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目的:比较毫火针加温和灸法与加巴喷丁配合假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毫火针组在局部阿是穴处行毫火针点刺治疗后,行温和灸15min;西药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配合假针刺(病灶远端非穴点浅刺)治疗。针刺治疗前3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第1、2、3、6、9、12次治疗后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现在疼痛程度、即刻止痛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优于西药组的86.0%(43/50,P0.05)。毫火针组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VAS评分从第2次治疗开始、现在疼痛程度VAS评分从第1次治疗开始,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前3次治疗中毫火针组的即刻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3.91±0.82)天,明显早于西药组的(6.53±1.13)天(P0.05)。随访时毫火针组痊愈26例,明显多于西药组的2例(P0.05);在疼痛积分、疼痛范围及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亦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直接医疗费用为(232.32±48.11)元,明显少于西药组的(466.00±41.09)元(P0.05)。治疗中仅西药组出现1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加温和灸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即刻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早,优于加巴喷丁,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后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毫火针配合灸法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毫火针赞刺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98例,治疗组用毫火针赞刺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用毫针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0.82%、对照组7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赞刺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疼痛缓解迅速、疱疹消退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手针运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刺联合手针运动法治疗.两组取穴相同.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疼痛综合评定.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之66.67% (P< 0.01);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毫火针联合手针运动疗法疗效显著,适应症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以毫火针为主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症患者186例,随机分成毫火针观察组93例及普通针刺对照组93例,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Mc Gill疼痛积分。结果:毫火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明显降低(P0.01),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毫火针治疗网球肘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中西医机制。方法:选择12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止痛、抗病毒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毫火针赞刺。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8.57%,对照组愈显率为69.6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毫火针赞刺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止痛迅速、退疹快的特点,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402片皮损分为治疗组(201片)及对照组(201片)。对照组予激光照射,治疗组予毫火针治疗后再激光照射,每2周1次。治疗10次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9%,高于对照组68.16%;治疗组总复色率83.58%(33.47%~100%),高于对照组32.5%(5%~72.8%);治疗组大约治疗2~4次后皮损复色,对照组大约治疗2~6次后皮损复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2年皮损有效率为87.74%,高于病程≥2年皮损的76.84%(P0.01),性别及年龄与疗效无关。结论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能明显提高复色率,提高疗效,见效更快,尽早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115处皮损)和对照组(34例,122例皮损)。对照组予他克莫司外搽,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毫火针针刺,1次/周,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数码成像结合Image-Pro-Plus(IPP)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2.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对颜面部白癜风疗效最佳;病程愈短、白斑面积愈小,临床疗效愈好。结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外用他克莫司。白斑的部位、病程、面积等因素对毫火针的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毫火针辅助308 nm准分子激光与单纯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部位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白癜风患者靶皮损按照自身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1片。观察组于靶皮损处行毫火针治疗,随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靶皮损处同时照射308 nm准分子激光,每2周1次,共治疗10次。末次治疗结束后2周评价两组的有效率,两组不同部位的有效率、复色率及见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2.59%(166/201),高于对照组68.16%(137/201,P0.01)。观察组面颈、躯干、四肢、手足部的有效率分别为90.32%、81.63%、81.48%、58.62%,高于对照组的82.80%、69.39%、51.85%、31.03%(P0.01,P0.05)。观察组各部位的复色率均大于对照组,见效更快(P0.01,P0.05)。结论:毫火针作为辅助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部位白癜风较单纯308 nm准分子激光疗效显著,且联合疗法起效时间更短,其中面颈部白斑疗效最好,手足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0.
李月红  俞婧  马玲  沈艳玲 《中医杂志》2013,54(3):222-224,227
目的 比较叩刺拔罐、火针疗法及口服西药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甲钴胺片每次500 μg,布洛芬胶囊每次300 mg,均每日2次,疗程30天.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分别于阿是穴(病变皮损处)行叩刺拔罐、火针治疗,3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4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患侧、健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叩刺拔罐组总有效率为90.0%,火针组为93.3%,对照组为70.0%,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及火针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与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叩刺拔罐及火针疗法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口服西药,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铺棉灸和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23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铺棉灸组和伐昔洛韦组,每组116例,分别给予铺棉灸辅助针刺治疗和伐昔洛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铺棉灸组有效率93.10%,伐昔洛韦组有效率92.2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铺棉灸组止疱时间与伐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8,P=0.2520.05);铺棉灸组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优于伐昔洛韦组(t=4.803,2.499,P均0.05);铺棉灸组疼痛缓解时间与伐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1,P=0.3800.05),而疼痛持续时间显著低于伐昔洛韦组(t=6.726,P0.01);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铺棉灸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显著少于伐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66,12.956,P均0.01)。结论:铺棉灸疗法和伐昔洛韦疗法均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铺棉灸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疱疹及周边围刺配合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及维生素B1治疗。评定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痊愈时间及随访治疗1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34.9%和79.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及痊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可及时有效缓解疼痛,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对比针灸和药物治疗顺铂类化疗患者的疗效及进一步探索针灸改善恶心呕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隔姜灸组、温针灸组、对照组(格拉斯琼),然后根据组别进行对应治疗。在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并根据严重程度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及观察评分后统计分析。结果胃肠不良反应方面,化疗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积分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在第3天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对照组积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针刺组胃肠不良反应积分高于温针灸组及隔姜灸组(P<0.05),温针灸组与隔姜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疼痛方面,化疗后第1、3天3组分别与对照组积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针刺组及温针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及隔姜灸组。在患者体质状态及畏寒怕冷方面,从第1天的各组无差异(P>0.05),到第3、7天随着治疗量的增加,3组患者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艾灸及隔姜灸均能改善顺铂类化疗患者胃肠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体质状态及畏寒症状,但是其效果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时程效应与止痛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4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7例)予电针治疗,B组(23例)予电针+铺棉灸治疗,C组(24例)予电针+火针治疗,D组(20例)予电针+叩刺拔罐治疗。均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观察其时程效应与止痛作用的关系。结果 4种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总体止痛作用相当(P〉0.05);治疗1、2、3、8、10 d,4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存在差异(P〈0.05);治疗2 d,电针+铺棉灸组的止痛作用较其他3组弱(P〈0.05);治疗4~7 d,电针组的止痛作用优于电针+铺棉灸组(P〈0.05)。结论本研究的4种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总体止痛作用相当,在治疗2 d、4~7 d不推荐采用电针+铺棉灸法用于疼痛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放血疗法对痤疮患者皮损程度、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放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程度、DLQ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个数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皮损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皮损减少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LQ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湿热型痤疮疗效佳,不良反应率低,复发率低,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189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5组:基础针刺组、铺棉灸组、火针组、叩刺拔罐组、西药组。基础针刺组取阿是穴(围刺)、夹脊(电针)、支沟(电针)、后溪(电针),铺棉灸组、火针组、叩刺拔罐组在基础针刺组的基础上分别施以铺棉灸、火针、叩刺拔罐,西药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胶囊(300mg/次,2次/d)、维生素B1(10mg/次,3次/d),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d。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疱疹评价指标(包括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强度的变化和综合疗效。结果:在疱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和综合疗效方面,5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疼痛强度比较,治疗第1-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7-10天4个针灸组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而4个针灸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结束时的疼痛强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基本相当,在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综合疗效等方面与西药疗法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第7天以后镇痛效果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治疗风寒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风寒型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组采用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McGill(VAS评分、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电针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每天1次,治疗6天;配合足部浅表静脉及阿是穴火针点刺放血,每3天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测定治疗前后VAS疼痛积分、血尿酸、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积分和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比口服西药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尿酸,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毫钝针针刺治疗在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进行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毫钝针刺组采用毫钝针针刺激痛点治疗,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常规穴位治疗。每2天治疗1次,每个疗程治疗6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完毕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Roland-Morri功能障碍调查问卷表(RMDQ)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VAS评分相比,毫钝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4.17±1.53)分,普通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3.33±1.4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钝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普通针刺组低,而VAS差值较普通针刺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RMDQ评分相比,毫钝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10.80±2.34)分,普通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8.63±2.9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钝针刺组治疗后RMDQ评分较普通针刺组低,而RMDQ差值较普通针刺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钝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3%,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针刺疗法,毫钝针刺疗法在改善腰MPS导致的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