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一种方法,很多发酵后的药物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药用真菌既是中药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药用真菌发酵中药及复方的可行性,以期能进一步推广这种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及复方配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朱戎  陈向东  兰进 《中药材》2003,26(1):55-57
综述了近年来药用真菌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评述了提高液体发酵目的产物的得率及品质所采用的方法。指出优化培养基和优化菌种是提高目的产物的主要途径。强调指出加强发酵产物的分析研究是确保产物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真菌的多种类、生长繁殖快、易培养的特性,近几年药用真菌的发酵培养进展迅速。本文从真菌的分类入手,介绍了几类药用真菌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药用真菌的发酵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药用真菌新型固体发酵工程与槐芪菌质的研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制抗乙肝病毒等新药槐芪菌质。方法 采用双向性发酵工程。结果 槐耳菌和黄芪构成发酵组合所产槐芪菌质所提成分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与保肝功效结论 药性菌质的优良作用显示双向性发酵工程可能成为中药新药研制的新途径,各种菌质将成为中药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6.
抗肿瘤药用真菌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兰进  杨峻山 《中药材》1999,22(12):614-618
本文介绍具抗肿瘤作用的药用真菌种类、分布、生态习性,以及灵芝、云芝、猪苓、茯苓等常见抗肿瘤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药用真菌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与中成药药渣再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庄毅  洪净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1918-1919
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它是中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估计现有中成药约8 000种,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疗效卓著、影响深远的品种,如六味地黄丸、小柴胡汤、丹参滴丸等。药材加工为成药后剩留大量尚含有各种残余成分的药渣,但它大多被废弃,也有施于园林、田间用作肥料等,例如曾了解有一家著名制药企业拥有具批准文号的中成药百余种,常年生产的有30余种,每年约有药渣5 000....  相似文献   

8.
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真菌 (fungi)在自然界现存的大约有 2 0~ 2 5万种 ,我国至少有 10万余种 ,已报道 80 0 0种左右 ,可食用的高达 2 0 0 0种 ,其中传统药用及试验具有药效的真菌已超过 40 0种 ,主要集中在担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1] 。近 2 0年来中外学者发现了很多原来仅知可以食用或简单药用价值的真菌 ,除我国对药用真菌进行大量研究外 ,日本、美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都设立了专门的真菌药物筛选实验中心 ,进行真菌新剂型药物的研制 ,以便药用真菌的推广与应用[1~ 5] 。现笔者就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药用真菌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1.1…  相似文献   

9.
周日宝  周天达  史安民 《中草药》1995,26(3):149-169
对湖南省药用真菌的种类资源,分布特点,栽培情况和药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资源利用和开发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药用真菌的固体发酵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药用真菌一种经济、有效的固体发酵生产工艺,它的发展、性质及与固体培养的 区别,发酵产物(菌质)的特性等,进一步分析发酵过程中真菌、基质、环境三方面的作用,提出制定 发酵质控标准、确定发酵终点的途径和菌质合理选择后处理方法的重要性等。以不同真菌与各种基质 的交叉组合在数量上几乎是无限的,它的应用潜力与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药的发酵炮制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起源于古老的酿酒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酵炮制中药在民间应用极其广泛,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经自然发酵加工而成的中药品种有六神曲、半夏曲、红曲、淡豆豉、百药煎、片仔癀等.该文对发酵炮制中药的历史起源、主要品种、微生物在炮制中的作用、加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中药发酵炮制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药工业4.0:从数字制药迈向智慧制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该文对中药制药工程科技进行前瞻分析,设计了中药制药业"未来工厂"愿景,进而提出"中药工业4.0"战略构思和技术路线图,构划了相关核心技术体系,由此阐明中药工业从数字制药迈向智慧制药的技术发展路径。在定义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在线检测、过程质量监测等概念及术语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制药与智慧制药的技术理念及技术特征,倡议大力推进中药数字制药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制药过程高度信息化和多学科集群创新,创建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为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及技术升级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3.
论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方略及其工业转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该文简要分析了中药工业若干瓶颈问题以及重大技术需求,概述了中药制药工程领域技术现状,进而提出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战略方向,构建了新一代中药制药核心技术框架,提议创新发展以制药工艺“精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中药制药技术,最后对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出国门、为国际所认可和接受的必要基础,是振兴传统中药产业的必经之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各种挑战:重金属超标、有效成分含量低、创新性弱、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间的矛盾等。如何应用生命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研究发现,内生真菌在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中药材生产的质和量影响较大。故该文对内生真菌在揭示药用植物道地性、中药材栽培种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探讨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郭静  玄振玉  谢燕 《中草药》2020,51(8):2267-2272
中药复方新药是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药,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新药类别。药学研究作为中药复方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既是药品均一、稳定的有效保证,又是安全性实验和有效性实验的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笔者在新药研究中的实践和体会,从药材的基原与产地、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稳定性等方面探讨了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与解决措施,以期为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几种常用辅料在复方中药制剂中阻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辅料在复方中药制剂中的阻湿性能。 方法: 该研究以吸湿率和其他吸湿特性参数为指标,以复方中药制剂1,2为模型药物,比较了7种辅料(糊精、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甘露醇、HPMC)的阻湿性能。 结果: 复方中药制剂1吸湿平衡时的吸湿率为62.54%,临界相对湿度为38%;复方中药制剂2吸湿平衡时的吸湿率为16.36%,临界相对湿度为53%;以复方中药制剂1,2为目标参照物加入各种阻湿剂后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吸湿率,在复方中药制剂1中,各辅料吸湿初速度由小到大次序为糊精<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甘露醇结论: 在制备以复方中药为原料的制剂时,应根据物料和阻湿剂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阻湿剂。该试验为复方中药制剂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絮凝澄清剂 ,用于中药分离过程去除杂质 ,对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改造 ,有利于药效成分的保留和重金属含量的降低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人体内可生物降解 ,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是理想的控释载体材料 ,可作为中药的增效剂或缓释剂 ;作为唯一天然碱性多糖 ,壳聚糖具有消炎、抑菌和治疗体表溃疡等药理作用。壳聚糖具有独特优异的物化性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理活性 ,在中药制药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中的研究和应用。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作为絮凝剂可以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保持制剂的稳定性;降低药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可生物降解,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是中药辅料的理想材质;对壳聚糖进行结构修饰和改性,大大提高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范围。另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药内的菌物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毅  陈建伟  谢小梅  马琳 《中草药》2012,43(8):1457-1461
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证真菌独立成为真菌界,又以其为主出现了“菌物”(fungi)的概念和名词.因此,以往归属于中药“植物药”内的“真菌类中药”应冠名为“菌物药”,仍归属于中药,这将有助于对其所研发的新药进行合理定位.菌物药具有“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二类药用方式,前者以真菌自身组织入药(如灵芝、茯苓等),后者是中药所独创也是唯一的一类生物制药工艺(如古代中药神曲和现代槐耳菌质).新创立的基于药性基质的“双向固体发酵”工程取得了良好进展,如具抗病毒作用的“槐芪菌质”及对雷公藤进行解毒持效的“灵雷菌质”等;利用中药药渣作为药性基质,进行中药二次开发并涉及环境保护等研究已引起业内各方的高度重视,对此取得的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在中药制剂"去繁从简,取精去粕"的发展过程中,可将制剂原料分为粗陋型和精致型2种。结构明确的精致型原料,成分清楚,含量稳定,质量可控性强,符合现代中药制剂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该文对精致型中药制剂原料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尝试性的提出发展思路,一方面要加强对中药多成分/多组分同时分离的专属工艺的研究和对简便高效设备的开发,另一方面要不拘泥于传统中药的狭隘认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科学配伍中药单体组合,互贴互补,同时促进精致型中药制剂原料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