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海南产益智仁盐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产益智仁的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海南益智仁盐炙前后挥发油含量发生了量的变化(生品1.36%,盐炙品1.12%)。从益智仁生品和盐制品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3,48种化合物。其中盐制前后共有的有42种,盐制后未检出的有11种,新检出的有6种。结论:GC-MS分析结果表明,海南产益智仁中所含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经盐炙后其挥发油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将为进一步优化炮制工艺以及阐明益智仁盐炙前后不同炮制作用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野黄桂叶挥发性成分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野黄桂叶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黄桂的鲜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其中芳樟醇和1,8-桉叶素分别占32.4%和17.29%。结论野黄桂叶油是一种资源植物且挥发性成分中芳樟醇和桉叶素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太子参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GC-MS法分析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初步鉴定出78种化合物,不同产地太子参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太子参挥发性成分分析,可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天竺葵根系干鲜样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天竺葵根系干、鲜样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天竺葵根系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天竺葵根系干样共鉴定出6个成分,约占总含量的88.66%,天竺葵根系鲜样共鉴定出19个成分,约占总含量的77.67%.结论 天竺葵根系干样与鲜样挥发性物质成分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上叶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1.448%,其中含量大于2%的分别为Z-9-十八烯醛18.075%、2,4-二叔丁基苯酚3.264%、棕榈酸5.413%、油酸25.079%、二十三烷6.344%、二十四烷3.768%、1-十八烯酸单甘油酯2.146%、亚油酸甘油酯4.953%、二十五烷4.332%、二十六烷3.387%、二十七烷3.841%、二十八烷3.102%。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食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分析食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为食醋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采用GC-MS法对市售10个不同品种醋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10种品牌醋中依照醋的发酵工艺类型不同分别含有不同的特征成分。固态发醋共有峰为乙醇、2-甲基丙醛、联乙酰、醋酸乙酯、醋酸、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糠醛、3-羟基-2-丁酮、2,4,5-三甲基-1,3-二氧戊环、4-氧代庚二酸,液态发酵醋共有峰为乙醇、醋酸甲酯、联乙酰、醋酸乙酯、醋酸、3-甲基丁醇、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醋酸酯、2-丙基丁醇醋酸酯、2-丁醇醋酸酯,化学配制醋共有峰为醋酸、甲酸醋酸酐、2-甲基丙醛。结论明确了醋中35种挥发性香气成分,该实验方法可以辅助用于醋的内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麻夷鼻炎喷雾剂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麻夷鼻炎喷雾剂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对分离的各个成分进行结构检索,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 结果: 共分离出34个成分,鉴定出27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5%。 结论: 挥发性成分中主要成分为桉油精(19.85%)、龙脑(16.32%)、樟脑(12.54%)、异龙脑(8.4%)、甲基丁香酚(6.08%)、香桧烯(4.19%)。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叶百部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e Lour)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分离并鉴别出50个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的95.21%.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1-辛烯-3-醇7.879%、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9.098%、S8硫单质15.035%、棕榈酸4.882%、酞酸丁酯3.144%、7,9-十八烷烯酮2.264%、β-桉叶醇2.968%、蓝木醇3.087%.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百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藏药"渣驯"中的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渣驯的挥发性成分,用石油醚提取渣驯的脂溶性成分,用GC-MS方法分离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从渣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1种,占总量的45.67%,相对含量在2%以上的成分有6种:泪杉醇(11.97%),马鞭烯醇(6.38%),α-可巴烯(2.67%),(E)-2-十四烯(2.56%),柏木脑(2.49),二十二烷(2.17%);从渣驯脂溶性提取物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5种,占总量的92.86%,相对含量在2%以上的有14种:二十烷(12.83%),二十五烷(11.60%),棕榈酸甲酯(8.88%),三十烷(6.82%),十七烷(5.94%),(E)-5-二十碳烯(5.92%),1-二十六烷醇(3.50%),三十一烷(3.43%),泪杉醇(3.18%),二十酸甲酯(3.15%),十八酸甲酯(2.94%),二十二烷酸甲酯(2.89%),二十一烷(2.55%),二十四酸甲酯(2.15%)。结论:对渣驯挥发性与脂溶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渣驯的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不同提取方法研究对叶百部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与乙醚冷浸两种方法提取对叶百部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进行测定,同时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两种方法得到提取物中分别有50种和18种化学成分被鉴定出,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4.392%和14.289%;其中含有3种相同成分,其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对对叶百部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研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北苍术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姚发业  刘文英  邱琴 《中药材》2001,24(9):641-645
目的:分析北苍术挥发油的组成成分。方法:用GC和GC-MS分析技术,采用SE-54毛细管色谱柱。结果:毛细管色谱分离出68个峰,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并通过MS图谱检索鉴定了其中55种成分。结论:检出北苍术挥发油的成分是有关文献报道的两倍,进一步阐明了北苍术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汤洪波  周健 《四川中医》2010,(12):58-60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对虎杖药材草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15种和1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酶处理后及未处理所得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51.24%和76.61%,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3-甲基-二苯并噻吩。  相似文献   

13.
甘松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甘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21个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挥发油总量的88.51%.其中主要成分为卡拉烯(29.44%)、△1(10)-土青木香烯酮-2(16.5%)及甘松醇(8.80%)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九香虫及相似品的多糖组成。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单糖组成,使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小皱蝽的多糖含量相对偏高,其次为无刺蝽;九香虫等的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组成,而小皱蝽的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组成;从主成分分析来看,除九香虫外,其他品种能聚合为一类。结论:九香虫及相似品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蒋红梅  卢向阳  方俊  徐向丽  易克  葛冰 《中药材》2007,30(9):1135-1139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对比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上的差异。方法:有机溶剂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石香薷挥发油,成分分析采用GC-MS。结果:有机溶剂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总时间210 m in,溶剂与原料的投放总比例8∶1(m l∶g),提取温度65℃,提取率可达1.83%。超临界CO2法萃取石香薷挥发油,萃取率为3.4%。G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法萃取的石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葎草烯等,其中百里香酚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6.25%,其次是香荆芥酚为19.21%;有机溶剂提取的挥发油中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的含量分别为58.33%和22.54%。结论:有机溶剂提取与超临界提取各具优点,有机溶剂法提取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含量高于超临界提取法,超临界法提取成分则多于有机溶剂提取法,本实验采用的超临界提取条件下有10种化合物首次在石香薷挥发油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芦柑果皮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芦柑果皮进行研究,发现其含较丰富的挥发油(3.2%)。并用GC-MS法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定了其中的40种成分,占总油量的88.68%,主要成分为柠檬烯(29.66%),单萜类化合物占鉴出化合物的52.43%。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紫色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色姜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研究。结果:共得到37个化合物,鉴定出35个成分约占总量的85.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其次是2-噻吩甲醛、1-[5-(2-呋喃甲基)-2-呋喃]乙酮、β-倍半水芹烯、1-[5-(2-呋喃甲基)-2-呋喃]乙酮、2-(2,5-二甲基苯基)丙烯酸(3.14%)。结论:首次研究了紫色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威灵仙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明  张静华  胡昌奇  蔡建国  邓修 《中草药》1999,30(11):811-8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分别从威灵仙中提取出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测定。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是0.15%,测定了25个化合物,超临界提取物得率是0.45,测定了21个化合物。结果表明超临界技术以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复尔康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复尔康注射液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得到47个组分,鉴定出其中42种化合物,约占总量的98.52%,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蒿酮(38.12%),其次为右旋樟脑(16.05%)、桉油精(8.15%)、大根香叶烯D(6.54%)、丁香烯(4.08%)、2,6-二甲基-3,7-辛二烯-2-醇(3.21%)等.结论 该法分离效果良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为复尔康注射液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有关五味子方剂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挖掘,探讨其应用配伍规律。方法:选取《中国方剂数据库》,筛选整理出包含五味子的方剂,借助SPSS 19. 0统计软件与SPSS 14. 2统计软件等数据挖掘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药物频数频率、性味归经、主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从而对其基本用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631首有关五味子的方剂,除五味子外共涉及中药217味,共计使用16类中药,使用频数最多的前3类药物有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五味子常与温性药物、甘味及苦味药物进行配伍。五味子最常出现于治疗肺系病证的方剂中,频率高达55. 09%,其次常用于治疗脾胃病证。五味子与一些高频药物的药量配伍比例以常以1∶1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2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共得到与五味子配伍有意义的药对及含五味子的药组共39个,其中包括20条二元矩阵、13条三元矩阵、6条四元矩阵的药对与药组关联规则。结论:通过对含五味子方剂以及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探讨得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药类为补虚药,与五味子构成的方剂一般以治疗肺系疾病居多,因子分析显示可将23个公因子概括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关联规则显示五味子→人参、甘草,五味子→茯苓、人参、甘草等为常用药组。这些不仅体现了医家们理、法、方、药及辨证用药的规律,同时也为现代医家组方用药以及新药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