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丹皮酚软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丹皮酚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丹皮酚软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11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4例患者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5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NB-UVB照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朵雄  陈小龙  赵丹  何涛 《新中医》2021,53(6):79-81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肤瘙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瘙痒症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单纯氯雷他定片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血祛风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患处,对照组加服润燥止痒胶囊,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祛风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于中医症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水平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1%(4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具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效,治疗老年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及桂利嗪25mg,3次/d,同时嘱其外用润肤乳。对照组63例口服桂利嗪25mg,3次/d,同时嘱其外用润肤乳,两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桂利嗪可有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5%、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7,(2):344-346
目的:临床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口服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具有皮肤瘙痒症状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6例,给予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口服,且每日睡前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对照组60例,仅睡前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2周1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57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89.39%,对照组仅42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7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口服可以明显改善老年皮肤瘙痒的症状,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中成药物临床使用方便,副作用少,可以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90.48%;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5例,有效率占70.2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既可减轻皮肤的瘙痒及皮损症状,又可以促进肌肤愈合,促进病情恢复,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治疗的7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每晚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外用止痒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3次/d,2周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15例,痊愈率为39.5%;显效12例,显效率为31.6%;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痊愈7例,痊愈率为18.4%,显效6例,显效率15.8%,好转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8.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养血润燥止痒方辅助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皮肤瘙痒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实验组加用养血润燥止痒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起效时间较实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瘙痒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瘙痒程度评分较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实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应用养血润燥止痒方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疾病"一词在今天是个常用的双音词,其意义人人皆知.但在古代文献中,"疾"和"病"往往单独使用,其意义也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13.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中有“府吏免寻、李延共止”一句。其中“兒”乃今“倪”字,为姓。作为姓氏,兒、倪关系复杂,源远流长。本文从姓氏学角度剖析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明 《科学养生》2009,(1):56-56
“三鹿奶粉”造就了一堆结石婴儿,这才让很多人知道有个东西叫三聚氰胺。据报载,这种东西早些年曾引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关注,起因是一些宠物主人发现宠物进食某种食物后就死亡了,于是将该商家告到法院。经过周密调查与化验,罪魁祸首就是三聚氰胺。出于某种原因,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外宣布,该物微毒,  相似文献   

15.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9.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20.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