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跃玲 《四川中医》2009,27(4):32-33
水气病的形成原因复杂,涉及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功能失调,《金匮·水气病》云:“……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揭示了少阳与小便不利及水气病的密切关系。笔者通过研习经典,认为“少阳脉卑”在理论上体现了《内经》少阳属肾说,强调少阳在水气病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示疏利少阳是治疗水气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文君 《河南中医》2009,29(5):422-423
水气病是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运行障碍,致使水湿停聚,泛溢人体各部而形成的以水肿为主症的疾病。仲景根据水气病的病位、病势,提出发汗、利尿及攻下逐水的治则,即"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结合临床,本文提出仲景论治水气病的特色有:因势利导、不伤正气、养护脾胃、顾护阴液、重视温阳、兼顾脏腑特点、畅通气机、不忘理血。  相似文献   

3.
栝蒌瞿麦丸加味治疗糖尿病2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登祥 《四川中医》1999,17(1):24-24
栝瞿麦丸出自《金匮要略方论》“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由括根二两,茯苓、薯蓣各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共五味药物组成。具有化气、利水、润操之功。原文主要用洛阳虚不化,水气内结的小便不利、下寒上燥证。(原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枯瞿麦丸主之。)笔者近年来用本方加味治疗糖尿病属阴阳两虚型者27例,均为多次空腹血糖增高并排除其它及继发性糖尿病的确诊病例。均具有口渴喜热饮,小便频数、清长、量多,全身畏寒等表现。经治疗1~2疗程后,治愈(症状消失,空腹血糖恢复正常)11例,显效(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仲景对"口渴兼小便不利"的辨治。方法: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的5个方证(五苓散证、猪苓汤证、瓜蒌瞿麦丸证、茵陈蒿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口渴并见小便不利是仲景辨治气化不利、水气内停之证的眼目,可广泛见于六经病及内伤杂病之水气病证中。结论:辨识口渴与小便不利对临证辨治水液代谢失调之病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栝蒌瞿麦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方由栝蒌根、瞿麦、山药、茯苓、附子五味药组成,具有化气、利水,润燥的作用。为治疗下寒上燥、小便不利之方。临床上主要用于阳弱气冷导致的小便不利、消渴等证。笔者在临床应用时,不仅用其治疗小便不利,消渴病,亦用之治疗水肿、淋病、带下、腰痛、癃闭等病,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因本方证的主要病机是下焦阳气衰微,不能蒸化水气而使下焦见有小便不利,上焦出现燥渴等证,故凡是由于下焦阳气衰微、水气不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对水气病论述颇详,治法明晰井然。笔者依据有关条文内容,归纳浅析如下。1利水解表法"太阳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外感表证,邪气首犯太阳,循经人里,使膀胱气化不利,水道失常,邪与水结,致小便不利而表证难解。五苓散能利水发汗,使里证和而表证得解,下窍通而上窍宣,表解溲利,其证自愈。2利水退黄法"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1)。内经云:"湿热以行,民病黄疽"。黄疽之成,以湿为凭。利温之法,以利小便为佳。茵陈蒿汤可通泄瘀热,清利湿热…  相似文献   

7.
王敏 《河南中医》2005,25(9):11-11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制附子、芍药、白术、茯苓、生姜组成。其应用在《伤寒论》中有两处,一处见于太阳病篇(84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酮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另一处见于少阴病篇(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后世根据其药物组成及临床应用,将其适应证概括为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方中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的应用均不难理解,惟白芍1味令人生疑,颇费思量。  相似文献   

8.
试从治气治血去水谈仲景治水气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亚丽 《四川中医》2000,18(5):10-11
“水气”最早见于《内经》,《金匮》将水气病列为专篇论述。水气病是水液代谢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类疾病。病位及于五脏六腑和气分、水分、血分。病机复杂,治疗总则为发汗、利尿、逐水。其具体治法繁多,除《金匮·水气病篇》十方十法外,还散见于痰饮咳嗽病、湿病、虚劳病、小便不利病、妇人妊娠病等篇中;《伤寒论》太阳病、少阴病等篇中也有论述。在这里试从水气病治气、治血、去水三方面,联系有关脏腑来探讨仲景对水气病的治法。1水病治气法 大气不转而病为水者,曰气分。《金匮·水气病篇》对气分证总的治则是“转大气”…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痰饮病和水气病均为水液代谢异常性疾病,本文从痰饮与水气病的病名、病位、分类、症状、治则和方药运用等方面,辨析痰饮与水气病在诊治方面的异同。"饮"兼具流动性和积蓄性,强调饮邪停聚于人体某一局部;水气病在病名上更突出气化功能的异常。痰饮病致病部位较局限,多见咳、喘、短气、心悸、眩晕等上焦症状;水气病致病部位较广泛,以出现水肿、小便不利和全身症状为特征。痰饮病和水气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三焦水道受阻和(或)气化功能失常,故在治疗上,以疏利三焦水道和恢复气化功能为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郭恒林 《河北中医》2009,31(1):69-6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首见于《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药物组成:柴胡12g,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5g,半夏(洗)6g,大黄6g,牡蛎(熬)5g,大枣(擘)6g。刘渡舟认为本方证病机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表里三焦之气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