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克苏黄芪中多糖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文  黄亚东  任永凤  许华  郑青 《中草药》2004,35(3):271-273
目的 分析阿克苏黄芪中多糖的组份及含量。方法 利用纸色谱分析了多糖组份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多糖含量。结果 阿克苏黄芪多糖的组成为葡萄糖 ,生药中多糖含量为 2 .10 %。结论 阿克苏黄芪中所含多糖为葡聚糖。同时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5 .7× 10 4。  相似文献   

2.
黄芪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多糖的含量,通过对多糖部位的水溶部分、水不溶部分及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测定,表明水溶部分与水不溶部分总多糖的含量和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接近,结合多糖特性和Molish反应的阳性现象,提出用沸水代替冷水对黄芪多糖有效部位萃提的方法更具准确性.本研究结果证明苯酚-硫酸法也可用于测定水不溶多糖.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多糖的含量,通过对多糖部位的水溶部分、水不溶部分及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测定,表明水溶部分与水不溶部分总多糖的含量和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接近,结合多糖特性和Molish反应的阳性现象,提出用沸水代替冷水对黄芪多糖有效部位萃提的方法更具准确性。本研究结果证明苯酚-硫酸法也可用于测定水不溶多糖。  相似文献   

4.
黄芪地上部分(茎,叶)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瑞明  李先荣 《中成药》1999,21(5):254-255
从蒙古黄芪地上部分提取分离到多糖成分,对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应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天山岩黄芪根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天山岩黄芪根中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以苯酚-浓硫酸为显色剂,在486 nm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结果 标准曲线为A=51.654C+0.037 2,r=0.999 8,RSD为1.28%,1.5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6.
黄芪饮片加工前后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饮片加工前后多糖含量比较齐齐哈尔医学院苗术杨秀珍孟文芳陈咏梅(161042)齐齐哈尔市药材公司马德志关键词黄芪多糖紫外分光光度法—酚—硫酸法黄芪是常用扶正中药,具有补气固表之功效,据报道〔1〕黄芪根中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是黄芪饮片中的一种有效成...  相似文献   

7.
蒙古黄芪不同种质黄芪甲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原产地药材和种植1年后药材中的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判定影响黄芪甲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山西、内蒙古和甘肃主要产地的种质,收集同一份种质的原产地药材和种子,将种子种在北京和山西2个试验地,采集生长1年以后的药材,用药典规定的HPLC-ELSD方法测定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和结论:①原产地药材的黄芪甲苷含量均大于0.05%,符合药典标准,其中山西和内蒙古的药材略好于甘肃的药材;②种植在山西试验地的种质黄芪甲苷含量略高于种植于北京试验地,表明山西道地产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相对比较适合蒙古黄芪生长;③比较同一采集种植1年后药材和原产地药材黄芪甲苷含量,相关性不强,说明黄芪甲苷的积累与环境的关系可能大于种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国不同来源黄芪中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含量,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测定波长为541 nm。结果:全国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0.18 mg·g-1,蒙古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1.06 mg·g-1,膜荚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9.37 mg·g-1;野生黄芪药材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1.33 mg·g-1,人工种植黄芪药材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9.06 mg·g-1,半野生栽培黄芪药材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8.97 mg·g-1。结论:不同来源黄芪药材总皂苷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20 nm波长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10-7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41.70A 4.20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捷、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复方黄芪口服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甙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玉杰 《中药材》1998,21(10):492-493
黄芪为著名补气类中药,来源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和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蒙古黄芪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等地。近年来有人曾对不同品种和产地黄芪内在质量作过研究,但有关内蒙各地黄芪质量研究尚未见报道。药理实验表明,黄芪皂甙是黄芪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科学评价黄芪质量,本文测定了内蒙5地所产蒙古黄芪中黄芪甲甙的含  相似文献   

11.
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舟  苏明智  颜鸣  史国兵  赵庆春 《中草药》2012,43(3):458-462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蒙古黄芪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柄花素(1)、毛蕊异黄酮(2)、(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染料木素(4)、芒柄花苷(5)、毛蕊异黄酮苷(6)、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7)、(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8)、红车轴草素-7-O-β-D-葡萄糖苷(9)、黄芪甲苷(10)、异黄芪皂苷II(11)、黄芪皂苷VIII(12)、腺嘌呤(13)、鸟嘌呤核苷(14)、尿嘧啶核苷(15)、胡萝卜苷(16)。结论化合物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沙冬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NMR和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沙冬青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间羟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乙酮(2),β-谷甾醇(3),(-)-丁香脂素(4),(+)-落叶松脂醇(5),blumenol A(6),blumenol B(7),β-胡萝卜苷(8),松柏苷(9),丁香苷(10)。结论:该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沙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兴安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兴安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1),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2),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6)。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粉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春欣  孙丽霞  许根英 《中草药》2001,32(4):312-314
目的:建立黄芪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对黄芪粉针剂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65:30:10),测定波长为418nm,结果:回归方程A=1.538C+0.189,r=0.9998,在80-240ug点样量范围内,吸光度与点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2.52%(n=5),结论:本方法使用简单仪器测定,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黄芪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叶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色谱方法对膜荚黄芪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D-NMR)和2D-NMR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膜荚黄芪叶提取物中共分离出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芪叶苷B(1)、黄芪叶苷L(2)、cyclounifolioside D(3)、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6-O-β-D-吡喃葡萄糖基-24-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乙酰基-3β,6α,16β,24(S),25-五羟基环菠萝蜜烷(4)、黄芪叶苷K(5)、黄芪叶苷A(6)、astraverrucinⅠ(7)、cycloaraloside A(8)、黄芪叶苷D (9)、astralanosaponin D (10)、大豆皂醇E (11)、3β,21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12)、3β,22β,24,29-四羟基齐墩果-12-烯(13)、豌豆皂苷Ⅰ(14)、大豆皂醇B-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变化,为揭示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膜荚黄芪总RNA为模板,采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技术克隆PAL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PAL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采用HPLC法测定了根、茎、叶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结果从膜荚黄芪中克隆了3个PAL基因Am PAL1、Am PAL2、Am PAL3,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KY086279、KY086280、KY086281。Am PAL1、Am PAL2和Am PAL3的全长c DNA长度分别为2 508、2 401、2 498 bp,均含有2 15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718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含典型的PAL酶活中心序列,与植物PAL蛋白同源,且与同属于豆科的植物PAL蛋白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树表明,Am PAL1与Am PAL2和Am PAL3聚为不同的亚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在根、茎、叶中表达模式不同,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Am PAL1的表达量最高、Am PAL2的表达量次之、Am PAL3的表达量最低,只有Am PAL2的表达水平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变化一致(即根茎叶)。结论从膜荚黄芪中克隆的Am PAL1、Am PAL2和Am PAL3是典型的PAL基因家族成员,推测它们在膜荚黄芪各组织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且Am PAL2可能参与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肖朝江  邱琳  徐伟  董相  姜北 《中草药》2015,46(1):22-27
目的研究长果颈黄芪Astragalus englerianus根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从长果颈黄芪根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甘草素(1)、4′-羟基-2,4-二甲氧基査耳酮(2)、xenognosin(3)、芒柄花素(4)、毛蕊异黄酮(5)、樱黄素(6)、(3R)-vestitol(7)、甘草素(8)、(6a R,11a R)-美迪紫檀素-3-O-β-D-葡萄糖苷(9)、齐墩果-12-烯-3β,22β,24-三醇(10)、无羁萜(11)、β-谷甾醇(12)、豆甾醇(13)、7β-羟基谷甾醇(14)、7-氧谷甾醇(15)、(9′Z)-9′-十七烯酸-3β-谷甾醇酯(16)、豆甾-4-烯-3-酮(17)、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9,22E-三烯(18)、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19)、D-2-O-甲基肌醇(20)、二十八醇(21)、硬脂酸甲酯(22)、二十烷酸(23)、二十一烷酸(24)、油酸(25)、亚油酸(26)、α-亚麻酸(27)、十六烷酸甘油三酯(28)、亚油酸甘油三酯(29);DPPH法测得长果颈黄芪根醋酸乙酯部位、化合物1和3的IC50分别为(66.0±1.8)、(64.3±0.4)和(57.1±1.2)μg/m L。结论化合物2、3、6、10、11、14~22以及28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长果颈黄芪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黄芪ISSR分析最佳反应体系,并分析内蒙古地区黄芪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梯度浓度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建立稳定、可靠的ISSR反应体系;对内蒙古9个盟市30个不同居群的黄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2.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10×PCR缓冲液2.0μL、Mg Cl2 1.5mmol/L、d NTP 0.4 mmol/L、引物0.5μmol/L、Taq DNA聚合酶1.5 U、模板DNA 40 ng;15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69个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15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100%,遗传距离变幅范围0.242 7~0.730 8,聚类分析可知,30个居群黄芪样本可分为2大类,大多数呈现地域分布规律。结论建立的黄芪ISSR-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内蒙古地区黄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内蒙黄芪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陈聪颖  陆阳  陈泽乃 《中草药》2001,32(6):567-569
内蒙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等,具有抗衰老、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等药理活性。提出应加大对内蒙黄芪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20.
李俊霖  郭淑红  张强  张丽君  田洪岭  张琼 《中草药》2024,55(7):2366-2374
目的 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为材料,解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的序列特征,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蒙古黄芪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组装、注释、特征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蒙古黄芪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23 349 bp,GC含量为34.09%,由于缺失反向重复IR区,Circos图呈现出非典型四分体结构,属于IRLC群体。获得注释基因109个,其中蛋白编码基因76个,rRNA基因4个,tRNA基因29个。蒙古黄芪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密码子偏向使用A碱基和U碱基。MISA检测出263个SSR位点,以A/T重复为主;叶绿体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可知17种豆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区间组成差异较小;但trnF-GAA~trnTUGU、trnfM-CUA~psbC、trnE~trnD、psbM~rpoB、ycf1和ycf2等编码区存在差异性;系统发育树显示,蒙古黄芪与胶黄芪A. gummifer聚为一类,与阿纳卡黄芪A. nakaianus、膜荚黄芪A. membran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