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同期选择63例肝病患者,并与非肝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甲皱及球结膜微循环变化,发现肝病患者甲皱及球结膜微循环变化各项指标均较非肝病组明显(P<0.05或0.01),从病理学角度,论证了“肝主目”、“肝主筋其华在爪”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对8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痰证组49例与载脂蛋白AⅠ(aP0AI)、B100(aP0B100)的关系,同时,与肝肾亏虚组(33例)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两组脑梗塞患者aP0A1都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aP0B10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而痰证组aP0AI低于肝肾亏虚组(P<0.05),aP0B100高于肝肾亏虚组(P<0.05)。从而为脑梗塞痰证辨证,提供了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9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治的9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加放疗,化疗治疗,分为脾肺气虚,痰浊阻肺型。气阴不足,瘀毒内积型,气阴两亏,痰瘀互结型。结果证明:①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高于单纯中医治疗(P<0.01)。②中药重用活化瘀药疗法疗效高于不用活化瘀药(P0.05)。③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型是终未期特征性证候。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P<0.05),单纯中医治疗如能取得近期疗效,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4.
心病气血辨证与血清锌铜铁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78例中医心病患者血清锌(Zn)、铜(Cu)、铁(Fe)、钙(Ca)含量变化,并与肺病(34例)、肝病(58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心病三组Zn、Ca含量及Zn/Cu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Fe含量下降(P<0.01),心脉瘀阻证组Fe值上升(P<0.05)。心病各组间比较,心脉瘀阻证组Zn、Cu、Fe、Ca含量明显高于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P<0.05或P<0.01),心气虚证组Ca明显低于心血虚证组(P<0.01);另外心病与肺病、肝病患者比较,心气虚证Zn、Fe、Ca含量明显低于肺气虚证组(均P<0.01),心脉瘀阻证组四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肝血瘀组(P<0.05或P<0.01)。提示,血清Zn、Cu、Fe、Ca含量的变化与中医辨证辨病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痰证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86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型后血清SOD及MDA水平检测分析表明,痰证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非痰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非痰证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SOD减少及自由基增高与冠心病痰证证型密切相关,自由基可能参与了痰浊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心病气血辨证与血清锌铜铁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78例中医心病患者血清锌(Zn)、铜(Cu)、铁(Fe)、钙(Ca)含量变化,并与肺病(34例)、肝病(58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心病三组Zn、Ca含量及Zn/Cu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Fe含量下降(P<0.01),心脉瘀阻证组Fe值上升(P<0.05)。心病各组间比较,心脉瘀阻证组Zn、Cu、Fe、Ca含量明显高于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P<0.05或P<0.01),心气虚证组Ca明显低于心血虚证组(P<0.01);另外心病与肺病、肝病患者比较,心气虚Zn、Fe、Ca含量明显低于肺气虚组(P<0.05或P<0.01),心血瘀组四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肝血瘀组(P<0.05或P<0.01)。提示,血清Zn、Cu、Fe、Ca含量的变化与中医辨病辨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心脑血管病痰证患者免疫功能特点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心脑血管病痰证患者与非痰证患者作了淋巴细胞转化率(LBT)、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成分(C2、C4、CH50)的分析,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痰证患者的LBT值低于非痰证患者和正常人,P<0.01,而IgG、IgM、C3、C4均高于非痰证患者和正常人,P<0.05~0.01;痰证患者中的CH50亦高于正常人,P<0.01。表明心脑血管病痰证患者处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性免疫反应活跃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活化在肾小球疾病进展和中医血瘀证中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为血小板活化的示,测定53例血瘀证和非血瘀证的PGD患者及其他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现)的血瘀证患者64例及非血瘀证患者46例。结果显示:PGD患者的血浆GMP-140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肾衰组明显高于肾炎组(P〈0.05)。PGD血瘀证与非瘀证与非血瘀证患 血浆GMP-140值比较有非常显著左异(P〈0.01);共他疾因瘀请战中层得的血  相似文献   

9.
何景如 《新中医》1998,30(5):18-19
对58例首次TIA发作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观察了治疗及半年后追踪观察,结果:经2周治疗后,中西药组在改善甲皱微循环的流态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半年后追踪观察,中西药组29例无复发记录,西药组27例中4例复发(占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西药加中药三七,人参除了有降低血液粘度外,更有改善微循环的流态,减低T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化瘀消痰、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1.3%。实验室检查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甲皱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治疗后这些异常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提示化瘀消痰、软坚散结法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荜茇有效部位群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将SD大鼠、金黄地鼠及昆明小鼠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受试组,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组饲喂高脂饲料(小鼠实验腹腔注射蛋黄乳),每天依次灌胃给予相应浓度的赋形剂、赋形剂、辛伐他汀、荜茇有效部位群乳剂,一定时期后测定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肝脏TC,TG的含量,以反映荜茇有效部位群的调血脂功能.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成功造成SD大鼠(TC升高)、小鼠(TC,TG,LDL升高),地鼠(TC,TG,LDL升高,HDL降低)高脂血症模型(P<0.05,P<0.001);与模型组比较,荜茇有效部位群既能降低血清TC,TG,LDL(P<0.05,P<0.001)和肝脏TC,TG含量,又能升高血清HDL含量(P <0.05,P<0.001).从而证明荜茇有效部位群具有显著调节血脂功能,金黄地鼠为造高脂血症模型较理想的动物.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对小鼠血脂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葛根素抗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抗血脂作用的方法,测定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结果葛根素能显著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结论葛根素具有降低小鼠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调脂散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血清过氧化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调脂散胶囊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HDL-C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说明调脂散胶囊具有调节血脂代谢异常,降低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中药能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中TC,升高HDL/TC的比值,提高HLP小鼠血清SOD活性。[结果]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借助现代医学的先进实验技术,发现山楂、姜黄素、葛根口服液、酒制大黄能有效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TC、TG,改善血液黏度,保留其降血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标本兼治,可增加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同时减低不良反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高脂血症,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65-2468
目的:验证中药健脾化痰方治疗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中药健脾化痰方、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维生素E治疗组(总有效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ALT,AST水平显著下降,说明2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肝功能;但组间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中药组治疗后TC,TG,LDL-C,HOMA-IR下降,HDL-C,IAI上升(P<0.05或P<0.01)。结论:健脾化痰方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显著治疗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脂清冲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脂清冲剂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 :用食饵性高脂家兔模型研究脂清冲剂对脂质代谢脂质过氧化及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脂清冲剂可降低高脂饲料6周或13周家兔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同时明显降低肝脏TG含量并减轻主动脉斑块病变程度。结论:脂清冲剂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瑕青  宋剑南 《中医杂志》1996,37(3):174-175
本文利用动物模型,以形态学为主,比较研究了活血化瘀(水蛭、川芎)、健脾化痰(半夏、陈皮、茯苓、竹沥水、甘草)和痰瘀同治(将上述两方合并而成)3种中医治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内膜脂斑形成及脂质水平的影响。发现3者均能显著地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和LPO含量和抑制主动脉内膜脂斑的形成,其中活血化瘀组的作用强度与西药安妥明接近。然而化痰组在降低血清TC、LDL—C和抗脂斑形成方面均比活血化瘀组明显。3种治法中,以痰瘀同治组的作用最明显,与活血化瘀组及安妥明组相比其降低血清TC、LDL—C和抗脂斑形成的作用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也有明显差异,并稍优于化痰组。形态学观察与生化测定结果,与血清LDL-C及LPO含量变化相一致,即血中TC、LDL-C含量越高,LDO的浓度则越高,脂斑形成百分率就越高,对脂斑病变程度的镜下观察也显示了相同的对应关系。表明脂质代谢紊乱,血中TC、TG及LDL-C含量的升高,导致LPO的累积是血管内膜受损及脂斑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卵衰冲剂与人工周期并用对卵巢早衰患者血雌二醇(E2)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5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组58例,用抗卵衰冲剂、人工周期方案治疗;西药组58例,仅用人工周期方案治疗;中药组36例,仅用抗卵衰冲剂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E2及血脂[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血R、H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治疗后血TC、TG和L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B、TG和LDL-C与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卵衰冲剂与人工周期并用,能明显提高卵巢早衰患者E2及HDL-C水平,降低TC、TG和LDL-C水平,可改善患者的低雌激素状态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
柴茯调脂口服液对高血脂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实验观察柴茯调脂口服液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 给予大鼠高脂饲料20 d,造成高血脂大鼠模型,测定灌服柴茯调脂口服液后高脂模型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柴茯调脂口服液高剂量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G,CHOL,LDL,MDA含量,提高HDL含量和SOD活性.结论 柴茯调脂口服液具有明确的调节高血脂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化瘀胶囊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改善高过氧化物脂质及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症状态,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