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属中医学郁证,泄泻,腹痛的范畴,现代医家认为肝郁脾虚是IBS-D的主要病机。中医复方在治疗IBS-D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却一直缺乏对分子机制的阐释。2013年通过2期临床实验的新药eluxadoline能有效减轻IBS-D患者的腹痛和腹泻症状,该药同时具有μ-受体激动剂以及δ-受体拮抗剂的作用。这一报道也为深入探究IBS-D的靶点信息和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充分利用μ受体和δ受体的结构信息,分别构建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模型,针对中药活性数据库进行筛选,寻找对μ受体和δ受体有活性的中药成分,并通过分析化合物的中药来源和功效主治等特征,阐释中医复方治疗IBS-D的分子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筛选得到的中药活性成分中,有六种化合物分别来源于党参、防风、白及和甘草四味中药,而这四味药是疏肝健脾方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对肝郁脾虚证为临床常见证型的IBS-D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本研究中筛选得到48个IBS-Dμ受体和δ受体双靶点中药活性分子,有望开发得到同时具有降低毒副反应和耐受性的IBS-D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44-1946
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方法探索射干异黄酮化合物与人雌激素受体的分子作用机理。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基于靶点雌激素受体alpha和beta结构对射干中所含8种异黄酮化合物进行筛选研究。结果:分子对接研究预测发现理论上射干中8种异黄酮成分能与雌激素受体alpha和beta有亲和力。结论:分子对接技术应用于射干拟雌激素效应机制的研究是可行的,其对接位点信息有助于理解中药射干的拟雌激素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分子对接、靶点反向预测及反向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宣肺化浊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宣肺化浊方中10味中药化合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为靶蛋白,运用分子对接筛选方中与ACE2,IL-6R对接打分较好且符合类药性的化合物,并进行化学信息学层次聚类分析;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化合物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互相作用。结果:宣肺化浊方中针对ACE2潜在有活性的化合物共312个,活性较强的化合物15个;针对IL-6R符合条件的活性化合物共100个,活性较强的化合物3个,对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化学信息学层次聚类分析发现大多属于黄酮类。药味-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包含药材10味、化合物126个、靶点130个;STRING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肉瘤基因(SRC),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雄激素受体(A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蛋白可能是宣肺化浊方起效的关键靶点。结论:本研究基于多靶点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初步得到宣肺化浊方抗病毒、抗炎的物质基础,同时结合靶点反向预测和分析探索该方治疗COVID-19潜在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为宣肺化浊方及其相关方药的多角度挖掘和单体成分的现代化开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正>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血脂紊乱,即血浆三酰甘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胆固醇可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高三酰甘油血症时,常伴随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致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则可降低动脉粥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已有报道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的中药所包含化学成分中筛选出可能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前药。方法:从252篇文献中收集抗菌或者抑菌作用中药283味,包含化学成分6193个。使用化合物ADME的性质和Lipinski规则进行了初步筛选,得到了907个候选化合物。选择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蛋白3D结构(PDB ID:3ZG0,2.60?),应用Discovery Studio 4.5(DS4.5)软件的CDOCKER模块进行分子对接,再以原配体打分值为参考开展系统筛选研究,筛选出具有新药开发前景的化合物。结果:在PBP2a蛋白的变构位点,对接良好的候选物共计66个;在活性位点,对接良好的候选物共计6个;在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对接均良好的候选物有2个。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70个化合物的来源中药均有抗菌或抑菌作用的报道,但是这些化合物至今为止还未进行过抗MRSA方面的研究,笔者希望这个结果能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上可将高脂血症分为4类[2]:1高胆固醇血症;2高三酰甘油血症;3混合性高脂血症,即血清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增高;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即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减低。本实验通过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蜂胶姜黄软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体重、TC、TG、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其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中药干预细胞焦亡的物质基础和用药规律,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Gene Cards、DrugBank、CTD、GenCLip3数据库获取细胞焦亡的相关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类药性≥0.18的靶点相关化合物及中药。利用R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相关机制分析。构建靶点-化合物、靶点-化合物-中药网络,分析靶点、化合物及中药的关联性,通过分子对接验证部分靶点-化合物的结合能力,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候选中药的性味归经。结果获得细胞焦亡相关靶点139个,其中可匹配到化合物的潜在靶点31个,获得候选化合物101个,候选中药373种。靶点与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结果较好,相关中药以苦寒为主、辛温等为辅,归经以肝、肺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较为系统地探索了中药干预细胞焦亡的物质基础,获得了用药一般规律,可为中药调节细胞焦亡的理论探讨、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肝X受体β(liver X receptorβ,LXRβ)与体内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是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新靶点。该文以LXRβ激动剂为载体,利用3D-QSAR pharmacophore(Hypogen)模块构建定量药效团,得到最优的药效团模型包含1个氢键受体,1个芳环基团和2个疏水基团,药效团的5项评价指标分别为:训练集化合物的预测活性值和实验活性值的相关系数(correlation)为0.95、模型的费用函数(Δcost值)为128.65、活性化合物有效命中率(HRA)为84.44%、辨识有效性指数(IEI)为2.58、综合评价指数(CAI)为2.18。利用最优药效团模型筛选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TCMD),初步获得309个潜在的中药活性成分。随后利用Libdock分子对接方法进一步精制筛选结果,基于原配体的打分值以及关键氨基酸建立筛选规则,最终得到去甲氧基姜黄素、异甘草黄酮醇、胀果甘草查尔酮E、水飞蓟宁4个化合物为潜在的LXRβ激动剂。该研究可以高效、低耗的筛选潜在的LXRβ中药激动剂,为抗高血脂新药研发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对高脂大鼠肝脏组织HDL—C受体SR—BI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民  苏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317-2320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复方(院内协定方)对实验性高脂大鼠肝脏SR-BI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清洁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均造成高脂血症模型。治疗组给予具有祛痰化瘀功效的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中药复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其效果与对照组相近;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均可降低大鼠肝组织SR-BI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中药复方对高脂大鼠的血脂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对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进行有效调控,此种调控可能是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临床表明,近年来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高的混合性高血脂症,伴或不伴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脂质代谢紊乱常与体质量超高、肥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痛风等相随.脂质代谢紊乱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合理饮食和适宜运动.调脂药物仅用于采用合理饮食和适宜运动2~3个月后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常用降糖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降糖中药现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文献搜集降糖中药化学成分并构建其结构数据库,以二肽基肽酶-Ⅳ等7个糖尿病治疗靶标为分子对接的研究对象,通过Sybyl软件的Surflex-Dock分子对接模块进行虚拟筛选,以打分函数Total-Score为标准评价中药成分与靶标间相互作用,以Total-Score等于7为阈值,筛选出与各靶标结合较好的化学成分,并与已上市降糖西药进行类药性比较。 结果: 与二肽基肽酶-Ⅳ,糖原合酶激酶-3,过氧化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α-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激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能较好结合的化学成分分别有52,28,32,150,47,41,33个。通过虚拟筛选得到的这些小分子化合物与已上市降糖西药具有相似的类药性性质。 结论: 分子对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降糖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降糖中药现代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刘永杰  向慧龙  陈浩  徐凌云 《中草药》2019,50(11):2612-2619
目的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石菖蒲中抗抑郁的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检索传统中药药理数据库(TCMSP)得到石菖蒲的所有化学成分,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筛选出65个候选化合物,以单胺氧化酶A、多巴胺转运体、5-羟色胺转运体和组胺H1受体为抗抑郁药物作用靶点,采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软件,探索候选化合物与上述靶点的亲和力以及结合方式。结果石菖蒲中有18个化合物能与上述4个靶点结合,其中有4个化合物能与4个靶点发生结合,有3个化合物能与2个靶点发生结合,其余11种化合物能与1个靶点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分子对接技术可以为石菖蒲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确定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发现新型抗抑郁中药单体和先导化合物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潼白蒺藜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及机制,为药对协同降血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潼白蒺藜药对组,并设白蒺藜组,潼蒺藜组对比。正常对照组采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预防性给药,用潼蒺藜水提物、白蒺藜水提物、潼白蒺藜药对水提物和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分别灌胃,6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及各脏器指数、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 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胆固醇7a 羟化酶(Cytochrome P450 7A1,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三组中药组均不同程度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液TC、TG、LDL-C含量,提高HDL-C含量,其中潼白蒺藜药对更加显著(P<0.01);三组中药组均能提高脂模型大鼠肝脏HMGCR、CYP7A1、LDL-R基因及蛋白表达,潼白蒺藜药对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潼白蒺藜药对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MGCR、CYP7A1、LDL-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Hypercholesterolemia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tural compounds have been proved to be useful in lowering serum cholesterol to slow down the progress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hypocholesterolemic and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dietary consump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were investigated by monitoring plasma lipid profile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 Sprague–Dawley rats fed with a normal diet, a high‐cholesterol diet or a high‐cholestero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chlorogenic acid (1 or 10 mg/kg/day p.o.) for 28 days. Chlorogenic acid markedly altered the increased plasma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but decrease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induced by a hypercholesterolemic diet with a dose‐dependent improvement on both atherogenic index and cardiac risk factor. Lipid depositions in liver were attenuated significantly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animals supplemented with chlorogenic acid. It is postulated that 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 is the primary beneficial effect given by chlorogenic acid, which leads to other secondary beneficial effects such as atheroscleroprotective, cardioprotective and hepatoprotective functions. The hypocholesterolemic functions of chlorogenic acid are probably due to the increase in fatty acids unitization in liver via the up‐regula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 α mRNA.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是HDL的重要调控因子,抑制其活性可有效提高HDL的含量。由于HDL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对动脉粥样硬化发挥的重要遏制作用,CETP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热门靶点。该文以PDB数据库中编号为4F2A的CETP蛋白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活性区域内的药效特征进行识别、聚类及筛选,建立了基于CETP蛋白结构的受体药效团。最优药效团由6个疏水特征、1个氢键供体特征及9个排除体积组成,其辨识有效性指数N为3.33,综合评价指数CAI为2.31。同时,利用该模型对TCMD进行虚拟筛选,获得来源于315味中药的629个化合物。最后,该研究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活性区域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以及中药活性化合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其中枸杞子、五味子等部分含有潜在活性成分较多的中药已有文献报道确有降脂活性。该研究为从中药中发现CETP抑制剂、探讨中药降脂作用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寻找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的中药小分子抑制剂,推测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药及中药复方。方法以SARS-CoV-2 3CL水解酶蛋白为靶点,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和Python脚本实现高通量分子对接,结合"ADME-Lipinski"规则进行再次筛选,以优选活性成分,推测关键中药及复方。基于网络药理学角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推测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结果以SARS-Co V-2原配体为阳性对照,筛选出66个药动学性质良好的天然小分子抑制剂,优选出12味中药单味药,2个中药药对甘草-桑白皮和金银花-连翘,以及桑菊饮、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等12个中药处方作为抗SARS-CoV-2的候选方案。结论基于高通量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SARS-CoV-2 3CL水解酶的中药小分子抑制剂及中药,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潜在分子机制,为中药抗击SARS-Co V-2提供了科学指导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药三方”核心药组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中药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三药三方”核心药组进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的分析。基于TCMATCOV平台进行药效分析,挖掘用药规律。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数据库预测核心药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PubChem、DisGeNET和UniProt数据库和文献挖掘方法,获取COVID-19靶点。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构建软件Cytoscape进行化学成分-中药-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网络的构建,并通过韦恩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筛选核心药组的候选靶标。然后,通过DAVID平台、Metascape和FunRich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应用CB-Dock分子对接软件对候选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和验证。结果:“三药三方”共包含中药48味,药物四气多属温、平、寒,五味多属辛、甘、平,主要归属肺、胃、脾经,最后得到“三药三方”的核心药组为麻黄、广藿香、苦杏仁、甘草和石膏。核心药组共预测得到100个化学成分和449个靶点。通过韦恩图和PPI网络分析筛选得到77个候选靶标作用于COVID-19。富集分析得到361个GO生物学过程条目和120条KEGG通路。通过对信号通路的归类,发现核心药组参与人体的感染性疾病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条信号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探讨了“三药三方”治疗新冠肺炎的药性归经、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标及其生物学过程和通路,为三药三方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并为新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综述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耐药机制和中药研究进展。EGFR信号通路的分子改变和代偿性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抗-EGFR治疗耐药发生的主要机制。中药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使其在逆转肿瘤耐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不仅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与靶向药物联合使用还可以增强抗肿瘤西药敏感性,并克服肿瘤耐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与CASP3靶点的相互作用,分析其作用机理及结构特征,为CASP3抑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研究,本文选择几种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其与CASP3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作用力分析配体和靶点的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的丹参酮IIA和野黄芩苷与CASP3靶点的结合能力较强,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获取了丹参酮IIA和野黄芩苷与CASP3结合的理论稳定结构。丹参酮IIA与CASP3中的Phe256、Ser205、Trp206等4个氨基酸残基具有疏水作用,形成1个氢键。野黄芩苷与CASP3靶点中的Ser249、Trp214、Trp206等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疏水作用,形成了7个稳定性不同的氢键,其中静电相互作用是其结合更为稳定的主要原因。结论:丹参酮IIA和野黄芩苷能与CASP3靶点形成较为稳定的结合结构,探索相似的结构有利于设计更有效的CASP3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山丹芍药汤调血脂药效作用及其活性成分追踪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志明  屈志炜  徐礼燊 《中草药》2000,31(6):435-437
采用ig脂肪乳剂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测山丹芍药汤全方水煎剂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血清中血脂水平的影响,结合药理实验对其活性部位进行追踪和评价,并以TLC法初步分析有效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