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东垣"阴火理论"浅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元四大家中的李东垣,突破性创见颇多,其中以阴火理论素受争议.本文联系前人对阴火理论的理解,试从概念、病机及治法方面探讨李东垣的阴火理论.认为阴火乃是由于饮食劳倦、情志内伤,脾胃虚损所产生的内生虚火.其病机在于脾胃虚损,不能滋养元气,元气虚衰而心火独亢,心火为君火,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致肝火亦亢盛,肝火又可横逆犯脾胃,使元气愈虚,火愈旺,火愈旺,而元气愈虚的恶果,深究其根在于脾胃虚损.治法方面除甘温除热外,尚有甘寒泻火,以补李东垣脾胃理论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阴火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演变过程与中医阴火病机理论存在相通之处。脾胃虚弱,元气不足,产生阴火;脾胃元气亏虚,升降失常,脾气下陷,“阴火”上冲,胃络损伤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病机关键。阴火证治疗原则是益气、升阳、降火,从阴火论治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林家坤教授运用命门学说辨证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经验用药,提出命门虚衰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病机,温补命门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治法,阐明了命门学说是比肾阴肾阳理论更高深一层的理论,同时也为临床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阴火与元气二者相互制约。丁书文教授认为气虚是热毒之源,瘀浊热毒互结痹阻心脉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创立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治法传承补元气与泻阴火,以益气活血、清热解毒为主,并创新传承了心脾同调这一经典治法,其临床疗效显著。文章总结丁书文教授从“火与元气不两立”辨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阴火”致病理论是李东垣提出并运用于临床阐释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理论学说。其产生机制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李氏重视脾胃与元气,依据五行子母关系独创“升阳散火”治法以及特色组方用药对消渴病治疗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深远。本文就阴火理论对李东垣对消渴病的治疗思路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消渴病机的梳理,探讨脾胃与气、火及他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阴火证,是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元气不足所产生的火热证候。金元医家李东垣指出阴火证的治法是“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即对阴火证的治疗,不仅要甘温补气而抑制阴火,而且还当配以升阳和泻火两法。这一治法弥补了“甘温除大热”理论之不足,更适用于临床。一、用甘温还当升阳东垣所用的甘温药多是黄芪、白术、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李杲阴火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与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医家对“阴火”本质的研究,主要有妄动的相火,内生之火以及气虚发热三种观点。病因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产生的始动因素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与七情内伤,产生的根源为脾胃亏虚和元气不足。病机方面,主要有气火失衡伴升降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两种观点。症状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为病,元气不足与火热亢盛之象并存。治法方面,医家大多从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三个方面入手,以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使用。临床方面,阴火理论多运用于糖尿病、发热及消化类疾病的诊治,肺、心、肾、五官、皮肤等相关疾病亦有涉及。通过探讨李杲阴火理论的研究进展,以期达到丰富李杲学术内涵、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议阴火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的阴火理论传诵广泛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但各位医家对其理解却有所不同,本文从阴火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治法方药诸方面对李东垣的阴火理论作了探讨.立足于李东垣的脾胃论及其有关阴火理论原文进行解析,力求渗透东垣阴火理论的真谛,笔者认为"阴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后世医家对二者有所混淆,李东垣的阴火理论即包括了广义阴火又包括了狭义阴火,是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序庚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46-647
通过对中医文献关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讨 ,探析慢性肾衰竭的诊治思路。指出脾肾阳衰、浊邪瘀滞、壅塞三焦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 ;温补脾肾、化浊活血、清热熄风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0.
论学习运用李东垣“阴火”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治“阴火”,是李东垣脾胃学说主要内容之一。综观《脾胃论》,李氏所论阴火,概言之是在脾胃元气虚弱基础上,脏腑功能偏盛偏衰,气机升降失于常度,以及气、血、津液不足或气虚郁滞所产生的內伤性火热证候。由于阴火病理复杂多端,故东垣论治亦不囿于甘温除热。兹就学习心得及临床运用体会,对阴火病机与治法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