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氨基酸含量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的研究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18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建立寒热药性的Fisher判别函数。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30味中药中的18种氨基酸含量。以18种氨基酸含量为指标,利用Fisher方法建立判别函数,研究中药药性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热性中药的18种氨基酸平均含量是寒性中药的1.32倍,建立寒热药性的Fisher判别函数,组内回代一致率为90%。结论:Fisher判别函数对30种中药的寒热药性实现了较为准确的判别。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多糖水解成分乙酰化气相色谱-质普联用(GC-MS)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种中药多糖水解物乙酰化GC-MS图谱,筛选最适统计识别模型,以最佳模型识别多糖乙酰化GC-MS图谱寒热表征.结果:确定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为最佳模型,得出多糖水解物乙酰化GC-MS的寒性标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为3.489,3.557,3.695,3.849,3.986,6.047,6.132,6.241,6.510,6.836,7.294,12.564min;热性标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为3.861,3.929,5.526,6.006,6.269,6.516,6.842,7.397,10.778 min.结论:多糖成分与寒热药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韩涛  章健 《光明中医》2014,(6):1127-1128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也称药性。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运用规律的理论。而中药的寒热药性在药性理论中居重要地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和治则。其内涵深刻,至今仍无法探究其中之奥秘。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医家的关于寒热药性的思想和现代医学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来浅析寒热药性在中医临床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费林氏容量法测定20味中药总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碱式硫酸铜法测定单糖的含量,并利用Fisher统计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0种热性中药的总糖和单糖含量都明显高于10种寒性中药,统计分析显示:P<0.05;总多糖含量测定的统计结果显示:P>0.05;Fisher法建立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为85%。结论:Fisher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从糖含量方面对20味中药的寒热药性进行判别,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寒热药性具有相关性,提示糖类物质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中药的整体性出发,开展中药拉曼谱图与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分析,并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统计判别研究。本研究选取寒凉性中药109种、温热性中药128种,共计237种中药;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如海光电SEED 3000近红外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得到每味中药的拉曼谱图;并对量化后的中药拉曼数据进行特征筛选和统计检验,筛选出与寒热药性密切相关的特征拉曼位移及其峰强,然后基于5种算法进行寒热药性的判别建模。经比较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展现出最佳的效果,对测试集判别的正确率高于90%,曲线下面积(AUC)和精确度大于0.90。本研究基于大样本量中药的分析,中药的拉曼数据与其寒热药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药性表征指标,结合RF算法进行寒热药性的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物象与其寒热药性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梳理近10年相关文献,分析物象-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结果已报道的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均显示物象-寒热药性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不同药性属性的中药组群存在物象共性特征及其规律性。基于物象的寒热药性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由于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深刻,而当前的思路及方法手段难以摆脱先入为主、循环论证的研究局限性,因此亟需为现代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注入新思维、启动新视角.本文在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以系统观为指导,以物质基础、生物效应和作用靶标为寒热药性的三大要素,融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构建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方法,基本揭示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以期实现药性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与合理用药水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从中药寒热药性角度阐述了其对方剂组成的原则、药物配伍的形式、方证结合的用药原则及治法的具体运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说明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学的缘由以及对方剂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黄清杰  李喜香  李季文 《新中医》2019,51(9):310-312
简版: [摘要]寒热药性是中医临床用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理论依据,其与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然寒热二性易受生长环境、药物剂型、使用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汤剂煎煮、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等环节均对其影响较甚。无论是传统理论文献,还是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均表明寒热药性在汤剂制备、炮制加工、制剂生产过程中随着受热条件的变化其药性会发生转化,以热制寒,使其寒凉之性逐渐减弱,甚者药性由寒转温;或以热助热,温热之性更加浑厚。因此笔者提出“久煎助温、久热助温”的理论假说,为中药汤剂煎服、加工炮制、制剂生产及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温热类外用中药的性味功效进行分析,为研究温热药的临床外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生物统计学,选取有外用方法记载的温热类中药134味,以其四气、五味、功效、用法等为研究对象,应用EPI 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①温热类外用中药以辛味最多,96例(71.6%);苦味居次,43例(32.1%);甘味37例(27.6%);咸味9例(6.7%);酸味最少,仅5例(3.73%)。②温热类外用中药功效以祛风湿类最多,共24例(17.9%);外用中药常用方法以外敷为主,56例(20.8%);还包括外洗38例(14.2%),制膏外涂29例(10.8%),外擦15例(5.6%)等。温热类外用中药的药味以辛、苦为主,含毒性的药偏多,其功效以祛风湿、止痛,化瘀居多,临床应用多以治冻疮,治痤疮,治外出血等为主。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25-1229
医学统计学是评价医学科技论文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是国内外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21世纪临床医生在从事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统计过程是一项使信息变成知识、知识有利于科学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统计学的精髓和奥秘,同时也体现了统计的思维和推理,一项科学的统计过程,就是医学进步的过程。证候的高维高阶特点是证候复杂性的根源,同时也是证候规范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证候维度和阶度的关系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核心。而医学统计学的应用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而多元统计分析则更适用于复杂繁琐的中医证候学,由于多元统计学的应用,使中医证候学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1-4]。它将中医药的优势按现代主流医药界能够理解的科学语言拿出证据来,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江西省德兴市中药材种植统计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挖掘分析,提供研究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中药材种植特征分析方法,为指导德兴市中药材生产和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方法。方法:利用德兴市中药材统计数据与土地利用等数据相结合,在乡镇尺度上通过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结构多个空间分异特征及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和结构在空间上差异很大,种植面积及种类都较多的乡镇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018—2021年,德兴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都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德兴市中药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中药材种植规划,确保市场的供需平衡,避免出现供应不足或过剩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候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是现今继承发展中医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广泛应用,探索中医证候分类识别研究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多元统计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予以分析,总结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在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候分类识别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光盘MEDLINE13年间国际中医药英语论文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盘与计算机技术,对1986年至1998年6月间光盘MEDLINE中医药相关英语论文作一数量分析,旨在从一个侧面比较中国与国外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近10余年来国际中医药相关英语论文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与全球出现的“中医药热”相吻合;在全球撰写的中医药相英语论文中,中国大陆始终占龙头地位。然而,在中医药相关英语论文的数量与某些质的方面,中国与日本、美、英等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提高我国中医药系统医务人员撰写中医药相关英语论文水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此建议,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英语论文课程,为早日实现“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学生了解中药鉴定学前沿,系统掌握中药鉴定学实验操作技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鉴定学理论,成为中药鉴定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国内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开设方式,分析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将中药分子鉴定技术及自主设计实验引入中药鉴定实验培训中,结合平台的资源及成果优势,将科研反哺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方式不仅为相关院校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也为其他课程实验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丸中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5个不同药厂生产的20批补中益气丸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不同药厂补中益气丸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提取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不同药厂产品特征.结果:不同药厂补中益气丸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中有9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 ~1.00;A药厂样品中氨基酸类成分较多,指纹图谱特征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最高.结论: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为区分不同药厂补中益气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