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进行血液透析(血透)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至关重要的,现在较常用的血管通路主要有直接穿刺法、深静脉置管术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对于需要长期血透的病例是最佳的选择,它可以充分保证血透质量以改善患者症状、维持患者生命。若血管内瘘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2.
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创建永久性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1、2].我院自2007年起,对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进行了改良,在手术中采用明胶海绵进行血管定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透析时血流量的大小影响透析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频繁的内瘘穿刺极易造成内瘘并发症(感染、出血、血栓、闭塞、狭窄)的发生~[1]。我科室从2015年以来采用TDP照射联合喜辽妥软膏外  相似文献   

4.
刘丽  黎兰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42-142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①功能良好的内瘘可以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是保证透析充分的前提条件。②现就本院肾内科2009年12月使用动静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4年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已为3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近360例次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尺动脉一贵要静脉)动静脉内瘘吻合术,12例次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植人术建立血透永久性血管通路,绝大部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少部分患者因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失败或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反复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效而不得不改行经肱动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排除已改行肾移植术,腹膜透析,或因各种原因死亡,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外目前我院正在做维持性血透患者135人,其中经肱动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11人,约占目前所有永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2001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5 例发生动静脉内瘘堵塞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对照未发生的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总结其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再通措施.结果 血流不畅、瘘血栓和低血压等是其重要原因,通过术前选择好血管、纠正低血压、调血脂、护理的教育、正确穿刺、透析结束时正确按压和防止内瘘感染等措施可以预防动静脉瘘的发生,药物溶栓是其再通的主要方法.结论 针对透析的患者情况,加以有效的预防控制可预防动静脉瘘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陈桂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35-136
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毒物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优先考虑的血管通路。随着高龄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大幅度增加,老年透析病人日渐增多,老年透析病人由于皮肤松弛、血管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弹性差、易滑动,加之反复穿刺,修复能力差,给临床透析通路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所以保护好老年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延长使用寿命是血透室护理工作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血管通路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的正确使用、细心护理对长期使用特别重要.人造血管内瘘主要用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现在,由于糖尿病、老年患者日益增多,使用人造血管的患者也不断增加.我院行人造血管植入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例,通过临床护理实践,现将护理及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进行长期血液透析(HD),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目前最为理想、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被视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正确使用和保护AVF,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长期使用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AVF手术前后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首选方法,内瘘穿刺针重复定点穿刺或拔针时压迫方式、力量不当等原因会导致皮下血肿.目前的治疗方法在消炎、消肿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软化血管、消除血肿、皮下瘀斑等方面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三黄膏配合喜疗妥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25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