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清肠止泻散对轮状病毒(RV)模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及粪便Na~+、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止泻散组、病毒唑组,每组10只。通过对实验小鼠造模、给药、取材,观察各组小鼠病死率、平均稀便级、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检测小鼠粪便Na~+、糖含量,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清肠止泻散组死亡数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清肠止泻散组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数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清肠止泻散组平均稀便级低于模型组(P<0.05);清肠止泻散组Na~+、糖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在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止泻散组可明显降低TNF-α、IL-1β含量(P<0.01)。结论清肠止泻散组对轮状病毒感染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缓解腹泻、降低病死率、病毒阳性数,可提高小肠对Na~+、糖的吸收,可调节血清TNF-α、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2.
七味白术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止泻效果优于口服补液盐(ORS)组(P<0.05),患儿大便中Na+、糖浓度,轮状病毒抗原阳性例数均明显低于ORS组。在动物实验中,七味白术散对NIH小鼠新生幼仔实验性轮状病毒感染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可降低小鼠病死率,并能降低鼠粪中Na+、糖含量,促使轮状病毒抗原消失,减轻感染小鼠小肠粘膜的损伤和绒毛脱落。  相似文献   

3.
番石榴叶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粪中SIg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0—12月笔者用番石榴叶治疗轮状病毒(HRV)肠炎37例,并与用藿香正气口服液(33例)和病毒唑(34例)作对照,同时对3组患儿粪中SIgA含量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婴幼儿腹泻防治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秦香颗粒(秦香)对HRV感染乳鼠小肠黏膜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秦香颗粒治疗人轮状病毒(HRV)感染性腹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乳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6组造成HRV感染模型,并分别ig生理盐水、秦香颗粒高、中、低剂量(1.44,0.72,0.36 g·kg-1)、病毒唑(0.11 g·kg-1·d-1)及肠康片(0.52 g·kg-1·d-1),连续给药5 d。采用金标法检测粪便HRV抗原,免疫组化法观察小肠黏膜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模型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4+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4+的数量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秦香颗粒高、中剂量组及病毒唑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及模型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8+数量不同程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8+的数量不同程度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香颗粒可以上调HRV感染乳鼠小肠黏膜CD4+、下调CD8+,有利于增强淋巴细胞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减轻肠黏膜病变,对HRV感染性腹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方对Wa株轮状病毒感染乳鼠腹泻的治疗作用,为深入研究开发葛根芩连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Wa株轮状病毒感染昆明小鼠乳鼠腹泻模型和空白对照模型,以葛根芩连方提取物0.78 g/kg进行干预治疗,比较用药前后Wa株轮状病毒感染乳鼠的体征、腹泻率、腹泻程度、小肠及肺的病理形态学等指标变化。结果葛根芩连方提取物0.78 g/kg能够降低乳鼠的腹泻率,减轻腹泻程度,改善感染乳鼠体征及小肠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葛根芩连方具有抗Wa株轮状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对人类轮状病毒(HRV)感染乳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5日龄NIH乳鼠经口感染HRV建立乳鼠腹泻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七味白术散组、病毒唑组,各组乳鼠分别经口滴入相对应的治疗药物,3次/d(正常化与模型组给生理盐水)。分别于治疗后5d处死乳鼠,取乳鼠小肠粪便检测HRV,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变化。结果七味白术散治疗5d乳鼠肠粪便中HRV清除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七味白术散组乳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病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病毒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能清除感染乳鼠肠道中的HRV,明显改善HRV感染乳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7.
番石榴叶调节小鼠血糖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和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番石榴叶对小鼠空腹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采用脂肪乳剂灌胃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观察番石榴叶对小鼠血脂水平及肝脏指数的影响。结果:番石榴叶高、低剂量(10g/kg、5g/kg)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改善其糖耐量,也能明显调节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高剂量还能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肝脏指数。结论:番石榴叶有明显的降糖和调脂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止泻退热片治疗轮状病毒(RV)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轮状病毒A组G3型709株感染4d龄昆明种乳鼠,建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给药治疗后乳鼠小肠组织中Na+-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 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给药治疗后乳鼠小肠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变化。结果止泻退热片组乳鼠小肠组织中SGLT1 mRNA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SGLT1 mRNA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止泻退热片组乳鼠小肠组织中PGE2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泻退热片治疗RV腹泻的作用机制与病毒感染影响宿主小肠上皮细胞SGLT1的表达变化之间无关,与抑制RV感染过程中肠上皮细胞分泌PGE2有关。  相似文献   

9.
江漪  谢雯芳  代婉娟  刘妮  赵昉  张奉学 《新中医》2015,47(9):203-205
目的:通过轮状病毒SA11株感染乳鼠为实验模型,研究七味白术散对肠道s Ig A、血清IFN-γ及小肠黏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其对小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给予灌胃病毒液的模型乳鼠连续灌胃七味白术散、病毒唑及生理盐水。采集血清及小肠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乳鼠肠道s Ig A、血清IFN-γ的含量,对乳鼠空肠段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七味白术散组和病毒唑组乳鼠腹泻天数较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组和病毒唑组病毒清除率均为100%,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组和病毒唑组小肠黏液s Ig A较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组和病毒唑组IFN-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小肠黏膜未见病理改变。模型组黏膜下层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有少量坏死脱落,肌层可见明显的肿胀。病毒唑组可见黏膜下层结构疏松,稍许水肿,黏膜层上皮细胞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肌层间些许肿胀,可见空染的区域和炎性细胞浸润。七味白术散组小肠黏膜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七味白术散能加快对病毒的清除,改善腹泻症状,减轻对小肠黏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诺瓦克样病毒(NL Vs)是仅次于轮状病毒(Rotavirus,RV)致非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的病原体,自1995年方氏等[1]首次报道我国NVLs感染后,国内相关研究相继开展,由于缺乏组织培养系统,以及无合适的动物感染模型,国内外对诺瓦克样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研究尚不多见.番石榴叶为广东、广西民间药材,民间多用番石榴叶治疗腹泻,效果良好,研究表明番石榴叶对轮状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且临床疗效很好[2-6].受RV和NLVs受体共用假说[7]的启示,笔者采用序贯试验法观察了番石榴叶治疗小儿诺瓦克样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番石榴叶对诺瓦克样病毒(NVs)腹泻患儿唾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例NVs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番石榴叶治疗组(治疗组A,30例)和思密达治疗组(治疗组B,20例),并随机抽取2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3组治疗前及治疗组A、B治疗后唾液中IFN-γ、IL-2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NVs腹泻患者IFN—γ、IL-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AIFN—Y、IL-2明显升高,治疗组B升高不明显,治疗组A优于治疗组B(P〈0.01)。结论NVs腹泻患者IFN—γ、IL-2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番石榴叶能够提高NVs腹泻患者唾液中IFN-γ、IL-2水平,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促进Th1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番石榴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HRV)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H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用番石榴叶,对照组服用葛根芩连汤。观察止泻时间:血清Na^+、粪Na^+、粪糖和HRV抗原转阴率。结果:治疗组3天治愈率为87.1%,对照组为58.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为(25.1±9.5)h,对照组为(38.7±15.2)h,治疗组止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粪Na^+、粪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粪HRV转阴率为87.1%,对照组为58.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番石榴叶治疗小儿HRV肠炎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孙建民 《河南中医》2016,(5):766-767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止泻、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疗程为5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愈显率分别为95.0%、80.0%,治疗组患儿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RV感染性腹泻疗效较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桂枝汤对痹证(胶原诱导免疫性关节炎)小鼠肠黏膜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DBA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桂枝汤高剂量组(简称桂高组)、桂枝汤低剂量组(简称桂低组)]。模型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作为痹证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小鼠小肠及PP结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SIgA数量,用图像分析仪进行统计计算其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Ⅱ型胶原免疫后小鼠肠黏膜免疫系统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SIgA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应用桂枝汤(高、低剂量)后,CD4^+T淋巴细胞及SIgA数量明显升高,但只有桂高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桂枝汤可以增强痹证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从而可能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5.
芪连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大便标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腹泻患儿行芪连液保留灌肠,同时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轮状病毒转阴、血清免疫球蛋白(Ig)等,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轮状病毒转阴率,血清IgA、Ig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5);实验研究表明芪连液不仅具有抗病毒止泻作用,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肠粘膜作用。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运脾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0例患儿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即治疗组150例口服中药运脾止泻颗粒、对照组150例口服西药思密达,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疗效,检测粪常规、粪培养、粪轮状病毒抗原及尿D-木糖含量。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迁延性腹泻、脾虚型腹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粪常规转阴、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粪培养转阴率、粪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尿D-木糖含量测定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运脾止泻颗粒能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病,尤其对迁延性腹泻、脾虚型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赋形剂敷脐对湿热泻大鼠的作用,探讨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在肠道黏膜及血清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表达变化情况。方法:所有Wistar大鼠首先给予适应性常规饲养3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每组各20只。采用ETEC菌苗制备模型后,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给予不同赋形剂调配的中药贴剂,贴敷于神阙穴,分别于1 d和连续3 d后,进行肠道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图像分析法检测SIgA在肠道黏膜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比较;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应用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的水平。结果:SIgA在肠道黏膜改变情况的图像分析中积分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显示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且醋调贴脐组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免疫平衡法实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尤其是醋调贴脐组均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赋形剂制备中药贴剂对湿热泻大鼠治疗中,醋调贴脐中药能更好的促进肠道炎症的修复,且随贴敷次数与时间的增加,对大鼠模型的免疫影响递增。  相似文献   

18.
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及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电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对158例秋季腹泻患儿进行病原学研究和疗效对照观察。经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中药对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测定患儿粪便中 SIgA 含量,证明中药有刺激抗体生成的作用。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病毒转阴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术颗粒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连术颗粒组(1.8 g/kg)、黄连素组(0.2 g/kg),每组10只,灌服相应药物,疗程72 h。疗程结束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每只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0 mg/kg,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收集小肠黏膜,HE染色观察肠道黏膜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肠道黏膜TNF-α、IL-1β、SIgA含量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I-gA+浆细胞数量、MTT法检测淋巴细胞(T、B细胞)增殖活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腹泻次数明显增加,肠黏膜可见明显病理性改变,且T、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TNF-α、IL-1β炎症因子大量分泌,肠道免疫功能受损,即SIgA含量、IgA+浆细胞数量减少。连术颗粒在促进肠道T、B淋巴细胞增殖、SIgA含量,增加IgA+浆细胞数量,减少TNF-α、IL-1β炎症因子分泌方面均优于黄连素组。结论连术颗粒能有效保护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的免疫屏障,其机制可能是促进肠道T、B淋巴细胞增殖、SIgA分泌,减少TNF-α、IL-1β炎症因子释放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番石榴叶提取物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SPF级db/db小鼠24只、同龄C57BL/6J正常组小鼠6只,将符合纳入标准的db/db小鼠根据体重、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番石榴叶提取物高剂量组、番石榴叶提取物中剂量组、番石榴叶提取物低剂量组,并将番石榴叶提取物按高、中、低剂量进行灌胃,于4周后空腹脱臼处死所有小鼠,分别取后腿腓肠肌组织、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原代成肌细胞、原代脂肪组织SVF细胞的培养、接种和传代。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成肌细胞PGC-1α、FNDC5蛋白和各组脂肪组织SVF细胞Prdm16蛋白的表达。结果:第4周时,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番石榴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体重、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均P<0.05)。番石榴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成肌细胞PGC-1α、FNDC5蛋白表达升高,脂肪组织SVF细胞Prdm16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结论:番石榴叶提取物高剂量可通过促进白色脂肪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提高棕色脂肪水平,从而通过增加机体的能量代谢来调节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