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及对患者磁共振波谱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老年病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Broca区和Wernicke区磁共振波普指标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水平,比较脑梗死病灶区与对侧正常组织的Cho/Cr、NAA/Cr、Lac/Cr之间的差异;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Broca区和Wernicke区的NAA/Cr均显著升高(P均0.05),Cho/Cr、Lac/Cr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部代谢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分析其与同期未应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的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NIH评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VD患者,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脾培元益智针法与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3周。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与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 GCS)≥8分轻中型脑外伤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与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治疗对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GCS≥8分轻中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予以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定表(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2.50%(P 0.05);观察组治疗后GCS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可提高GCS≥8分轻中型脑外伤患者MMSE评分与生活质量,改善昏迷状态与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活血针刺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在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益髓活血针刺法。比较两组1-back精准度(d值)及反应时(R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数字广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back范式的d'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执行和注意指标、数字广度顺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益髓活血针刺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117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西药基础治疗及小脑顶核电刺激干预,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结合针刺安眠九针治疗,均每日干预1次,每周5~6次,连续治疗2~3周。结果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SQI指数评分及总有效率方面,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有良好的综合效应,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百会、大椎、命门)及康复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观察2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计算力、语言复述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MMSE评分、NIHSS评分、时间定向、计算力、语言复述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MMSE评分、NIHSS评分、时间定向、语言复述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ESFN)对脑外伤(TBI)致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ESFN,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ESFN+针刺治疗,疗程15天。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经治疗后,针刺联合ESFN与ESFN治疗组较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均获得了显著改善(P0.05),说明都可以有效改善脑外伤后患者的认知状态;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反映联合治疗较之单纯的小脑顶核电刺激,可以达到更好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结论ESFN+针刺治疗组、ESFN组均能有效改善TBI患者的认知状态;ESFN+针刺治疗较ESFN对TBI患者认知能力有更好改善认知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涤痰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以尼莫地平片口服对照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加味涤痰汤口服治疗。2组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比较两组的总疗效、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评分。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NIHSS评分及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涤痰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脑膏配合耳针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NID)患者认知功能及磁共振波谱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8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应用耳针治疗,研究组39例应用补脑膏配合耳针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统计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中医症候量表(SDSVD)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定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SDSVD评分、ADL评分、肌醇(MI)/Cr和胆碱(Cho)/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脑膏配合耳针治疗VCNID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磁共振波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智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应用西医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组8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75%,对照组6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智能障碍的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风偏瘫的早期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脑梗死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小脑顶核电刺激、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中草药治疗。治疗前后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与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组FMA与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基本痊愈及显著进步者占75%,对照组占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小脑顶核电刺激、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中草药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滋肾益髓针法联合眼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MoCA评分和MMSE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08例,采用分层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眼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益髓针法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积分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明显(P 0.05)。结论:采用滋肾益髓针法联合眼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0-2011年期间脑病科住院患者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加经皮小脑顶核电刺激,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神经功能评分差值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皮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明显改善,缩短住院时间,能明显提高脑梗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评价自拟痰瘀阻络方对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及脑梗死患者新发梗塞灶区酸中毒、能量代谢障碍改善情况的疗效。方法:符合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0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14天后颅内新发梗塞灶区和对侧镜像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肌酸(Cr)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病残程度分级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1);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提高(P均<0.05)。治疗第14天两组梗塞灶心、内侧区NAA/Cr水平均较外侧区、对侧镜像区降低(P均<0.05),两组间各兴趣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各兴趣区Lac/Cr水平均无明显异常(P>0.05),对照组患侧各兴趣区Lac/Cr水平均较健侧区显著升高(P均<0.01),两组间治疗组梗塞灶心和外侧区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研究发现梗塞灶心NAA/Cr水平与对应第14天NIHSS评分呈负向直线关系(r=-0.379,P<0.05),梗塞灶内侧区Lac/Cr水平与相应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记分亦均有一定的直线关系。结论:通过MRS检查分析发现痰瘀阻络方对脑部梗塞灶内酸中毒状态及能量代谢障碍具有改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活动能力;脑组织NAA/Cr、Lac/Cr水平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一定直线关系,对判断临床预后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比较同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和普通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治疗15 d、治疗30 d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30 d时,卒中单元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与NIHSS成负相关,与BI总分成正相关。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通脑饮,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第14天、3个月时观察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MRS积分、MMSE评分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NIHSS、MRS、BI指数、MMSE及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NIHSS、MRS、BI指数、MMSE及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西药联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百会穴久留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百会穴久留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穴久留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操作简便,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八卦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八卦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o CA评分、MMSE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均P0.01),而血浆Hcy水平则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o CA评分、MMSE量表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采用八卦头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眼针疗法结合水中太极拳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瘫患者对下肢肌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50例予眼针疗法结合水中太极拳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步长、步速及频率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步长、步速、步频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步长、步速、步频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后M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AC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