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锻炼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于下肢骨折固定术后第2天即逐渐给予复康锻炼,对照组于下肢骨折固定术后7天开始逐渐给予复康锻炼。2纽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36.67%,对照组为20.00%,2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对照组为6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距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23例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重建股骨距,使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61例(修复组),采取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2例(对照组)。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及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开始下床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修复组优良率为95.08%,对照组优良率为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股骨距的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可更早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A组)30例,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B组)30例。比较两组硬膜外局麻药用药量、麻醉效果,监测麻醉前、麻醉后30min、60min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糖(GS)变化。结果:麻醉效果Ⅰ级率A组93.3%、B组83.3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膜外腔首次用量A组比B组少用34%(P〈0.01);两组HR麻醉后均有所下降,60min时A组心率较B组更稳定(P〈0.05);B组在30min时SBP、MAP下降较A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在60min、术毕时SBP、DBP下降较A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血糖水平在30min、60min较术前增高(P〈0.05)。结论: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循环稳定,术中应激反应轻。可作为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80例膝部骨折内同定住院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行膝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同时均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嗣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对疼痛的感受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对疼痛的感受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调查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38/4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30/4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降低膝部骨折内固定患者的疼痛感觉,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春红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98-2099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用于减轻膝关节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腰联合麻醉下行人工全膝置换及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后分别采用耳穴压豆镇痛与常规遵医嘱用药镇痛,观察两组的疼痛、睡眠、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锻炼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耳穴压豆用于膝关节术后镇痛,疗效显著,能提高睡眠质量,缩短膝关节功能康复时间,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无痛苦,无药物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入组90例患者分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和加压钢板组各45例,两组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硬膜外或腰麻下行急诊手术。结果: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优良率88.89%,加压钢板组优良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01.6±12.5)d,优于加压钢板组(120.2±1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Gustilo分型为Ⅲa型以下的胫腓骨开放骨折的疗效优于加压钢板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多模式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01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例和49例。结果: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比值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预防方案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骨折内固定及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干预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予电控式止痛注液泵注射预混镇痛液。对照组术后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术后72 h,观察评价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疼痛数字评分(NRS)、镇痛泵残液量及镇痛液追加次数。结果 (1)术后各时点与术前组内比较,两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呈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程度更加明显的趋势(P0.05)。组间术后各时点比较,N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72 h回收时发现,治疗组镇痛泵残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镇痛泵追加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术后3 d评价,治疗组、对照组护理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0.0%、69.7%;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明显缓解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不适,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夹板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结果:观察组肩关节优良率为88.8%,对照组优良率为61.1%,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有效率均为94.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胧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手术时参附注射液(SF)对循环系统的稳定作用。方法选择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倒。治疗组患者麻醉开始前5min滴注参附注射液1.5mL/kg。对照组滴注平衡液1.5mL/kg。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5min和麻醉后1h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观察ST段变化。结果治疗组收缩压麻醉后5min和麻醉后15min高于对照组.而麻醉后1h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舒张压麻醉后15min高于对照组,麻醉后1h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麻醉后15min时均比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麻醉后1h与麻醉后15min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后1h与麻醉后15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在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心率在麻醉后15min、麻醉后1h均与麻醉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需要用硝普钠、麻黄素和阿托品的例数和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T段的变化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SF用于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手术。能有效稳定血压,改善心肌供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