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明清医家汪昂撷取《素问》、《灵枢》的精要内容,分为九类加以整理,博采众家之长,又参合己见,编成《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全书以儒释医,通俗易懂;注解经文,质疑自释;精释运气,见解深邃;论述脏腑,颇多发明;阐释病机,指导临床;阐释治法,明确逆从,是汪昂研究《黄帝内经》的心血结晶,流传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汪昂 ,字庵 ,安徽休宁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 (公元 1 6 1 4年 ) ,约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 70 1年 )。汪昂在明代为诸生 ,欲走“学而优则仕”之途 ,明亡 ,即弃举子业 ,笃志医学 ,专攻方书。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书。其文词  相似文献   

3.
王丹 《陕西中医》2012,33(2):255-256
<正>《内经》训诂,自隋唐以来,代有所成,至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首先是马莳全面注释《内经》,著有《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稍后有明代大家张介宾,将《内经》分类整理、注释,历三十余年,完成《类经》一书的著述工作。清朝,首推张志聪所著《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其后诸如高世栻、徐大椿、陈修园等医家,虽亦注释过《内经》,但对后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田代华  李怀芝 《中医药学刊》2005,23(7):1169-1172
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胡玲  焦振廉 《陕西中医》2013,34(5):616-617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注本。方法:分析《黄帝内经》注本的概况和《素问》注本体系、《灵枢》注本体系及类编加注型注本等。结果:《黄帝内经》注本大致可分为注释和发挥两个大类,注释类型为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发挥类型为金代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黄帝素问宣明方论》、清代黄元御的《素问悬解》等;《灵枢》比较重要的注本还有清代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以及日人丹波元简的《灵枢识》等;两书分类重编再加注解开山是隋代的杨上善,并加以系统注解的是明代医家张景岳,继之后有明末清初李士材摘编《黄帝内经》。结论:《黄帝内经》注本不仅具有历史的、文献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达池 《中医杂志》2006,47(9):708-710
古文献的注释整理,是中医学理论传承的纽带。《素问》依托王冰的注释而得以流传。王注不仅使《内经》理论大为彰显,还给后人整理注释中医古文献留下了许多方法论上的启示。王注用以经证经,以经证注的内部求证之法,使《内经》原理多处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内经》对徐疾补泻手法,在《灵枢》和《素问》中分别予以不同的论述。《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而《素问·针解》却用“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疾按之”述之。对于第一段经文,《灵枢·小针解》就  相似文献   

8.
汪昂,字訒庵,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医药学家。汪氏早年为明末诸生,31岁时明亡入清,弃儒习医,自学医理,并博采众长,结合临床实践,著书立说,成为一代名医。他一生著有多种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适合医药学普及的著作。如《本草备要》、《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以及  相似文献   

9.
【说明】本文选自《医方集解》,为自序。作者汪昂(1615~1694?),字讱庵,休宁(今属安徽省)人,而寄籍丽水(今属浙江省)。他原为诸生,三十一岁入清之后,弃举子业。虽“不业岐黄,又学无师授”,但笃志方书,好集医方,生平行事不详。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行文浅显扼要,流传较广。《医方集解》成书于1682年,收采较博,注释亦详,选录临床常用方剂七百余首,“理法全宗古人,  相似文献   

10.
《内经》“缪刺”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中医药学报》2001,29(4):66-66
缪刺是《内经》对疾病治疗的特殊刺法 ,属络脉的浅刺法。对于具体的针刺方法 ,后世医家多定义为“病在络脉而左病取右 ,右病取左的一种针刺方法”。代表医家如张介宾、吴等。《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素问注释汇粹》、《内经讲义》(五版教材 )、《内经选读》(六版教材 )等均取此注。其根据是《素问·缪刺论》篇中多次论及“左刺(取 )右 ,右刺 (取 )左”的缪刺法。亦有注家认为“缪” ,谬也 (错误的意思 ) ,并将此义引申为交错 ,如《针灸医藉选》注[1] :缪刺 ,“《辞海》 :‘缪通谬 ,错误’。如纰缪 ,在此有交错之意。”还有少数医家认为“…  相似文献   

11.
《类经》将《内经》原文全部收录 ,重新分类编注。其中有 83篇《内经》原文是以整篇的形式编入《类经》而没有被分割。其他《内经》原文中 ,以一整篇分成几个完整的单节者占多数。整部《内经》被编入《类经》的前十一类中 ,其中有三节原文重复出现。对《素问》与《灵枢》间严重重复的六节经文 ,其中五节是取自《素问》而舍《灵枢》,一节是取《灵枢》而舍《素问》;重复不甚的经文 ,予以保留。《类经》对极少数《内经》原文的段落节次进行了调整 ,对辞句不作变更。《内经遗篇》,除一节被收录其他卷之外 ,其余内容独立成一卷 ,以与《内经》正文相别。《类经》的第十二类为“汇通类”,收录的内容是《内经》重要原文的摘要。  相似文献   

12.
《系问·脉要精微论》曰“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其中“地苍”一词十分费解,且从未见他书使用过,一直是注释《内经》的难点之一。古代注家如王冰、张志聪对此未加注释。然马莳曰“盖地仓则黑带沉滞矣”,张介宾注曰“地之苍黑,枯暗如尘”。《内经讲义》(四版)曰“地苍:即青黑色土壤”;《内经讲义》(五版)与《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则均采用张介宾“地  相似文献   

13.
高媛  马迁 《中医药学报》2001,29(3):72-74
《黄帝内经太素》为唐初杨上善所撰著。在此书中 ,杨氏首将《灵枢》、《素问》按内容分类进行类编 ,并加以注释与考证 ,共三十卷。《太素》从成书 ,辗转流传至今一千多年 ,已成为《内经》学术研究领域中具重要意义的著作之一。有关《太素》的考证 ,以钱超尘先生《内经语言研究》所述最为信实 ,循而习之 ,现仅从《太素》撰写时代方面加以总结。  根据考证 ,杨上善撰《太素》当在唐初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 (公元 666年 )以后 ,至高宗卒年弘道元年 (公元 683年 )此段时间内。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1 “太子文学”职官考杨上…  相似文献   

14.
强刚 《国医论坛》2007,22(1):48-48
《勿药元诠》作者汪昂,字讯庵,安徽休宁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汪氏少年从儒,通晓百家经史,清顺治年间弃儒攻医,精研医理,笃志方书,广征博引,务求晓畅实用.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书.其重视治病求本,强调未病先防,注重强身健体.著书颇切实用,因此流传甚广.本文仅就其气功养生方面的专著《勿药元诠·小周天》进行注解阐述.  相似文献   

15.
《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这四部书,为学习中医必读之书。但文义古奥,初学不易瞭解,只有依靠注释。本草经可读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内经可读汪昂《灵素类纂约注》,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可读陈修园《浅注》。读《本草经》时可参考汪昂《本草备要》,读《内经》时可参考张景岳《类经》,读伤寒论、金匮时可参考喻嘉言《尚论篇》。读毕上列各书,再学习历代名著,以后临床治病,胸有成竹,不难收到预期效果。关于温病,可读《伤寒指掌》。此书绍兴何廉臣更名为《感证宝筏》,先师王香岩在浙江中医专科学校任教职时,以此书为教材。  相似文献   

16.
张桐  李今垣  周洁  王园园  谢静 《新中医》2014,46(1):232-233
<正>反与戾源自《内经》,其中反与戾合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后世医家多有注述,说法不一,约分两种。其一,筋病说。多数医家认为,反戾属筋病。如唐·王冰《重广补注注黄帝内经素问》曰:"转筋也。"明·吴崑《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曰:"木甚协火,则筋引急,或偏引之,则为转为反,而乖戾于常也矣。"明·张景岳《类经》曰:"诸转反戾,转筋拘挛也。"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曰:"筋转挛蜷,燥热所致。"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篡约注》曰:"转筋之类。"清·黄元御《素问悬解》曰:"谓转筋病。"  相似文献   

17.
△最早疏注《灵枢》者——明·马莳,马氏字仲化,号玄台子,明代会稽人。他深研《内经》,除注解《内经》之《素问》部分外,还将《灵枢》部分分卷疏注,创名《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素问》“新校正”注释的依据丰富又颇有建树,有以《素问》别篇原文作注的、有引用前人注释作注的、有以文史资料佐证,注释内容广泛而有特色,故研究其注释特点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代医家马莳(字玄台,浙江绍兴人)的《内经》研究成果丰硕,他于15世纪80年代将《内经》重新分卷注释,撰成《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及《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各9卷,前者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由于马氏娴于针灸经脉,因此其注的实用价值更大。今就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