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隔天1次,9次为1疗程,治疗1~3疗程。结果:32例患者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梁钧梅  韦燕  施安丽  冉青珍 《新中医》2018,50(5):173-176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气滞血瘀型CP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为(43.75±7.92)分,低于治疗后的(32.75±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1,P0.01)。治疗后患者WHOQOL-BREF各项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滞针等不适症状。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能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CPP患者的疼痛,减轻焦虑,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砭术治疗组(40例)、电针对照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电针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砭术组为95.00%,电针组为78.38%,西药组为70.59%,砭术治疗组与电针组比较,χ2=4.699(P0.05),与西药组比较,χ2=8.06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丁悦森  毛湄 《中国针灸》2011,31(1):68-70
介绍施安丽研究员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施安丽研究员对“砭、针、灸、药、导引及按蹻”中医六大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创了“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发挥了显著功效。本文主要总结施安丽研究员应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分析要点主要有三:1、重视选择穴位和手法;2、灵活运用砭术综合疗法;3、对病情顽固者进行芒针透刺治疗。挖掘继承发展了砭石技术,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督脉治疗在砭术应用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庄平  耿引循  黄英 《中国针灸》2004,24(2):127-128
目的:探讨督脉治疗在砭术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砭块、砭板、砭镰、砭砧、砭棒等砭具,结合温法、叩法、刺法、刮法、滚法等方法在督脉、膀胱经及四肢经穴进行治疗,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中风后遗症等.结论:督脉"总督诸阳",督脉治疗可直接改善大脑和全身的气血运行,在砭术中重视督脉的治疗作用,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丁悦森  毛湄  柯金土  王慧  施安丽 《新中医》2014,46(10):179-182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加理疗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和中医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综合症状的疗效优于西医综合疗法。且治疗组未见毒、副反应发生,依从性良好,半年内复发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女性腹部手术后继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施氏砭术综合疗法以传统砭术为基础,以砭毯、砭板等砭石工具与针灸、火罐等相结合,分虚实辨证,着重任督二脉的治疗,结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补虚泻实,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总痊愈率39.47%,总有效率97.37%。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于腹部手术后继发的慢性盆腔疼痛有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足浴对高龄孕妇人工流产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行人工流产术的高龄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术后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3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10min内予艾灸关元、中极穴30min,并予中药足浴30min,每日一次,连续7天,观察两组术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h宫缩痛缓解情况、术后2周腰酸、疲劳、怕冷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月经期不适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时间、出血持续时间及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孕妇人流术后予艾灸中极、关元穴联合中药足浴可明显缓解术后宫缩痛,缩短术后腹痛及出血持续时间,减少术后腰酸、疲劳、怕冷等不适症状的发生,并能促进术后月经周期恢复,缓解经期腰酸、腹痛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TD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及House-Brackmann(H-B)分级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0.0%和100.0%。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患者痊愈率分别为69.2%、61.1%、33.3%和50.0%,对照组分别为64.0%、33.3%、0%和10.0%,治疗组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患者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施氏砭术疗法对住院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将住院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分为常规内科组和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施氏砭术疗法,治疗前后进行心绞痛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焦虑和/或抑郁比较.结果 砭石组在心绞痛临床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以及HAMD、HAMA、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施氏砭术疗法治疗冠心病患者有效并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的提供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11.
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王俊  姜劲峰  王玲玲 《中国针灸》2006,26(5):328-330
目的:观察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督脉和心包经刮痧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刮痧疗法施术督脉和心包经,对照组采用口服安眠药物艾司唑仑治疗。治疗15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率为31.3%,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和心包经刮痧疗法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安眠药物艾司唑仑疗法。  相似文献   

13.
Warming and activating Yang of Governor Vessel therapy works mainly on the acupoints in Governor Vessel. It is a therapeutic method of accelerating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balancing the human body and improving immunity through warm or hot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4.
大椎、关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椎、关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任督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的指导意义。方法:将4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常规(循经取穴)组、常规加大椎组和常规加关元组进行治疗观察,采用u检验评定比较各组间疗效。结果:加大椎组和加关元组的治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椎、关元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调节任督、温补阳气可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创伤性排尿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为了探讨及早改善截瘫患者排尿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任、督经脉的命门,腰阳关、曲骨、气海等与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腧穴和相应夹脊穴,针灸治疗本病13例,结合FIM和Ba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结果:获得84.6%的愈显率。结论:及早用针灸治疗创伤性排尿障碍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针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肝俞、肾俞、脾俞为主穴,配合局部选穴及循经取穴,以单纯毫针刺法进行疗效对照。观察治疗前后RA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握力,晨僵和20米步行时间及RF、ESR、CRP、IgG、IgA和IgM等指标。结果:温针灸能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温针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6.2%、57.1%(P〈0.01)。疗效与病程、病情相关。结论:温针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毫针刺组,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任督二脉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于督脉和任脉相应穴位进行埋线,每15天1次,4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对照组于同样穴位处摩揉。两组均配合常规康复治疗。结果:缓解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疗效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任督二脉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陈峰 《中国针灸》2006,26(1):45-47
盛燮荪对督脉百会、大椎、灵台、命门4穴的定位和针刺灸治方法均有独特的经验,特别对百会和大椎的定位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百会穴点定位正确以后,则前后左右诸穴均可依分寸而定;大椎穴则先取准两肩上巨骨穴,然后在两穴之间的水平线上的椎棘突下取之。施针用透穴针法和针芒导气法。善于运用灸法治疗疑难疾病和脏腑杂病。临床运用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T3—L4的压痛反应规律,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按诊的方式观察近期经胃镜或肠镜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0例)和具有消化道症状但未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患者(16例)的督脉背段,范围从督脉的至阳穴到腰阳关穴(包含经上非穴),以所按压的棘突间隙出现明显疼痛或酸胀的感觉为压痛阳性反应。结果:30例镜检患者和16例未镜检患者的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0%,压痛反应阳性点主要集中在T6—T10的5个胸椎节段的相关穴位和经上非穴,压痛反应点的数量大多为5~9个。结论:从督脉灵台穴到中枢穴(T6—T10节段水平)循行区域的压痛反应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消化系统功能状态的判断和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