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平定 《陕西中医》1989,10(2):49-51
<正> 什么叫大针?是指针身长而且粗大,如38号针头那么粗细,类似古之九针中的长针与大针,或者是从其中发展而来的。一般是长0.7~1.2尺左右,最长的一种叫“过梁针”,要由前心穿到后心,是因人因病因穴而用,决非一概而论。什么叫深刺?顾名思义深刺就是比一般要刺的深,譬如,刺腹部正中的俞穴,每刺一针都要穿透腹膜达入腹腔,才会生效,要问具体能刺多深,俗话说:“胸背薄似饼,腹部深如井”,这就是大的原则。请看以下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2.
马良宵  朱江  张露芬 《针刺研究》2006,31(4):223-227
目的:对比先“合谷”后“三阴交”穴不同的电针刺激时间组合对大鼠怀孕后期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60只,应用2×2析因试验设计方法,分为4个电针组(以针“合谷”穴20 min或40 min与加针“三阴交”穴5 min或20 min组合)、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电针的同一对正负极连接双侧同名穴,簇形波,频率20 Hz,强度1~3.5 V。于子宫中段安放电极,通过肌肉张力换能器记录子宫收缩幅度、频率,作为判断宫缩变化的指标。结果:先针“合谷”穴、次针“三阴交”穴后,二穴共同留针时间的长短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更为重要,留针5 min较20 min更能促进子宫收缩。而单独先针“合谷”穴期间留针20 min或40 min对子宫收缩影响不大。结论:针刺“合谷-三阴交”穴促分娩的最佳时间组合是先针刺“合谷”穴20 min,再加针“三阴交”穴5 min。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针灸治疗痢疾是以“天枢”“合谷”“足三里”三穴为主(均双穴),如遇小腹堕痛者再配针“中极”一穴(痛而不堕者经针“天枢”穴已有感觉腹中气舒即可不配针此穴),如遇绕臍痛者除配针此穴外再加针下脘(或建里)穴,效果显著,经治愈三十余例痢疾患者,最多不超过二次即愈,当经初次针灸后泻痢次数由每小时一、二次或四、五次可减至三、四小时或一、二小时一次(轻者一次即可全愈),再经第二次针灸后即行全愈。在施行针治时,“天枢”双穴针八分再至一寸,以患者有痠或觉小腹部似气凝而渐舒散为度,症状较重者针后再用姜片、艾绒加灸此穴。“合谷”“足三里”二穴针时以痠(胀或麻)为度。小腹坠痛加针“中极”穴(针六至八分深),绕臍痛者加针下脘(或建里)一穴(针六至八分深)。如遇畏针之患者经初针后症状减轻而尚未全愈时,第二次可用姜片、艾绒灸“天枢”(双)穴与“神阙”  相似文献   

4.
针刺人迎穴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迎穴首载于《内经》,该书记载了用人迎穴治疗多种病证,但通篇未言人迎“禁针”,“禁灸”。因而有医家认为《内经》时代人迎穴是否可针尚需考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最先立该穴为“禁不要灸”,“针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晋之后的著作尚袭这一禁忌,但直到宋代...  相似文献   

5.
芒针深刺中脘穴安全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芒针深刺中脘穴安全操作措施,方法:对25例芒针深刺中脘穴病例在进针后进行局部螺旋CT扫描,取得芒针行经部位的腹部横断面CT图像,用以识别芒针所穿及器官,结果:25例次针刺扫描累计识别到穿及器官的例次分别是:胃体14,横结肠12,小肠11,胰头9,左肾静脉4,肝左叶4,脾静脉3,十二指肠1。结论:坚持进皮后小幅捻转,缓慢进针,不留针的原则,同时治疗期间嘱病人均匀浅呼吸,在近乎空腹状态下操作,则芒针深刺中脘穴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一、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41例,女9例;年龄,16岁~64岁;病程1~5天不等。二、治疗方法取穴:阿是穴、后溪穴。针法:令患者端坐,医者用拇指在患侧颈部和肩部按压,并寻找最痛点,然后常规消毒压痛点皮肤。用一寸长毫针斜刺0.8寸深,施行强刺激手法,得气后立即起针,再在患侧后溪穴直刺一寸深,以针感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CT螺旋扫描影像,实体观察临床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时针体与肌体相关组织的关系,从而综合分析芒针深刺腰夹脊穴的安全因素。方法:选择芒针深刺腰夹脊穴治疗的病例,进针完成后不出针实时做CT螺旋扫描,观察研究针体周围的组织结构,并分析安全因素。结果:本组30例,针刺深度75~100 mm,均可见有针体穿过腰部组织,其中多见针体接近腰脊神经根,明确针尖与相关腰脊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结论:芒针深刺腰夹脊穴产生肢体放电感时,与针体刺激腰脊神经根有关,同时遵芒针操作原则(缓慢进针、小幅捻转、忌提插),深刺腰夹脊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芒针深刺中脘穴得气层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芒针深刺中脘穴得气层解剖学情况。方法 对 2 5例芒针深刺中脘穴病例在进针得气后行局部螺旋 CT扫描 ,取得芒针行径及针尖部位的腹部横断面 CT图像 ,用以解剖结构分析研究。结果 对 2 5例芒针针尖位于腹腔内情况为胃体小弯侧 3例 ,肠系膜上静脉右侧缘 5例 ,肠系膜上静脉左侧缘 1例 ,胰头 2例 ,胰头胰体交界处 5例 ,下腔静脉前缘 2例 ,下腔静脉左侧缘 3例 ,腹主动脉前缘 1例 ,腹主动脉右侧缘 3例。针尖与椎体前缘的距离为 10 - 6 0 m m ,平均 33.10± 17.2 9mm。针尖端在椎体正中线左右 2 5 mm以内。结论 芒针深刺中脘穴得气层与腹腔神经丛及腹腔神经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针刺验穴治疗腹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法 :取腹泻穴 (神阙穴下 0 5寸处 ) ,四边穴 (脐旁上、下、左、右各 1寸处 )。急性腹泻用中强度刺激泻法或透天凉法 ,进针快 ,针刺较正常稍深 ;慢性腹泻用补法或烧山火法。用 2 6号毫针 ,穴位常规消毒 ,四边穴以上、下、左、右为序 ,进针 3~ 5分深 ,不留针。虚寒型取缓刺捻转法半分钟 ,实热型急刺捻转 10秒钟。腹泻穴针 3~ 8分深 ,不留针。以上穴进针方向均稍斜向脐中 ,针感向四周放散。每日治疗 1次 ,重症者可每日针 2次。结果 :本组 5 0例均为成年患者 ,病程最短半小时 ,最长18天。经治 10日 ,临床治愈 (症状消失 ,大便次数及性状恢…  相似文献   

10.
金智秀  图娅  洪银珠  韩止荣 《针刺研究》2004,29(1):18-20,14
目的 :观察针刺头穴和体穴及结合药物治疗对全脑缺血大鼠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分别针刺“水沟”、“百会”穴与针刺“商阳”、“中冲”穴 ,另外分别口饲维脑路通后针刺上述头穴、体穴 ,以测定缺血脑组织活性钙调素 (CaM )的含量。结果 :大鼠全脑缺血后 ,脑组织CaM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明显升高 (P <0 0 0 1 ,0 0 1 ,0 0 5)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明显下降 (P <0 0 0 1 ,0 0 1 ) ,头穴单纯针刺组与体穴单纯针刺组比较及头穴针药结合组与体穴针药结合组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头穴单纯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体穴单纯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比仅有降低的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无论针刺头穴还是体穴均可明显降低缺血区脑组织活性钙调素的含量 ,而且头穴针药结合治疗后 ,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纯针刺 ,说明针刺头穴合并药物治疗脑缺血时 ,针药相引 ,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