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099-1100
目的:促进Markov模型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分析Markov模型进行益气活血中药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预测的拟合效度。结果:通过技术效度、外部效度、预测效度三方面拟合效度检验的结果,Markov模型可以较为合理的进行中医药的疗效评价。结论:Markov模型是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有效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长,伴随反复急性加重,在疾病发展进程中呈多状态、多阶段的特点。由于既往临床试验观察时间有限,亟需开展对COPD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段的连续效果评价。阐述了Markov模型在COPD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该模型运用于中医药治疗COPD研究的必要性、潜在优势和不足。并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将Markov模型初步运用于中医药防治COPD临床研究,为中医临床研究经济学评价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6,(6):761-762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作用,为其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相关文献。结果:中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疗效确切,同时我们应该量化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价标准,为中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方面提供更客观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但目前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主要套用西医的评价体系,侧重于理化指标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医药自身的优势特色。现就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指标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状况,为建立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优势及有关疗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尚缺乏大量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医药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表达与阐释,是提高冠心病临床防治水平及中医药贡献度的关键环节。系统总结中医药在缓解心绞痛、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防治再灌注后无复流、调节心律失常、改善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等方面的临床优势,通过对临床优势的总结及思考,指出目前临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开展冠心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近些年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肺部感染的诊疗实践探索之路,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从证型探讨、临床试验、疗效评价几个角度来综述诊疗实践的探索。结果: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肺部感染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缺乏整体性和规范化的疗效评价模式。结论:通过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肺部感染诊疗实践进行综述,可进一步明确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肺部感染的疗效评价和方案路径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可为临床的辨证施治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开拓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肺部感染的诊疗实践模式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arkov模型在冠心病血瘀证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冠心病血瘀证的疗效评价研究现状,通过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需在评价手段、评价指标两个方面寻求突破和发展的研究思路,阐述了分别以Markov模型、质量调整生命年作为评价手段、评价指标的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的应用构想及应用步骤。结果:基于Markov模型的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不仅可观察干预措施的近、远期疗效及病人的综合健康状态,并可模拟疾病的动态变化。结论:基于Markov模型的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可望成为切合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要求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从整体上及多靶点干预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中医药治疗心衰的临床和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心衰中医辨证规律、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研究设计质量不高等,解决上述问题应该是目前中医药防治心衰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内科疾病,是由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报告,疗效评价说法不一。本文针对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的众多方法进行研究,为所有从事心力衰竭研究的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目前心力衰竭中西医疗效评价的现状及趋势,针对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中西医评价差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系统理论、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临床研究方法学,探索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思路,使疗效评价立足于中医药优势,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