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密花香薷能否作为香薷的代用品。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两种植物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um,GC-MS)联用技术检测其两者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以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对比两者挥发油化学成分与含量的差异。结果检测得到7种共有成分,分别占密花香薷与香薷挥发油含量的98. 941%和98. 630%,其中主成分均为香薷属特征性成分β-去氢香薷酮。结论密花香薷与香薷的挥发油成分与比例高度契合,可以进一步探讨密花香薷替代香薷的可能性,为临床尝试打下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生姜制香薷的炮制工艺,探讨炮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香薷生品、生姜汁以及姜制香薷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气相色谱条件为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0. 25 mm×30 m,0. 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1. 0 m L·min~(-1),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0. 2μL,分流比50∶1,升温程序为柱温初始温度40℃,以5℃·min-1升温至60℃,保持2 min,再以5℃·min-1升至160℃,保持3 min,最后以25℃·min~(-1)升至250℃,保持2 min后结束。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子碰撞能量70 e V,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80℃,四极杆温度150℃;溶剂无延迟,电子倍增器电压设定2. 188 k V;全扫描模式,扫描范围m/z 35~550。通过检索比对NIST 11标准质谱图谱库,鉴定样品挥发油中化学成分。选择炒制时间、料液比、闷润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的相对质量分数、挥发性成分数目和挥发油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姜制香薷的炮制工艺。结果:香薷生品中共检测出27种挥发性成分,辅料生姜中有81种挥发性成分,第1~9组正交试验样品中分别有31,38,29,35,38,33,34,22,26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油提取量从高到低排序为姜制香薷生姜香薷生品。姜制香薷最佳炮制工艺为香薷饮片加等体积生姜汁闷润6 h后炒制8 min。结论:炮制对香薷挥发油提取量与挥发性成分种类均有一定的影响。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香薷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数据,为阐明该炮制品的炮制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蒋红梅  卢向阳  方俊  徐向丽  易克  葛冰 《中药材》2007,30(9):1135-1139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对比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上的差异。方法:有机溶剂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石香薷挥发油,成分分析采用GC-MS。结果:有机溶剂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总时间210 m in,溶剂与原料的投放总比例8∶1(m l∶g),提取温度65℃,提取率可达1.83%。超临界CO2法萃取石香薷挥发油,萃取率为3.4%。G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法萃取的石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葎草烯等,其中百里香酚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6.25%,其次是香荆芥酚为19.21%;有机溶剂提取的挥发油中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的含量分别为58.33%和22.54%。结论:有机溶剂提取与超临界提取各具优点,有机溶剂法提取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含量高于超临界提取法,超临界法提取成分则多于有机溶剂提取法,本实验采用的超临界提取条件下有10种化合物首次在石香薷挥发油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槐花米中芦丁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玉  唐国涛  陈淑娴  刘金慧  叶晓 《中成药》2007,29(11):1675-1677
中药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干燥花蕾或花。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槐花中主要成分为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Rutioside),是中药槐花米中止血的有效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及毛细血管出血。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芦丁含量在槐米中不得少于20.0%,槐花中不得少于8.0%,因此人们常以槐花米为原料提取芦丁。芦丁是由槲皮素C3位上的羟基和芸香糖结合而形成的双糖苷,在热水、热醇中均有较大的溶解度;分子中含多个酚羟基,呈弱酸性,易溶于碱。常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香薷-广藿香挥发油进行药效学实验考察;建立气相色谱法(GC)同时测定香薷-广藿香挥发油中指标成分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含量的方法;优选香薷-广藿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确证包合物的形成。方法:采用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建立了体外炎症反应模型,对挥发油进行抗炎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挥发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分别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胶体磨法、研磨法对香薷-广藿香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的包合,采用GC对挥发油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进行含量测定,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法、热差分析法及X射线衍射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挥发油对透明质酸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DPPH有消除作用,且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分别在0.021 3~0.426,0.020 04~0.400 8,0.022 6~0.452 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三者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9%(RSD1.6%),100.15%(RSD 1.5%),100.70%(RSD 1.4%);胶体磨法测得指标性成分含量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法、热差分析法以及X射线衍射法均可验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结论:挥发油具有一定抗炎活性及抗氧化能力;胶体磨法为香薷-广藿香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建立的GC具有简便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满足同时测定包合物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含量的要求,提高了分析效率,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浙产石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26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麝香草酚(39.99%)和香荆芥酚(36.88%),此外还含有对聚伞花素(6.05%)和一定量的石竹烯及其氧化物。结论:浙产石香薷挥发油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蒋林  杨岗  王琴  邓国栋  徐鸿华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2311-2313
芦荟为较常用的中药,药典2005年版收载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veraL.与A.barba-densisM ill.(同种异名)、好望角芦荟A.feroxM ill.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库拉索芦荟习称“老芦荟”,好望角芦荟习称“新芦荟”。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芦荟清肝热,通便。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库拉索芦荟含无水芦荟苷(C20H20O8)不得少于28·0%[1]。芦荟除了蒽醌类化合物外,主要的化学成分还有多糖、脂类、有机酸、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方法测定我国药典收载的正品香薷之一华荠苧(Mosla chinensis)挥发油的9个成分,油中含百里香酚44%、对聚伞花素18.4%、香荆芥酚11%等,还发现油中含丹皮酚1%,并得出质谱图。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采购的羌活挥发油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药羌活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 giumincisumTingexH .T .Chang或宽叶羌活N .forbesii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多属挥发性,因此,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挥发油作为含量测定的标准,并规定其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2 .8%(mL·g- 1) [1] 。我院在采购羌活入库验收过程中,把性状鉴别作为主要方法,辅以测定挥发油含量,为确保含挥发油药材的内在质量。结果发现,商品羌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香薷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江香薷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5个化学成分,其中30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90%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79.10%。其中含量高于1%成分的有8个,以2,3,5,6-四甲基苯酚含量最高(24.69%),其次是4-松油醇(22.03%)、香芹酚乙酸酯(10.28%)、4-异丙基甲苯(9.07%)、肉豆蔻醚(4.46%)、丹皮酚(3.67%)、二氢香芹酮(2.90%)和丁香烯(2.00%)。结论:香薷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以倍半萜种数最多,且多是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