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营分证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将104例患者按不同病种分为急性白血病、非急性白血病2类。根据中医辨证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白卫组)10例,气分证组(白气组)12例,营分证组(白营组)20例。非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非白卫组)20例,气分证组(非白气组)24例,营分证组(非白营组)18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15例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主要观察不同病种及不同阶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患者IL-1β、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白血病各组中IL-1β、IL-6呈连续上升,各组间差异显著,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IL-10水平白卫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白气组明显升高(P<0.01),白营组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1)。白气组与非白气组比较、白营组与非白营组比较,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而IL-10水平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急性白血病发展到营分证阶段时,IL-1βI、L-6显著升高,高于卫分证、气分证,IL-10则显著下降。可见急性白血病发展到营分证阶段与细胞因子网络的紊乱密切相关,尤其与IL-6和IL-10的失衡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营分证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变化规律,探讨温病营分证的病机实质。方法将104例患者按不同病种分为急性白血病、非急性白血病。根据中医辨证,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白卫组)10例,气分证组(白气组)12例,营分证组(白营组)20例;非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非白卫组)20例,气分证组(非白气组)24例,营分证组(非白营组)18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15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不同病种营分证与卫分证、气分证患者IL-1β、IL-6、IL-10变化规律。结果在营分证阶段,急性白血病、非急性白血病IL-1β、IL-6的表达显著升高,而IL-10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种间IL-1β无差异(P〉0.05),而IL-6与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β、IL-6,IL-10的变化规律可为营分证病机实质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戴林峰  王醒  程璐  鲁俊  庄燕 《中国中医急症》2015,(3):471-472,47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卫气营血辨证分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与规律性。方法纳入6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中医卫气营血辨证分型,分为气分证组、营分证组和血分证组。入组24 h内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TNF-α、IL-10水平;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研究其相关性与规律性。结果血分证组APACHEⅡ评分、TNF-α水平均较气分证组、营分证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而气分证组与营分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IL-10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3组脓毒症患APACHEⅡ评分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3,P0.01),与IL-10水平无相关关系(r=0.10,P=0.44)。结论各证型脓毒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其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有助于判断病情与体内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乳腺炎患者与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3例不同中医证型急性乳腺炎患者外周血清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18例健康体验者进行比较。结果:10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证型中,热毒炽盛证最多,其次为正虚毒恋证,而气滞热壅证最少。与对照组比较,急性乳腺炎组IL-6、IL-10及TNF-α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3例急性乳腺炎组患者的证型分组中,热毒炽盛证、气滞热壅证、正虚毒恋证各组的IL-6表达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炽盛证、气滞热壅证、正虚毒恋证各组的IL-10、TNF-α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毒炽盛证组的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气滞热壅证组、正虚毒恋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及TNF-α水平可作为急性乳腺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为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证与TNF—a、IL—6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证与免疫细胞因子(TNF-a、IL-6)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专家经验辨证量表[1]和全国脑病急症协会辨证诊断标准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151例患者在发病初期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分为气虚证组与非气虚证组.并以放射免疫(RIA)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TNF-a及IL-6的含量.并与6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气虚证组与非气虚证组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而气虚证组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则明显低于非气虚证组(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证组与非气虚证组TNF-a、IL-6水平有显著差异,其含量的高低可作为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观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其不同证型与胰岛素抵抗(IR)及IL-6、IL-8的相关性.方法: 本院内分泌科住院T2DM患者101例,按照阴虚热盛、气阴两虚、湿热困脾、血瘀脉络4型进行分组.选取体检正常对照组30例.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IL-6、IL-8水平,以ISl指数评估IR.结果: T2DM各证型均存IR,以气阴两虚、湿热困脾及血瘀脉络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阴虚热盛组(P<0.05或P<0.01),阴虚热盛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T2DM各证型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气阴两虚组明显高于阴虚热盛组(P<0.05).各证型IL-8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2DM中医各证型IR有不同变化.IL-6可作为T2DM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虚和气阳虚证型组,分别计算主症积分和证候总积分,检测TNF-α、IL-1和IL-6水平,进一步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气阴虚与气阳虚证型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气阳虚组平卧困难主症积分及证候总积分高于气阴虚组(P<0.01);22组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气阳虚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气阴虚组。3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1及IL-6水平均与气阴虚、气阳虚证候积分呈正相关(r=0.335,P<0.01;r=0.202,P<0.01;r=0.201,P<0.01)。提示CHF气阳虚证较气阴虚证为重。结论:CHF患者TNF-α、IL-1和IL-6水平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气阳虚高于气阴虚,TNF-α、IL-1及IL-6可能在气阴虚向气阳虚证候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血清水平可作为气阴虚、气阳虚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IL-6(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纳入标准收集门诊和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03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组,收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IL-6浓度。结果: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组IL-6水平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和痰湿壅盛组与正常对照组IL-6水平相近(P0.05)。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IL-6存在相关性,IL-6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临床辨证的一项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IL-23,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消银汤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仅予NB-UVB照射治疗,疗程8周。同时选取3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以及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IL~(-1)7,IL-23,IL-6表达水平,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周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1)7,IL-23,IL-6水平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IL~(-1)7,IL-23,IL-6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IL~(-1)7,IL-23,IL-6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结论:消银汤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较单一NB-UVB治疗效果好,二者发挥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3,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由5d开始,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采用放射免疫法在不同时间点(24h、5d、14d、21d)分别测血浆IL-6、IL-8值。另取35份健康献血员血浆标本作对照组。结果24h高压氧组及常规组IL-6、IL-8值与正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4h高压氧组与常规组之间IL-6、IL-8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5d、14d、21d时高压氧组与常规组IL-6、IL-8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高压氧可以降低血浆IL-6及IL-8含量,抑制脑出血后脑组织炎性反应,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型与IL-18、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医辨证分型与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1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采用临床调查的方法,分析其中医证型与IL-18、Hs-CRP的相关性.结果:瘀血痹阻型与痰浊闭阻型组的IL-18、Hs-CRP水平偏高,且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之瘀血痹阻证、痰浊闭阻证与IL-18、Hs-CRP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建立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清IL-23和IL-17含量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湿热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通过高脂饮食、湿热环境、微生物感染三因素结合的方法制备湿热证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造模后4,24,48,72 h两组大鼠血清IL-23和IL-17含量水平.结果 模型组IL-23和IL-17的含量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IL-23和IL-17均在造模后4h最高,24,48,72 h逐渐下降,48 h和72 h组均与4h组比较有差异(P<0.05),72 h与24h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IL-23和IL-1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在轻度、中度、重度湿热证大鼠血清中,IL-23和IL-17的浓度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与湿热证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 IL-23和IL-17参与了湿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的含量水平变化与湿热证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23与IL-17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在湿热证中IL-23可能通过促进IL-17表达水平增高而发挥其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法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的总有效率(P<0.01);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两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IL-23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通过调节IL-17和IL-23在肠黏膜的表达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气、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选取CHF心气、阳虚证住院患者67名,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行心脏多普勒、血清TNF-α、IL-1β及IL-10等检查。结果:心气虚证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以舒张功能不全和心功能Ⅰ级、Ⅱ级为多,心阳虚证组患者以心功能Ⅲ级、Ⅳ级为多(Ridit分析,P<0.01);心气虚证组患者E/A值、EF值高于心阳虚证组(P<0.01);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高于心气虚证组(P<0.01或P<0.05);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心气虚证组(P<0.01)。结论:TNF-α、IL-1β与IL-10可能在CHF心气虚证向心阳虚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微观辨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莪红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探讨不同证型UA与白细胞介素-6、18(IL-6、1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以寻找对UA辅助诊断及中医辨证具有一定意义的客观化、量化指标。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莪红片,疗程20d。治疗前后检测2组IL-6、IL-18、hs-CRP。结果2组均能缓解UA,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P0.01),主要适用于标实为主患者;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IL-6、IL-18和hs-CRP(均P0.01)。治疗组治疗前IL-6、IL-18、hs-CRP标实为主患者明显高于本虚为主及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降低hs-CRP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莪红片可有效治疗UA,不同证型UA与IL-6、IL-18和hs-CRP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揭示西北寒燥证模型血清中IL-2,IL-6,INF-γ,TNF-α的含量.方法 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新疆寒燥环境,并作用于小鼠以建立西北寒燥证模型,21 d后眼球取血处死模型动物,测定其外周血中IL-2,IL-6,INF-γ,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西北寒燥证模型组血清中IL-2,INF-γ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IL-6,TNF-α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但从所测得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北寒燥证虽是机体一种整体状态的改变,但并非所有器官组织的功能均存在显著改变,有些尚处于代偿状态,间接提示中医的"证"并不能界定所有的基于现代医学思维和统计方法微观医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祝佩芹  张磊 《四川中医》2008,26(11):15-17
目的:观察自拟方剂参芪利水汤治疗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其与OHSS的相关性,为临床上进一步治疗OHSS提供实验学基础.方法:选择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30只,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C)制成OHSS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实验组采用参芪利水汤灌胃,对照组用吲哚羡辛灌胃,空白对照组为空白对照.1周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中VECF和IL-6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卵巢黄体VEGF和IL-6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时照组血清中VECF、血浆IL-6含量及卵巢黄体和子宫内膜中VEGF和IL-6表达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OHSS时可明显降低VECF和IL-6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笥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证型与血清IL-6、IgG的相关性。方法:75例患者安中医证型分为4组,并测其血清IL-6、IgG值。结果:PNS患者血清IL-6水平分布依次为肝肾阴虚、湿热留恋>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肺肾气虚、水湿内蕴(P<0.01),IgG水平依次为肝肾阴虚、湿热留恋>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肺肾气虚、水湿内蕴>脾阳虚、水湿泛滥(P<0.01),IL-6与IgG呈显著正相关(r=0.555,P=0.026)。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血清IL-6、IgG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IL-23/IL-17在脾虚湿热型和非脾虚湿热型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用ELLSA法检测30例脾热湿热型、30例非脾虚湿热型患者、20例健康人IL-23及IL-17水平,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脾虚湿热证型评分,分析IL-23及IL-17与脾虚湿热证的相关性。结果:脾虚湿热型和非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组血清IL-23、IL-17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热型和非脾虚湿热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7、1L-23组间水平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3、IL-17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脾虚湿热证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