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亿平教授认为狼疮性肾炎以肾虚为发病基础,湿热、瘀毒相合为标,热毒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在急性活动期,该病以热毒炽盛证为主;在缓解期,主要可分为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证等。临床上本病应当分期、分型论治,补肾和清热解毒相结合,并兼以利水渗湿及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2.
刘中勇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心悸的产生与脾的功能失调关系紧密,临床治疗心悸应从脾入手,具体治法有益气健脾养心、疏肝健脾宁心、清热化痰稳心,收效显著,其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阮诗玮教授根据邪之所伏部位,从三焦分部入手,辨析病位之上、中、下,病变的深浅及邪正盛衰,认为狼疮性肾炎患者多为正虚邪实之证,在遣方用药上根据热毒伏结于膜原、阻滞下焦的病机,常用经验方“解毒健肾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4.
阮诗玮教授认为辨阴虚湿热证需分别从阴虚证和湿热证入手。阴虚证的成因多有素体阴亏、久病伤阴和药物伤阴三种情况,湿热证的成因则需区分外感湿热与内伤湿热,阴虚湿热证需将阴虚证和湿热证二者结合,综合定性。在肾系疾病的论治中,总结阮诗玮教授对于慢肾衰、水肿、淋证和癃闭四类疾病阴虚湿热证的诊治经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5.
产后痹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营卫气血失和是关键,病机主要涉及虚、邪、瘀等。伍炳彩教授将产后痹分为营卫不和证、风湿表虚证、湿热瘀阻证、脾虚夹湿证、肝郁气滞证以及瘀血阻络证六种类型,并分别确立辨治六法,分别是调和营卫、祛风固表、清热化瘀、健脾化湿、疏肝理气和活血祛瘀,从而使得脉络得通,痹证自除。  相似文献   

6.
根据《金匮发微》中关于妇人病的篇章以及《经方实验录》中的妇科医案,总结曹颖甫辨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曹颖甫认为,妇科病病因病机大多以脾虚为本、水湿为标,且水血相杂,湿瘀并见,以及津血易亏,寒热各异;并引申“水分”“血分”作为其独特的辨证理论,具体可归纳为妊娠病血少水易多、产后病水血均易少、杂病水血各不同。曹颖甫应用经方辨治妇科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妇科病的诊治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毕丹  刘怀珍 《光明中医》2022,(15):2728-2730
桥本氏病(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一类临床非常多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刘怀珍教授认为,此病乃气、痰、瘀共同为患,从而引发肝、脾、肾功能失调及运化失常。故治疗上应根据不同分期辨证论治,基于滋水涵木扶土之论,提出治疗时应以“调肝健脾益肾”为大法,兼顾理气化痰活血,审证求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临床多以心悸为主症,可归于中医学“心悸”的范畴。范金茹教授在遵循前贤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分类,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病机多为心神被扰、心阳浮越;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机多为心神失养、心阳不足。治法上,快速性心律失常当以重镇安神为主,缓慢性心律失常当以养心安神为主。范金茹教授自拟的定悸方既可养心安神,又可重镇安神,常作为治疗的基础方,并将其根据心律失常的分类进行加减,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中勇教授基于多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位在心,然责在脾肾,脾肾同病,肾阳无力气化、脾失运化导致水液失调;先天不足,无以充养后天之本,后天虚损,难以滋养先天,导致机体虚损,继而影响心之功能,发为心衰。针对此提出以补肾启枢之法治疗心衰,在心衰的治疗及预后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其病机复杂繁多,有外感与内伤之分。李灿东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经验丰富,临证中结合福建的地域气候特点,认为本地域咳嗽的发生不离痰与湿。治疗上常以化痰为主,此外,临证时还强调"辨证,辨人,辨病,辨机,辨症"相结合,即"五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