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槐定碱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槐定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HepG 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定碱,作用9天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槐定碱对HepG 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 槐定碱对HepG 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6.86E-3M.在该浓度下对HBsAg和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39 mmol和0.356 mmol,治疗指数分别为20.21和19.26;浓度为0.001 mmol时对Pre-S1的抑制率为62.20%.结论 :槐定碱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属低毒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槐果碱体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 HBeAg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槐果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果碱,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作用9天后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药物作用9天后,槐果碱对HepG2.2.15细胞的50%生长抑制率(TC50)为0.002M,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50%抑制率(IC50)为4.9uM,其治疗指数(TI=TC50/IC50)为408.16;而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均低于50%。槐果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率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均低于50%,但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率。结论:槐果碱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是一个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白背叶根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白背叶根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技术(ME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用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细胞上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的变化,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白背叶根对HepG 2.2.15细胞的TC50为48.25 mg/m l,对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13.26和43.08。对HBVDNA仅有微弱抑制作用。结论白背叶根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具有直接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鸡骨草(JGC)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鸡骨草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小时和144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 TC50为41.85 g/L,TC0为8.93 g/L,鸡骨草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在作用144 h、浓度为8 g/L时对HBsAg、HBeAg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抑制率分别为29.8%和32.4%。结论鸡骨草在体外有一定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六月青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六月青(Liuyueqing,LYQ)含药血清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 以MTT法检测药物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滴度.结果 LYQ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50%生长抑制率的给药剂量为11.56 g·(kg·d)-1;而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 50%生长抑制率的给药剂量为0.178 g·(kg·d)-1,其治疗指数(TI)为64.94;另外,LYQ含药血清对HBeAg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LYQ含药血清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甲基阿魏酸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基阿魏酸(meth-ferulic acid,MFA)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MFA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5个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4 d和8 d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TC0=6.6μg/ml,TC50=179.7μg/ml。提示MFA对HepG2.2.15细胞毒性作用较低。在无毒浓度下,MFA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且治疗指数(TI)均大于2,说明MFA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结论:MFA可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的分泌,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圆田螺多糖(PCC)体外抗乙肝病毒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以HepG2 2.2.15细胞系为体外实验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将不同安全浓度的PCC及阳性对照药物3TC作用于此细胞系,实验同时设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第9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水平,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PCC在HepG2 2.2.15细胞培养中的TCo为1g·L-1,TC50 >10 g·L-1,对细胞毒性较小.PCC对HepG2 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IC50分别为0.501,0.401 g·L-1,SI分别为>19.96和>24.94.PCC可以有效抑制HBsAg,HBeAg的分泌,且PCC对HBeAg的抑制效果优于HBsAg.PCC在0.1,1g·L-1(P<0.05)对HepG2 2.2.15细胞中的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中国圆田螺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活性,且毒性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复方大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对HBV病毒复制的作用效果。方法:用MTT法测定复方大黄在不同浓度下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ELISA法检测复方大黄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抗原的影响。结果:在用药后第4、8天,复方大黄对HepG 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D50)分别为346ng/ml和212ng/ml(P〉0.05);对HBeAg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2.84和5.30(P〈0.05);对HB-s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0.00和0.42(P〉0.05)。结论:复方大黄可抑制HepG 2.2.15细胞分泌HBeAg,具有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小时和144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 TC50=14.22mg·ml-1,TC0=8.13 mg·ml-1,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P<0.05,P<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辣蓼醇提液对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辣蓼醇提液对HepG2.2.1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采用药物不同浓度处理HepG2.2.15细胞72h后,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分泌水平。结果:辣蓼醇提液浓度为1.8、0.9mg/ml时,对细胞有明显毒性;浓度为0.6、0.3、0.1 mg/ml的辣蓼醇提液处理HepG2.2.15细胞株72h后,对HBsAg、HBe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辣蓼醇提液具有体外抗HBV的作用,同时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