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李昕  龚谨 《吉林中医药》2009,29(1):70-71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大量方剂中使用了芍药,而且仲景运用芍药有其独特的规律。芍药一味既能补益营阴,又可与桂枝为伍调和营卫;既可在当归芍药散中行瘀止痛,又可在黄连阿胶汤中益阴养营,且还有利水通便之功,仲景用芍可谓相反相成,攻补俱兼。仲景用药,往往会用到一味药的二个或更多个作用,故用芍之方并非取其单一的作用,而是兼而有之,一味芍药,身兼数功,在仲景不同方剂中配伍使用,精妙毕见。只有勤加实践,圆机活法,才能更好的发挥经旨,灵活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有关用“芍药”的条文共48条。其用量变化范围为6铢~6两,可见仲景用药组方之精妙,芍药在论中因其配伍、用量、剂型不同而作用亦不尽相同,现浅谈芍药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芍药”在保阴煎中的功效(方义) 以及张景岳治疗阴虚所用方剂的用药习惯、历代医家对保阴煎的使用情况两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景岳全书》保阴煎中的“芍药”进行文献考证。根据《景岳全书》中治疗阴虚证的方剂有用“白芍”的记载,以及历代医家在使用保阴煎时,多部医书均记载使用的是“白芍”,且主治范围基本承袭景岳之说,多用此方主治阴虚内热动血之证,由此推测保阴煎所用的“芍药”为“白芍”。  相似文献   

4.
李会勤 《河南中医》2009,29(10):942-943
芍药在《伤寒论》各方中,应用广泛。张仲景称为芍药,自陶弘景将之分为赤芍、白芍以后,后世临床医家虽对其性能、功用代有发挥,但因对赤芍、白芍原植物的认识一直模糊,迄今仍给使用含芍药的"经方"者带来混乱。本文从芍药的本源、基本功用和派生作用几个方面,来论述《伤寒论》中芍药及其应用,为后世临床医家正确应用含芍药的"经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子涵  刘宝利 《河北中医》2023,(8):1376-1378+1382
通过分析《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对水肿病的记载,可以看出张景岳治疗水肿的思路承接《内经》,遣方用药思路则是继承张仲景。既拓展了用药,又有温补派的特点。对后世治疗水肿的方药选择有很大的启迪,尤其是气血亏虚的水肿患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运用芍药的经验探讨,结合古今医家对该书用芍药的发挥,以桂枝汤、芍药甘草汤、黄芩汤、胶艾汤等为代表方,将芍药最具代表性的运用要点归纳为敛阴和营、舒挛止痛、导滞除痹、补肝养血四个方面,并以原书中芍药在不同方药配伍环境中的加减运用,展示了仲景严谨的配伍法度和灵活化裁相统一的运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精辟阐述了“历节”病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规律,为后人提供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本文对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越婢加术汤作了例析。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外台秘要方》对眼部病证的治疗,对唐以前各医家的眼疾治疗特点及选方用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因所列诸方配伍巧妙、剂量轻盈,后世医家多有效法.然年移代革,后世对其用药剂量的认识多局限在方大量小之上.今搜采《吴鞠通医案》重剂用药验案数则,加以解析归纳,最后参合吴氏用药主张,总结吴氏用药特点及规律,给同道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用药法度严谨,变化灵活,但有规律可循。现就笔者学习体会,略述于下。1根据主证,制定主方,是《伤寒论》用药基本原则《伤寒论》用药是根据主证(包括病机),制定主方,辨证用药,在确定主证的前提下,层层展开,有顺有逆,随证变方。抓着主证,是为了制定主方.证是方的基础,方是证的归宿,有一证则有其对证的一方。如表寒实证的麻黄汤,表寒虚证的桂枝汤,里热实证的白虎汤、承气汤等,其理法方药是极其严密的。临证运用时,对《伤寒论》的主证主方,应将原文和实际病例相印证,方能取得良效。如三承气汤:大承气汤由大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