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烷醇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具有保健和药用双重价值。综述了近5年来对该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新进展,及其抗氧化、调节血小板、抗癌、保肝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
诃子是传统的植物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突变、抗癌、抗寄生虫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对诃子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大量呫吨酮类化合物,多数有异戊烯及其衍生物取代基,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疟等多种活性,进行结构修饰后可得到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对近5年来分离的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4.
张琳婧  周文娟  倪林  黄鸣清  张小琴  徐会有 《中草药》2021,52(14):4433-4442
豆科红豆属Ormosia Jacks.植物共有135种,中国有35种,2变种,2变型,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红豆属植物中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类及其他类型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癌、杀虫、抑菌等药理活性。对红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该属药用植物资源和有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诃子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诃子是传统的植物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突变、抗癌、抗寄生虫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对诃子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黄精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目前已从黄精属8种植物中共分离出6种不同结构亚型的化合物54个,具有降血糖、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针对该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该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刺山柑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敖明章  高莹莹  余龙江 《中草药》2007,38(3):463-467
刺山柑是一种山柑属植物,在多个国家药用。传统用作驱虫药、泥敖剂、利尿剂、通便剂、止痛剂和滋补剂。在我国新疆、西藏地区被广泛用于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现代研究发现该植物含有挥发油、芥子油苷类、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具有保肝、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现对该植物化学成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该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白果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白果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揭示了其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作为绿茶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体内外实验广泛证实EGCG具有抗癌活性。EGCG抗癌分子机制较复杂,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癌细胞生长或诱导癌细胞凋亡。从抗氧化、促氧化、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诱导癌细胞凋亡及调控microRNA等方面综述EGCG的抗癌分子机制,对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3种策略,即纳米包装技术、协同联用和分子修饰进行概述,并对今后EGCG的抗癌作用的研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芒果苷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苷具有抗癌、抗糖尿病、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就近几年来对芒果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芒果苷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硕  李响  杨康  杨秀娟  王智勇  施小宁  李越峰 《中草药》2021,52(22):7066-7071
黄花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przewalskii为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地,民间多用其治疗咽炎及口疮,疗效显著,基于黄花角蒿中的化学成分推测,其还具有镇痛、抗炎、抗损伤、抗癌、抗氧化等作用。自古代本草记载以来,黄花角蒿多被记载为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与角蒿植株记载混乱,故而对黄花角蒿进行本草考证,对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与归纳,为研究黄花角蒿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抗癌活性有机锡化合物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抗癌活性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对各种类型的抗癌活性有机锡化合物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合成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烷基化程度较高的衍生物,对其进行简单构效分析,并对衍生物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进行初步筛选,旨在选出结构较稳定药效较好的EGCG衍生物。方法:以EGCG,(CH_3CH_2O)_2SO_2为原料,通过乙基化反应合成EGCG衍生物,采用噻唑蓝(MTT)法,细胞密度1×10~8/m L,将EGCG衍生物3,4稀释成4个浓度,对SMMC-7721细胞其质量质量浓度分别为60,80,100,150 mg·L~(-1)和30,40,50,60 mg·L~(-1),对Hep G2细胞其质量浓度为60,80,100,150 mg·L~(-1)和20,30,40,50 mg·L~(-1),作为药物组,并设空白组,每个浓度组设4个复孔,加药后继续培养24 h,测定乙基化EGCG对肝癌细胞SMMC-7721,Hep G2的影响。结果:合成4个EGCG衍生物,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2DNMR,质谱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乙基化EGCG产物3,4对肝癌细胞SMMC-7721,Hep G2增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乙基化EGCG产物3,4对肝癌细胞SMMC-7721,Hep G2均有抑制作用,其中4的抑制作用比EGCG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高良姜素(3,5,7-三羟基黄酮)是中药高良姜中一种重要的黄酮类活性成分。植物中的生物类黄酮具有治疗或预防多种疾病的潜力,因而被广泛关注。实验发现,高良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用价值。本文对国内外高良姜素在抗癌、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良姜素的全面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药用植物金荞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金荞麦合理采收、资源化利用和高价值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根茎繁殖不同生长年限的金荞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育时期采集根、茎、叶、花器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样品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结果 随着金荞麦生育期推进,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积累增加,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的含量最高;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根茎和茎秆(P<0.05)。不同器官间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花中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含量在茎秆中最低。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根茎不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儿茶素和总黄酮含量在根茎不同组织部位表现为须根>韧皮部>根茎(不含须根)>木质部(P<0.05),儿茶素和芦丁分别在须根和韧皮部含量最高。1年生与2年生金荞麦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考虑产量的前提下,根茎繁殖金荞麦种植1年即可采收,适宜采收期为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皂甙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皂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中草药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皂甙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癌、抗生育、免疫调节、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系统和酶活性方面作一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德力  张小坡  吴海峰  马国需  许旭东 《中草药》2014,45(15):2248-2264
野桐属Mallotus Lour.植物隶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全世界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5种,11变种,主产于南部各省区,该属中多种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加以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多酚、鞣质等,除此还有单萜、苯并吡喃、香豆素并木脂素、二芳基庚烷、黄酮、生物碱及香豆素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利胆、保肝、抗氧化、镇痛、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多种活性。综述了近25年来,国内外对野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野桐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不同含量茶多酚(TP)及其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辐射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亚急性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TP及EGCG后1,3,7,14,21,28 d检测对小鼠外周血指标和脏器系数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清中抗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结果:与非照射组相比,辐射组可明显降低脾腺指数,降低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同时降低过氧化物歧化酶并升高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给予TP(50 mg.kg-1)及EGCG(20 mg.kg-1)治疗后,可明显缓解由于辐射损伤所造成的全血象下降,且表现出较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论:含50%EGCG的茶多酚(TP50)具有明显缓解辐射所造成的造血功能损伤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槐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皂角刺Gleditsiae Spina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法和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技术对皂角刺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MS、NMR、圆二色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12个二氢黄酮醇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R)-5,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醇(1)、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2)、5-甲氧基-3′,4′,7-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二氢山柰酚(4)、表儿茶素(5)、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醇(6)、黄颜木素(7)、(2R,3R)-7,3′,5′-三羟基-二氢黄酮醇(8)、(2R,3R)-5,7,3′-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9)、槲皮素(10)、5,7,4′-三羟基黄酮-8-C-葡萄糖苷(11)、2,7-二甲基-氧杂蒽酮(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皂角刺二氢黄酮醇A;化合物3、8、9和12均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对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1、2、3、7及黄酮类化合物10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3主要作用于肝癌Hep G2和食管癌EC109细胞株,化合物2主要作用于食管癌EC109细胞株,而化合物7则对肝癌、肺癌和胃癌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