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多组分体外释放的规律.方法 通过浆法以人工胃液为释放介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及巴马汀在12h的累计释放度,采用相似因子法研究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多组分的释放规律.结果 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之间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而巴马汀和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的相似因子小于50.结论 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成分不完全同步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高乌总碱缓释片处方,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高乌总碱缓释片中高乌甲素的累积释放量为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释药方程拟合,研究其释药机制。结果:所制备的缓释片在10 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缓释片的要求,释药机制符合Higuchi方程(Q=0.349 t1/2-0.150 5,r=0.997 2)和Peppas方程(lnQ=0.688 9 lnt-1.595 7,r=0.995 5),表明药物以Fick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的方式释放。结论:该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单,缓释效果理想,药物释放机制符合释放动力学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左金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C18-BDS为固定相。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1.0:48.0:0.9:0.1)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吴茱萸碱在0.02~0.2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吴茱萸次碱在0.019 6~0.196 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回收率为99.02%;RSD为2.7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佩琛  方栋  郝海军 《中成药》2023,(11):3527-3533
目的 制备吴茱萸碱胃漂浮片,并考察其对家兔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粉末压片法制备胃漂浮片。以HPMC K15M用量、十六醇用量、碳酸氢钠用量为影响因素,2、6、12 h内累积释放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3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吴茱萸碱胃漂浮片低剂量组(20 mg/kg)、吴茱萸碱胃漂浮片高剂量组(40 mg/kg)、西咪替丁组(20 mg/kg),灌胃给药13 d,第14天灌胃给予无水乙醇制备胃黏膜损伤模型,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溃疡抑制率,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25.5%,十六醇用量7.0%,碳酸氢钠用量13.6%,平均浮动滞后时间为76 s,漂浮时间为12 h, 12 h内累积释放度大于90%,综合评分为1.6分。吴茱萸碱胃漂浮片高剂量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为2.08±0.40,溃疡抑制率为58.56%,接近西咪替丁。结论 吴茱萸碱胃漂浮片体外缓释作用明显,并且对家兔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戊己胃漂浮缓释片中4种成分的体外释放规律及其在家兔胃内的滞留时间。 方法: 采用浆法测定戊己胃漂浮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以含0.8%聚山梨酯-80的0.1 mol·mL-1盐酸溶液为释放介质,运用HPLC测定戊己胃漂浮缓释片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芍药苷在12 h内的体外累积释放率,色谱条件为Thermo-ODS2-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05 mol·L-1磷酸二氢钾(B)梯度洗脱(0~20 min,11%A;22~44 min,28%A;46~70 min,40%A),检测波长225 nm;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威布尔分布函数和Higuich方程进行溶出动力学模拟,利用γ-闪烁照相法考察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在家兔胃内的滞留时间。 结果: 4种成分的体外释放均符合Higuchi模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可在家兔胃内滞留6 h。 结论: 饱腹状态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在家兔胃内的滞留时间明显长于禁食状态下,提示食物可能对该制剂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四神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攀  白雪梅  王治宝 《中草药》2004,35(11):1249-1251
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组成,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病症。吴茱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温胃止吐、温脾止泻、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吴茱萸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生物碱,生物碱包括吴茱萸碱(evodiamine)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等。本实验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甲醇提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用HPLC法检测,建立了四神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是四神丸质量监控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左金漂浮型缓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毅生  宋华  贾永艳  翟冬燕  段琼辉 《中成药》2005,27(12):1379-1382
目的: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HBS)原理研制了左金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十八醇、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为辅料,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筛选制剂配方,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体外释药量与释药时间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缓释片的药物释放机制是通过亲水性凝胶层的扩散和骨架溶蚀同时进行.结论:左金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缓释、漂浮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吴茱萸一测多评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进行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吴茱萸为研究对象,建立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的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11批吴茱萸药材中2种成分含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RSD<5%).结论:以外标法测定吴茱萸次碱,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吴茱萸内酯和吴茱萸碱测定是准确的、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特定的不同类型成分间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左金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捷  张锋  姜莉  姜韧  谭生建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93-1194
左金丸是黄连和吴茱萸细粉经水泛丸制成,收载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功能泄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腕胁疼痛等。《中国药典》中左金丸含量测定是用酸性甲醇索氏提取,经乙醇洗脱氧化铝柱分离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除盐酸小檗碱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也是左金丸中重要有效成分,《中国药典》没有其含量测定方法。吴茱萸及其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方法报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左金胃漂浮缓释片多组分的体内释放行为。方法:不同时间点取家兔胃内容物,处理并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各个时间点及全溶样品的图谱,计算体内累积释放度,采用相似因子法评价指标成分之间及指标成分与制剂之间的释放行为。结果:在10 h 内,小檗碱与吴茱萸内酯、吴茱萸次碱的相似因子分别为52、61.5,与制剂的相似因子为66.4,吴茱萸内酯与吴茱萸次碱的相似因子为70,与制剂的相似因子分别为46.5、53.7。结论:在10 h 内,小檗碱的释放行为与吴茱萸内酯、吴茱萸次碱及制剂相似;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内酯及制剂的释放行为相似;而吴茱萸内酯与制剂的释放行为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采用Eudragit RS 100为包衣材料,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包衣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当聚合物包衣增重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双层片的研制及体外释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制了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双层片并考察了体外释药特性。方法湿法制粒压制双层片,HPLC检测释放度,并对释放介质进行筛选,建立了释药方程,采用相似因子法与国外制剂进行比较。结果释药曲线可用一级方程及Peppas方程拟合,相似因子法得到的f2为60.84,双嘧达莫可维持12h缓释释放,阿司匹林溶出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与国外制剂释药行为相似。结论研制的复方缓释双层片剂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该实验研究了穿心莲总内酯骨架片的处方工艺及其体外释药行为。通过单因素试验,以不同型号及用量的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主要考察因素,以3种内酯成分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处方,所制缓释片无突释现象,缓释周期14 h。采用零级、一级、Higuchi及Peppas方程判断穿心莲3种内酯类成分的释药机制,结果表明总内酯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释放机制为骨架溶蚀机制。该法制备的穿心莲总内酯骨架片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含甘草酸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甘草酸效应组分速释微丸,采用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 RL 1002种包衣材料,制备含甘草酸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当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t RL 100的质量比为4∶1,聚合物包衣增重为5%,增塑剂用量为15%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通过调整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t RL 100的比例,或提高聚合物包衣增重等手段,能使含甘草酸效应组分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流化床包衣法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总苷速释微丸,用Eudragit RS 100作为包衣材料,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方法 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当聚合物包衣增质量为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 制备的芍药总苷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芩苷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黄芩苷缓释片释放度的紫外测定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并对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结果]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规格和用量对释药速率有显著影响,黄芩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曲线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研究方法简便、快速,体外释放度显示黄芩苷缓释片处方设计比较合理,可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基质型贴剂的体外释药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环维黄杨星D单层和双层贴剂,采用体外释放度法和体外经皮渗透法研究其体外释药机制.结果:单层贴剂以一级方程拟合较优,其释药速率随药物量减少而降低;双层贴剂以Higuchi方程拟合较优,属于骨架型释药系统.两种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均以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为优,符合Fick扩散定律.结论:贴剂的结构能改变药物的释药模式,双层贴剂中药物储库层的参与释放,能够获得平稳的释药曲线和稳定的透皮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双层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两种不同处方作湿法制粒、压制双层片,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花素的体外释放度。结果灯盏花素双层缓释片的累计释放度为:0.5h释放度20-40%;6h释放度60-80%;12h释放度大于80%,其释放行为可用Higuchi方程拟合。结论灯盏花素双层缓释片的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简单,且有明显速释与缓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施斌  方超  游关羡  裴元英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1643-1646
 目的探讨不同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对包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EG-PHDCA)纳米囊泡体内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了羟基喜树碱的PEG-PHDCA纳米囊泡,在研究该纳米囊泡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冷冻干燥工艺后对其体外释药特征及体内药动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纳米囊泡的载药量、体外释药、体内药动学行为等与不同PEG相对分子质量有关。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从2000上升到10000,囊泡的载药量从3.04%下降到1.99%;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上升,囊泡的释药速率加快;在SD大鼠的药动学实验中,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药动学模型,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5000,10000的PEG-PHDCA纳米囊泡可分别将HCPT的血浆半衰期从0.72h延长到7.17,11.46,6.39h(P<0.001),AUC分别为HCPF的8.40,24.50,6.24倍(P<0.001)。结论在本实验范围内,PEG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PEG-PHDCA载药纳米囊泡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体内具有最佳的长循环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卫  朱春燕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2):917-920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的总皂苷及主要单体皂苷的体外释药动力学、生物黏附片体外对离体家兔肠粘膜的黏附力。方法释放度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转篮法,采用显色法测定黏附片中三七总皂苷的释放,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特征,分别用零级释放、一级释放模型、Higuchi方程P、eppas方程对4者的释放曲线进行动力学模拟,阐明其释药机制,并采用相似因子法判断各单体皂苷和总皂苷的释放曲线是否相似;采用自制的黏附力测试装置测定生物黏附片对兔肠粘膜的黏附力,对黏附力进行体外评价。结果三七总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符合Peppas方程,人参皂苷Rg1的释放曲线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相似因子法判断3种单体的释放曲线均与总皂苷的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肠粘膜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单体皂苷与总皂苷的释放机制不同,但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于肠粘膜具有较大的黏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