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调整面瘫患者面部穴位温度对称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面部穴位温度对称性,分析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穴位温度对称性的调整作用。方法:使用红外热像仪采集30例健康人48例面瘫患者发病初期、治疗过程中、痊愈后的面部红外热像图,进行面瘫患者与健康人面部穴位温度对称性状况的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面瘫患者面部左右侧常用治疗穴位温度差大于健康人,发病初期除迎香、阳白、夹承浆外,面部左右侧常用治疗穴位温度差与健康人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病变的恢复,双侧穴位温度差值较发病初期减小;痊愈后患者面部左右侧穴位温度差值和健康人接近。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穴位温度值存在明显不同,左右侧温度对称性较差;针灸可以调整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穴位的温度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为总结和分析穴位电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思路,收集了1990-2011年的相关穴位电阻检测方面的文献,探讨不同检测类型仪器的优势和不足.穴位电阻的检测技术已取得一定的进展,这些技术通常用来进行腧穴定位和临床诊断,检测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电路模型的改进,可连续检测更长时间、介质干扰更少等.但以往研究往往集中在皮肤电阻的检测,由于皮肤电阻并不等于穴位电阻,等效电路的设计不能反映穴位内部细胞、组织和神经的情况,而且检测技术也存在缺陷,主要影响因素如电极极化、接触介质和穴位解剖特点等难以排除,使得穴位电阻不能成为临床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别的有效依据.针对上述穴位电阻研究的技术手段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需要通过修改技术方法、电路模型设计,并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等使研究更加符合生命活体系统的要求,在穴位电阻研究中考虑人体的电感等,在仪器的设计中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实验设计能充分体现穴位内部的电阻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循经高温线下深部温度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循经高温线下深部组织温度,探讨循经高温线形成的机理.方法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和插入式测温方法,对家兔体表在艾灸后产生的循经高温线下(皮下、表皮下5、10mm)的组织温度进行测定.结果,(1)艾灸前经线上的平均温度为32.7℃±0.53℃,经外的体表温度为32.5±0.5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艾灸后经脉上的表面温度升高0.7℃,经脉外升高0.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深度的增加,经线内外两组的温差逐渐减小,皮下的温差值为0.4℃,表皮下5mm为0.2℃,表皮下10mm为0.1℃,并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后形成的循经高温线的升温似只出现在体表和皮肤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机械振动按摩器对人体局部温度的影响,从客观数据上证实其有效性,为振动按摩器最佳振动频率的确定奠定基础.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的30名健康大学生先后接受机械振动按摩器的空置和振动两种操作,用红外热像仪分别于操作前0 s、操作3 min后即刻、撤离仪器后1 ,2,3,4 min和5 min观察受试者以心俞为中心的手掌大小区域的温度的动态变化,并用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将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不同测量时间对受试者局部温度有影响(P<0.05),空置组中温度升高在空置3 min后即刻尤为明显,尔后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振动组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背部温度不断升高,在振动后撤离仪器3 min达到峰值;②空置组和振动组都能使局部皮肤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振动组比空置组产热效应更显著,而且更为持久.结论机械振动按摩器在频率为900次/min的情况下能使人体局部温度明显升高,且效果持久,充分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同时为机械振动按摩器的最佳振动频率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量化针蜱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选用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在健康人体进行一定量化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关系的探讨。结果: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在同侧商阳穴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与针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侧少商穴平补平泻手法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以温度升高为主,与针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针刺手法尽管也有一定的穴位温度升高的趋势,但是与针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手穴位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循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测量不但是客观显示经络、穴位的方法,也是了解人体经络乃至脏腑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手段.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并对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提插补泻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补泻方法的刺激参数,为临床应用针刺补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提插补泻临床常用手法,在健康人体曲池穴给予一定量化的针刺手法,以穴位皮肤温度为观察指标,观察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曲池穴后,提插补法组对同侧商阳穴皮肤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提插泻法变化不大;提插补法组和提插泻法组均使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升高。结论:不同针刺补泻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特刊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穴位皮肤温度是脏腑经络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也是针灸效应的科学指征。基于CNKI、PubMed和Embase数据库,综合近10年针灸穴位皮肤温度研究发现,生理病理状态下,穴位皮肤温度具有不同的特点,且与解剖结构、中医基础理论存在一定的关联。针刺和艾灸可以通过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来调整经络穴位体表温度,不同针刺手法作用不同,不同灸温的灸效不同,灸时与灸效的关系存在阶段性。穴位皮温变化与交感神经、血管舒张、血流量、微循环、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有关。考虑其对皮温的影响,有必要设置安慰对照组。热传导、热辐射、热力学、水分蒸发以及在艾灸过程中调整施灸距离和清灰,均是灸热和灸温的影响要素。未来可尝试标准化灸时和穴位灸温,采用多种测温方式,从信号通路等途径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穴位体表温度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72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肾亏虚、阳虚寒凝、瘀血阻滞3个证型组。采用Fotric 226全平台热像仪检测受试者相关穴位皮肤温度,扫描范围为背腰部、膝关节部及踝部相关的19个穴位。运用SPSS 26.0软件分析KO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穴位体表温度的关系。结果:KOA的3种不同证型在鹤顶、阴陵泉、膝关、足三里、悬钟、内膝眼、犊鼻、丘墟的体表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阳虚寒凝证鹤顶、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悬钟、丘墟温度高于其他两证型(P<0.05,P<0.01),肝肾亏虚证膝关温度低于其他两证型(P<0.05)。结论:不同证型间穴位温度存在差异,提示穴位温度变化可为KOA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并且在今后进行相关的穴位敏化研究时应当考虑中医证型对穴位体表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改变,研究病理状态下,不同腧穴的功能态属性,探讨腧穴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Sense美国)检测了5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54例正常人中极穴、巨阙穴、足三里、劳宫穴、曲泉穴红外热像图,并用分析软件得到相关温度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极穴、左右曲泉穴温度值较正常人相应腧穴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巨阙穴温度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双侧足三里、劳宫穴温度值与正常人相应同侧腧穴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巨阙穴、足三里、劳宫穴温度值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改变,而与其病症相关腧穴—中极穴、曲泉穴温度值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提示相同经络不同腧穴及不同经络上的腧穴对脏腑疾病的反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