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火郁发之"一语,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概括了火郁为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法则.火热本为阳盛所生,其性炎上,喜升散而恶蔽遏,在某种原因的作用下使之不得升散和外达,则氤氲于内而致病.故<丹溪心法>说"气有余便是火",阐明了火热郁闭而产生热病的病机.临床治疗火热郁闭所致的病证,<内经>强调要"火郁发之",即在清热的基础上加适当的辛温或辛凉的发散药物,顺其性使之得以升散.  相似文献   

2.
孙守祥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62-3063
消石是一味古老中药,为<神农本草经>所收载.早期本草消石一名芒消,与朴消性味相同,主治相似,出处相近.唐宋时消石与芒消出于朴消,三者一体异名而分煎炼之精粗.宋代始有火消出现,明·<本草纲目>认为消石即火消,与朴消、芒消有水火之别.近现代沿承<本草纲目>,消石为硝酸钾结晶体.但对<金匮要略>方所用消石的认定有争议,根据<神农本草经>消石性味主治,更符合含硫酸钠的芒消,与古方应用相合.  相似文献   

3.
因肾属水、属坎,心属火、属离.文章从<易经>坎、离二卦的形成谈起,论及其与坎(水)离(火)既济之密切关系,并阐述肾之元阳与心之阳火与机体的重要性,以及坎(水)离(火)既济之与妇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朱丹溪(震亨)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十分深远,这与其弟子中贤俊辈出,广为传播丹溪之学术思想密切相关.因此笔者于20年前撰有<朱丹溪弟子考略>一文,发表在<中华医史杂志>1984年第4期上.然而丹溪尚有非医弟子,即传朱熹之儒学者,则鲜有人提及.其实丹溪在儒学上身体力行,格物致知,造诣实深.戴良说得非常明白:丹溪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论,去其短而用其长,又复参之以太极之理,<易>、<礼记>、<通书>、<正蒙>诸书之义,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而谓<内经>之言火,盖与太极动而生阳,五性感动之说有合;其言阴道虚,则又与<礼记>之养阴意同.  相似文献   

5.
论火郁发之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成为中医治疗火热病证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实火"之"火郁"当寒温并用,"阴火"之"火郁"当补散结合.  相似文献   

6.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有"少火""壮火"之分,少火能生气,壮火能散气,气由少火而生,气又伤于壮火,这说明了火与气之间存在着生化、贼伤的关系.因此,探讨一下火之益于人,火之害于人,以及气之所以生、气之所以伤等问题,可能对火与气的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艾叶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病症的一种疗法[1].<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生,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可见,灸法是烧灼、熏煨的意思.据<本草从新>载艾叶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由于其熏煨之义和温热之性,从古至今大多医家都认为灸法属热,适用于虚寒之证,而对于邪热壅盛和阴虚阳亢的热证疾病,恐有伤阴液、助火势之误,所以多列为灸法之禁.现代甚至许多针灸教材也都把"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 灵枢·经脉>)作为针灸适应证的金标准,认为虚寒宜灸,实热宜针.热证施灸,似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矛盾,却在<内经>中早有例证.但自从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用火、灸的诸多"火逆"危害和变证、坏证以后,后世一些医家对灸疗热证采取审慎甚至否定的态度,引起中医界关于热证是否可灸的长期争论.  相似文献   

8.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生地、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组成.<医方集解>收集该方,增添了黄芩、山栀子、甘草三味药.<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论本方之方义云:"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  相似文献   

9.
沈涛 《江苏中医药》2008,40(11):108-109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此处肝之苦欲正是<内经>对肝体阴用阳的临床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10.
经方历经千年,临床疗效显著,故一向为中医临床所重视.调和阴阳是仲景立法用药的原则.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药物气味的论述,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以辛散之,以酸收之,以甘缓之"等.但<内经>中只论述了有关甘酸、辛甘药性,未明确说明其合化作用.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首先提出"甘酸化阴,辛甘化阳"的概念.在张仲景方中,酸、甘、辛味药配伍的方剂比比皆是,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