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磊  温志超  罗心平  李剑  施海明  范维琥 《中成药》2012,34(12):2290-2295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A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200 mg/d,共纳入32人;B组:标准治疗组,共纳入31人。标准治疗指遵从ACC/AHA 2007 STEMI指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以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的PAC-1、CD62P表达比例,测定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胞浆内钙释放影响。结果治疗7 d后,在诱导剂ADP的作用下,A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B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基础状态PAC-1和CD62P的表达比例无显著差异;使用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A组血小板PAC-1以及CD62P表达低于B组。丹参多酚酸盐不能完全抑制ADP作用于P2Y1受体引起的胞浆内钙释放。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ACS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颗粒膜蛋白P选择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影响血小板ADP的P2Y12受体后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2.
吴湘江 《光明中医》2016,(9):1299-1301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降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和丹参多酚酸盐静滴,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的改善状况、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的改善状况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将160例符合条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抑制病情发展.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这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飞 《新中医》2016,48(10):16-18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和血小板凝聚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85.19%,高于对照组的62.96%和59.26%。2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小板凝聚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小板凝聚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3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绞痛程度,促进心电图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凝聚率。  相似文献   

5.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将63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组)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丹红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均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丹红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和TNF-α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丹参多酚酸盐组的上述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TNF-α下降程度优于丹红组(P0.05)。结论IL-1、IL-6和TNF-α可能不同程度参与老年UAP的病理生理进程。丹红注射液和丹参多酚酸盐均能缓解老年UAP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所用治疗剂量安全有效;且能显著降低IL-1I、L-6和TNF-α水平,而且丹参多酚酸盐的降低TNF-α作用较丹红注射液显著,此可能是两者的免疫药理学机制及其差别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两组均按照UAP的常规治疗,A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2周。观察2个治疗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B组;A组tPA治疗后有明显的升高,PAI有明显的降低,而B组tPA、PAI治疗前后无明显的变化;A组、B组的SICAM-1、CRP治疗前后有明显的降低,A组降低的幅度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UAP疗效肯定,且可以改善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冠脉事件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对照组为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将入选患者分为年龄75岁组和≤75岁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50例;将100例需急诊行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EMI)、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NSTEMI)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C组、治疗D组,每组各50例;50例健康人为正常E组。治疗A、治疗B组UA患者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调脂及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抗心绞痛治疗。治疗C、治疗D组sTEMI、NSTEMI患者均予以PCI治疗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A及C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与正常E组血小板聚集率(PA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A、治疗B组和治疗C、治疗D组与正常E组比较PAG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PAG以及治疗C组和治疗D组比较PAG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治疗后治疗A组和治疗C组在降低PAG方面各自明显优于治疗B组和治疗D组(P〈0.05)。结论:ACS患者PAG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ACS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与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将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或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的疗程均为2周,必要时服用硝酸甘油。结果2组在心绞痛、心电图、临床症状、停用硝酸甘油情况等的改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或红花黄色素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稳定心绞痛症状和相关指标方面临床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方药配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四君子汤合丹参饮。结果: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可以明显改善脾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84.38%,心电图有效率为64%,有效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论:以四君子汤合丹参饮为基础方的益气健脾,活血止痛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文献,提取数据资料,运用Meta分析法,即对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采用相应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合并与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4篇.心绞痛发作缓解率的合并效应量d的95%CI为26%~10%;心电图改善有效率的合并效应量d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27.38%~7.66%.[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黄芪注射液对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丹参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UAP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静滴。1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观察静息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和SOD、LPO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心绞痛被控制所需时间、改善异常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调整LPO及SOD水平、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对UAP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树岗  李佐民  郑琼莉  雷健 《中成药》2003,25(10):814-816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与消心痛对缓解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并且在缓解心绞痛前后对患者血压、脉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 ,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 (5 5例 )和对照组 (45例 )。在心绞痛发作时按内科常规处理的同时分别给予麝香保心丸 8~ 10粒与消心痛 10mg~ 2 0mg舌下含服。 结果 :麝香保心丸组和消心痛组均可显著缓解心绞痛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麝香保心丸在缓解心绞痛前后 ,患者的血压、脉压、心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均可显著缓解心绞痛症状 ,但使用麝香保心丸更安全 ,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5.
唐延春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20+22-20,22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究竟怎么样。方法:把2008年4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合栝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的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8.3%,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丹参饮合栝蒌薤白半夏汤的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痹通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口服胸痹通汤,治疗前后均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测,对其中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者进行次极量运动试验,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痹通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短期疗效优于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对糖尿病大鼠体内两种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的影响和对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及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正常、糖尿病和丹参3组,测定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单个核细胞表面ICAM-1和血小板表面P-selectin表达水平;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及测定其传导速度。结果:丹参能够明显降低单个核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丹参=351.0%±5.16VSDM=65.66%±11.10,P〈0.05),但对血小板P.selectin的表达影响不明显。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丹参=39.50m/s±4.07VSDM=19.76m/s±3.21,P〈0.05);而且ICAM-1表达的下降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丹参能降低糖尿病大鼠体内ICAM-1水平,并改善了糖尿病引起的坐骨神经病理和传导速度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参川芎嗪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参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含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参数、NO、PAI-1含量均较治疗前优化(P<0.05)。其中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电图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I-1水平下降,NO水平升高。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微循环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抗心肌缺血及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模型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香丹注射液对照组。采用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通过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对小鼠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3天,观察凝血时间变化;对大鼠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3天,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有较好的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作用,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对ADP诱导的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活血化瘀对抗心肌缺血,是防治心肌缺血性疾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对大鼠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复方丹参治疗组(A组)、脊髓损伤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区MBP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治疗组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促进了MBP基因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复方丹参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髓鞘重要构成成分MBP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髓鞘的修复,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