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评价了非洲药用植物Afrormosia laxiflora(树皮、叶)、杯苋(Cyathula prostrata,全草)、聚果榕(ficus glomerata,叶)、马缨丹(Lantana camara,叶)、Lippia geminata(叶)、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马鞭草科植物甲醇提取物抗增殖活性的过程中,发现蔓马缨丹(Lantana montevidensis)叶的甲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MK-1)、人子宫癌(HeLa)和鼠黑素瘤(B_(16)F_(10))的50%生长抑制浓度(GI_(50))分别为8、3和4μg/mL,其抑制活性集中于含黄酮的非苷部分。非黄酮部分亦显示较高活  相似文献   

3.
闭鞘姜Costus sPciosus是生长在东南亚和南亚的一种野生的姜科(Zingiberaceae)草本植物。其根茎和种子富含薯蓣皂甙元。还有报道从其根茎分离到2种螺甾烷醇甙,从其根中分离到4种螺甾烷醇甙,从其种子中分离到4种螺甾烷醇甙和5种呋甾烷醇甙。本文报道从其地下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甾甙类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海南新鲜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花及枝叶中挥发油的含量与成分。方法:利用挥发油提取器对花和枝叶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海南新鲜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花及枝叶中的挥发油成分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图谱以及面积的归一化法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鉴定。结果:海南省产的新鲜的马缨丹的花以及嫩枝嫩叶中的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0.17%、0.28%(v/w),分别鉴定出了70和88种不同的成分。结论:海南省产的马缨丹的花和嫩枝嫩叶中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其中主要包括:大根香叶烯D、大根香叶烯B、葎草烯、甘香烯、古巴烯等。  相似文献   

5.
在萝摩科许多属植物中已发现了多种娠烷苷。球兰(Hoya carnosa)是一种属于萝摩科的藤蔓植物,生长于琉球地区,已报道的成分仅有环醇,而娠烷未见报道。作者从球兰茎氯仿提取物的水解产物中分离出11种娠烷,其中包括19-乙酸基地芰帕尔普苷元Ⅱ在内的6种娠烷为新成分;又从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出20种新的娠烷四糖苷和五糖  相似文献   

6.
红豆杉科植物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广泛分布于巴基斯坦和印度。该植物叶具有镇静、解痉、壮阳作用,亦用于治疗哮喘、消化不良和癫痫等。本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重排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大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为凤尾蕨科,生长于日本温带地区。作者曾报道从其根茎中分离出一些蕨素型倍半萜和内-贝壳杉烷型二萜成分。最近从两种产地的蕨叶中分离出四个新型内-贝壳杉烷型甙类化合物。 从千叶县Yoko-o采集的大井口边草的风干后的叶中分离出二个新的内-贝壳杉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慈菇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对氯仿层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色谱结构鉴定.结果从山慈菇氟仿层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烷-15-醇(Ⅰ)、豆甾醇(Ⅱ)、β-谷甾醇(Ⅲ)、二十九烷(Ⅳ)、三十烷醇(Ⅴ)、三十一烷十二醇(Ⅵ)、三十二烷醇(Ⅶ)和β-胡萝卜普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Ⅵ、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橙黄瑞香Daphne aurantiaca茎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橙黄瑞香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苯丙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咖啡酸二十三烷酯(1)、咖啡酸二十烷酯(2)、咖啡酸十九烷酯(3)、咖啡酸十八烷酯(4)、咖啡酸十七烷酯(5)、咖啡酸十六烷酯(6)、咖啡酸十四烷酯(7)、咖啡酸十二烷酯(8)、咖啡酸十一烷酯(9)、咖啡酸异戊酯(10)、阿魏酸(11)、3,4-二甲氧基桂皮醛(12)、咖啡醇(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5,(11)
目的研究腺梗豨莶草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该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RP-18以及HPLC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1H-NMR、13C-NMR结合报道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16βH-17-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1)、对映-16βH,17,18-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2)、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3)、18-乙酰基-豨莶酸(4)、3,7-二甲氧基槲皮素(5)、3-甲氧基槲皮素(6)和奇壬醇(7)。结论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松科琉球松(Pinus luchuensis)为高大常绿树木,生长在日本东南部琉球岛。曾报道从其茎皮中分离出4种新的25,26,27-三去甲羊毛甾烷型三萜和包括新成分1、2在内的9种羊毛甾烷型和锯齿石松烷型(seratane)三萜。本次确定了新成分1、2的结构,并检测了其对DNA拓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一种从芍药(Paeonia albiflora)根中分离的新萜类物质palbinone,对人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环氧合酶(CO),血栓烷A合成酶(TX),5-脂氧合酶(LO)活性的抑制作用。 实验方法:用常规方法从人血中分离得  相似文献   

13.
斯里兰卡积雪草中的熊果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寡糖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传统医药中用于皮肤病、梅毒、风湿病、精神病、癫痫、癔病、脱水和麻风病的治疗;而在东南亚国家用于促进膀胱活动、恢复体力和精神、治疗腹泻、眼疾、感染、哮喘和高血压。为了鉴定这两种传统药用之间的差异,研究了东南亚国家和印度-斯里兰卡积雪草中的化学成分。作为该研究的一部分,本次从斯里兰卡积雪草中分离得到2种新的熊果烷型三萜寡糖苷、1种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寡糖苷和4个已知成分,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将斯里兰卡积雪草地上部分(5.0kg)  相似文献   

14.
楝科米仔兰属植物硕大米仔兰(Aglaia grandis)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曾报道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新的孕甾烷型类固醇和丁二胺二水杨酰胺。本次从硕大米仔兰嫩枝甲醇提取物的己烷和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一个新的桉叶烷类成分(化合物1)、3个已知的倍半萜烯类成分(2~4)、2个已知的孕烷类成分(5~6)和莨菪亭。  相似文献   

15.
马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文清  龚小见  周欣  梅小萍  陈柏兵 《中草药》2010,41(7):1056-1060
目的研究马兰Kali meris indic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用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兰的乙醇提取部分分离得到14个脂肪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角鲨烯(1)、正十八烷(2)、正三十一烷(3)、正十九烷醇(4)、正十六烷酸(5)、正十九烷酸(6)、2-三十三酮(7)、正二十六烷醇(8)、正二十烷酸(9)、正四十烷醇(10)、正二十二烷酸(11)、古柯二醇(12)、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3)、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乌头Aconitum palmatum Don. 恨在印度作为一种民间草药已经使用许多年了。据报道,早自1965年印度人就从该植物中分离出5个二萜生物碱:vakognavine, palmasine,vakatisine, vakatisinine和vakatidine。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乌头二萜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曾从印度乌头中分离出8种二萜生物碱。本文报道了2个新的二萜生物碱vakhmatine(1)和vaknmadine(2)以及2个已知生物碱阿替新atisine和hetisine。这2个新的生物碱均在C_(19)与C_(20)之间有一种胺桥,并且由C_8、C_9、C_(11)、C_(12)、C_(13)和C_(14)形成船式构型,C_(11)和C_(13)上的羟基均为α-型,这些与早期报道的结构有所不同。乌头乙醇提取物经常规pH梯度萃取分  相似文献   

17.
假地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对假地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理化数据及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假地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白桦脂酸(1)、木栓酮(2)、正十六烷酸(3)、β-谷甾醇(4)、亚油酸(5)、正四十一烷醇(6)、正二十八烷(7)和牡荆素(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鹅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丹  宋月林  张梁  陈东  屠鹏飞 《中草药》2009,40(10):1543-1545
目的 研究鹅胆Anseranser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结合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四十二烷酸(Ⅰ)、胆甾醇(Ⅱ)、正十六烷酸(Ⅱ)、十六烷酸甘油酯(Ⅳ)、methyl-3α,7α-dihydroxy-5β-cholan-24-oate(Ⅴ)、3α,7α-二羟基-5β-胆甾烷-24-酸(V1)、烟酰胺(Ⅶ)、n-butyl-3α,7α-dihyaroxy-5β-cholan-24-oate(Ⅷ)、正十八烷酸(Ⅸ)、3α,7α-dihydroxy-5β-cho-lan-oic acid N-(2-sulfoethyl)amide(Ⅹ).结论 化合物Ⅰ~V、Ⅶ~X为首次从该属动物胆汁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Ⅷ的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的芴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研究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钗石斛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出芴酮类化合物4个,分别为:dengibsinin(1)、nobilone(2)、denchrysan A(3)、dengibsin(4);有机酸酯类化合物3个:阿魏酸二十二烷酯(5)、对香豆酸十四烷酯(6)、对香豆酸癸酯(7);烷醇类化合物2个:正二十四烷醇(8)、正二十六烷醇(9)。结论:其中,化合物6~9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鱼眼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黔产鱼眼草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二烷(1)、正二十八烷酸(2)、正二十烷酸甲酯(3)、十六烷酸三十烷醇酯(4)、脱镁叶绿素甲酯(5)、柳穿鱼素(6)、柳穿鱼素-7-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