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结合艾灸疗法,对照组采取西药吸入疗法。通过观察2组患者4个月后的1s用力呼气量(FEV1)和中医证状积分进而观测2组患者的控制率以及好评率。结果试验组的哮喘控制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73.33%;试验组的好评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好评率(76.67%)(P0.05)。2组治疗后FEV_1所占预计值都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试验组治疗后的FEV_1所占预计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艾灸对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神经节及神经根所引起的急性水泡性皮肤病,当属祖国医学“缠腰火丹”之范畴。作用用艾灸在皮损范围内慢慢回旋熏烤,使受艾灸部位有热麻感,内服清肝解毒汤(柴胡,龙胆草、生地、黄芩、木通、甘草、当归尾、板根、连翘、蜈蚣)治疗141例,取得治愈率98.6%,并随机设对照组单用艾灸治疗40例,对比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优于对照组(0.01<P<0.05),两组疗程差有极显著意义(t=9.27  相似文献   

3.
中药大补元煎配合艾灸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大补元煎配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卵巢早衰至我院就医的患者4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大补元煎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连用3月为l疗程;同时艾灸关元、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各3壮,隔日1次,10次后停7d再继续治疗,连用3月。对照组20例与倍美力0.625mg口服,每日1次,后10日配伍安宫黄体酮8mg/d。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3个月。观测血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9%)高于对照组(54.6%)(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组E2升高(P〈0.05),FSH、LH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分别为(0.39±0.17)cm和(0.62±0.1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分别为(0.37±0.21)cm和(0.48±0.18)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大补元煎配合艾灸组方能明显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火针结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火针结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 45例 ,能迅速止痛 ,吸收水泡 ,缩短病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5例中 ,男 2 6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1 8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长 7天 ,最短 1天 ,平均2 .5天 ;病灶部位在颈、背、上肢者 1 1例 ,背、胸部者1 9例 ,腰、腹者 1 0例 ,臀、腿者 5例。临床表现均有显著疼痛。诊断标准根据吴志华主编《皮肤性病学》,即有集簇性水泡群 ,带状排列 ,单侧分布 ,伴有明显的神经痛。2 治疗方法 火针法 :病人取侧卧或仰卧位 ,充分暴露患处皮肤 ,疱疹四周皮肤常规消毒 ,仔细寻找带状疱疹头、尾及头部…  相似文献   

5.
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全部给予补肾健脾、调肝活血中药加减归肾丸口服(主要由菟丝子、淫羊藿、党参、枸杞子、女贞子、柴胡、丹参、炙甘草等药组成),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血清内分泌FSH、LH、E2水平的变化;回顾性调查曾使用过西药人工周期半年的卵巢早衰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血清FSH下降,E2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67%,其中有3例不孕症患者妊娠。结论: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张涛 《山西中医》2021,(10):43-44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肥皂水灌肠,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先艾灸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5%和...  相似文献   

7.
补肾健脾 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云  张玉珍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74-1176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全部给予补肾健脾、调肝活血中药加减归肾丸口服(主要由菟丝子、淫羊藿、党参、枸杞子、士贞子、柴胡、丹参、炙甘草等药组成),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血清内分泌FSH、LH、E2水平的变化;回顾性调查曾使用过西药人工周期半年的卵巢早衰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血清FSH下降,E2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67%,其中有3倒不孕症惠者妊娠。结论:补肾健脾、调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益肾填精、健脾养血、活血调经法,结合小剂量雌激素(乙蔗酚)周期用药,治疗26例卯巢功能早衰患者,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26例患者中痊愈1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l%。结论中医药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之一,据报道40%-66%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消化道运动的异常[1]。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艾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0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住院和门诊  相似文献   

10.
中药加艾灸治疗弱视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2005年10月-2007年9月对就诊于我院的40例(72只眼)中度弱视儿童进行了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卵巢早衰是妇科疑难病症,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目前对该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尚不清楚,西医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治疗有明显的局限性,现代中医依据传统理论,从肾、肝、脾三脏论治,采用补肾健脾疏肝疗法,多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周期疗法对卵巢早衰大鼠性激素和抑制素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各8只,模型组和中药组用腹腔注射顺铂法制备卵巢早衰动物模型,造模后中药组用促排卵汤和调助汤按动情周期灌胃,以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抑制素B。结果:中药组大鼠雌二醇、血清抑制素B升高,促卵泡生成素下降。结论:中药周期疗法可使卵巢早衰大鼠受损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卵巢早衰最根本的病机为肾虚精亏,导致“心脑-肾-子宫轴”功能的紊乱,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异常症状.中医药改善卵巢早衰以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实验研究,既佐证了其临床疗效的现代科学依据,同时也体现了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以肾为核心、心脑肾胞宫生殖轴作为研究主要对象,也符合现代中医妇科理论的发展趋势.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从而改善卵巢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目前研究主要停留在激素及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上,在分子水平作及更深层次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探讨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卵巢早衰的病机与肾的阴阳失衡有关,在治疗时应该时时注意以补肾为主,兼顾心脾,不忘调肝。以调整机体整体阴阳平衡状态为目标,使机体阴阳平衡,则疾病向愈。临床采取中西医结合,辨因、辨病、辨证论治,或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卵巢早衰,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高慧  夏天  韩冰  杨涓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57-1560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调冲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肾调冲方口服,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结果:补肾调冲方不仅可使卵巢早衰患者恢复月经周期,其月经的期、量、色、质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类围绝经期症状消失或减轻,而且可使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其疗效具有等效性,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肾调冲方具有调节卵巢功能,治疗卵巢早衰的功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医证候分析及致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卵巢早衰发病原因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22例卵巢早衰患者进行病情、病因调查及中医辨证。结果卵巢早衰中医症状临床呈多样趋势。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肝郁。肾虚证33.61%,肝。肾阴虚证18.03%,脾肾阳虚证15.57%,热盛伤津证15.57%,肾虚血瘀证8.20%。肝郁脾虚证7.38%。在68.03%卵巢早衰患者病史中可找到现代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因情致因素致病者占31.15%。因药物、疾病因素致病者占31.97%;因情志及药物、疾病双重因素致病者占4.92%。因情志因素致病组。以肝郁肾虚证比例最高(P〈0.05);因药物、疾病因素致病组,以热盛伤津证、肝郁肾虚证所占比例较高(P〈0.05);无诱因致病组37例,以肝肾阴虚、肝郁肾虚、脾肾阳虚三证为主,3组比较,P〉0.05。结论肝郁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热盛伤津为卵巢早衰常见证候;除患者个体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盛、冲任气血不充或由遗传因素致卵巢早衰外。现代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对卵巢早衰发病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晨  沈洁 《中医药导报》2021,27(3):135-13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临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和医学文集,搜集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文献,建立穴位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选穴规律和配伍特点.结果:共纳...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97-600
目的:探讨隔药脐疗法对卵巢早衰(POF)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隔药脐疗组、模型组、西药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作大鼠卵巢早衰模型。隔药脐疗组采用自制灸膏做脐疗,西药组采用补佳乐灌胃。治疗2周后,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及AMH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E2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脐疗组和西药组均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VEGF及AMH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脐疗组及西药组血清VEGF及AMH水平显著升高(P<0.05);隔药脐疗组与西药组之间VEGF和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脐疗法对卵巢早衰大鼠的卵泡数量及卵巢储备功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其对血清E2、VEGF和AMH的表达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海霞 《山西中医》2011,27(10):19-21
目的:探讨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并作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95%CI=70.7%~94.3%);对照组为79.5%(95%CI:67.6%~91.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0.0365,P=0.970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FSH、LH水平,提高血清E2水平,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改善腰膝酸软、头昏耳呜、失眠多梦、性欲减退主要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综合疗效、降低血清FSH、LH水平和提高血清E2水平方面,与西药人工周期疗法相当;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人工周期疗法。  相似文献   

20.
卵巢早衰(POF)病位在胞宫,但与肾、肝、脾、心、肺等脏腑有关;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气血亏虚、肝郁气结、痰瘀阻滞,终致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早期多为实证,继则变为虚证,久则虚实夹杂。治疗上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补泻兼施,治则为疏通经络、益气健脾、补益肝肾、温养胞宫、祛痰化瘀,注重调理多个脏腑的功能,运用针刺、艾灸、拔罐、刺血、脐疗、手足心膏摩诸法同用的方案治疗,操作方便,月经来复快,疗效巩固。且自我按摩手、足部的穴位,能够发挥患者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按摩足部而波及生殖器区域,对生殖功能起到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