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药穴指针疗法合温胆汤治胃热型胃食管反流病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结合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药穴指针疗法结合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奥关拉唑肠溶片20mg,早晚间隔12小时各服1次;西沙必利片10mg,每天3次,餐前30分钟服用,疗效程均为1个月。结果:两组症状积分总和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药穴指针疗法结合温胆汤治疗胃热型胃食管反流病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胃电节律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胃食管反流病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患者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的分析,评价背俞指针疗法对胃电节律的影响;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主频率、主导功率均较治疗前增高显著(P〈0.01),有统计学差异;节律紊乱系数均较前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第14天与第7天相比任脉穴位皮温下降明显(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提高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可增强胃主频率、主导功率,减少胃电的紊乱系数;这一作用考虑与背俞指针治疗改善任督二脉交会,改善脾胃、肝胆枢机,补元气、泻阴火促进胃动力进而改善胃电生理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对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穴指针疗法治疗GERD之可能机制。方法:210例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药组、药穴指针组及药穴指针+中药组。三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主要综合症状疗效评定,三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比较。结果:三组患者主要综合症状疗效比较,中药组与指针组对比(P0.05),中药组与结合组对比(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指针组及结合组在临床综合疗效上优于中药组;指针组与结合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指针组与结合组在临床综合疗效上作用相当,显效率指针组与结合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结合组显效优于指针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治疗简单、方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并且可根据辨证选方,适用于各证型的胃食管反流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于药穴指针疗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研讨。方法:把84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比对组。在试验组当中使用药穴指针疗法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比对组则选择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和西沙比利片进行治疗的工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的病症积分都比治疗之前有很大的改善,两组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治疗率来说,试验组为97.0%,比对组为80.5%,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药穴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没有多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可以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力推广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片和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其临床症状、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极大缓解其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功能障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内服合药穴指针疗法内外合治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枳实消痞丸内服合药穴指针疗法内外并调;对照组38例,枸橼酸莫沙比利内服,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胃排空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餐后3h、5h胃排空率提高,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提高胃排空率,可能是枳实消痞丸合药穴指针疗法的综合疗法达到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良好疗效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GERD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半夏泻心汤组(60例)及单纯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疗效,并于一年后随访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复发率分别为8.3%、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反流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背俞指针疗法,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时LES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ESP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E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通过改善LESP减少食管酸反流,且LESP改善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降逆和胃汤加减(基本方:柴胡、枳壳、郁金、威灵仙、大黄、法半夏、旋复花、吴茱萸、蒲公英、黄连)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5%,对照组分别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和胃降逆法佐治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卫东  胡永 《中医药学刊》2006,24(3):528-529
目的:探讨和胃降逆法佐常规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GELI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胃降逆法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及6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和胃降逆法佐治GERD疗效满意,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疗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的影响,探讨"标本配穴"电针对早期DK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20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常规组、标本配穴组,每组40例。西药组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标本配穴组根据"标本配穴"法电针"标"穴中脘、丰隆、血海、太冲及"本"穴关元、足三里,常规组电针双侧肺俞、胃脘下俞、胃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各组均治疗1次/d, 5 d/周,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特异性蛋白质分析仪检测各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ysC)含量;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全血低切黏度(ηbL)、全血中切黏度(ηbM)、全血高切黏度(ηbH)、血浆黏度(η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e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UAER及血清Scr、BUN、CysC,ηbL、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60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蒲苓连夏方)和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组30例,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24 h食管pH监测、胃镜下食管黏膜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胃蛋白酶浓度,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pH<4总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反流持续≥5 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De Meester得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食管黏膜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胃蛋白酶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蒲苓连夏方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和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其对患者中医证候、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2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列缺、尺泽、膻中等穴,并在肺俞、天突、肾俞及脾俞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5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FEV 1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 1/FVC),评价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试验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AE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生活质量,并改善急性期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29-531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加味香苏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点穴配合加味香苏饮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症状积分(D值)和各症状积分(d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4.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值及D值下降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值比较,治疗组的脘腹胀满、嗳气反酸、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点穴配合加味香苏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降脂合剂治疗痰瘀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确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给予耳穴压籽联合降脂合剂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血脂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0.91%,对照组7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籽联合降脂合剂治疗痰瘀阻遏型高脂血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等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和促生长素(ghrelin)mRNA、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DGP大鼠模型。电针穴位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位对照点;胃复安对照组予胃复安药液(1 mL/100g)灌胃。用血糖仪测血糖,尿糖试纸测尿糖。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为标记物,观察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法检测大鼠胃窦部ghrelin mRNA、GHSR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ghrelin mRNA、GHSR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ghrelin mRNA、GHSR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与电针非穴位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可促进DGP大鼠胃肠运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ghrelin mRNA、GHSR mRNA在胃窦部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模型,设立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穴位组和电针穴位组,每组各10只。电针穴位组选取"百会"大椎"和双侧"肾俞"穴,电针非穴位组选取第1腰椎和第2腰椎两侧胸腹交界处的非穴位点,每天1次,每次20 min,连续30 d。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2 B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结构NMDAR-2 B mR-NA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穴位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结构NMDAR-2 B mRNA表达增高(P<0.05);电针非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电针穴位可以提高VD大鼠海马CA1区及齿状回NMDAR-2 B mRNA的表达,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53-855
目的 :观察磁疗穴位贴敷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在服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的基础上同时配合磁疗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共治疗2周,配合其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CPSI评分、QO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77.7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疗穴位贴敷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一种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