组素髎比较,后溪组印堂、水沟、兑端、承浆针刺前后体表温度差变大(P<0.01,P<0.05);大椎组印堂、水沟、兑端、承浆针刺前后体表温度差变大(P<0.05,P<0.01);腕骨组印堂针刺前后体表温度差变大(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