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与探讨毫火针与常规针刺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毫火针及常规针刺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WOMAC评分及病情严重程度(VAS评分)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毫火针组在镇痛、减轻日常生活难度方面存在明显优势(P0.01),在对关节僵硬程度的改善上也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从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价(VAS评分)来看,毫火针组的改变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愈显率上毫火针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毫火针和常规针刺对KOA的治疗均有效,毫火针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筋理论指导下毫火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面瘫患者9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3组:治疗组(毫火针组),对照1组(针刺组),对照2组(西药组),每组30例。疗程4周,4周后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毫火针组有效率为96.7%,针刺组为有效率为90.0%,西药组有效率为66.7%。毫火针疗法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及西药疗法(P0.05)。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毫火针疗法可迅速控制病情、缓解及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与常规穴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提供更佳的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28例)与常规针刺组(32例)。毫火针组按症状、触诊、影像学表现三步定位法,选取高应力点5~6个,予毫火针针刺治疗,隔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犊鼻、膝关、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SA)疼痛评分和患膝髌骨倾斜角(PTA)、外侧髌股角(LPA)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SA疼痛评分、PTA与LPA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毫火针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SA疼痛评分、PTA与LPA角度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毫火针组有效率为92.9%(26/28),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7.5%(28/32,P0.01)。结论: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治疗髌骨软化症患者能较好改善髌骨软化症临床症状并恢复髌骨生物力学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毫火针赞刺法与毫火针加温和灸法治疗急性期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赞刺法组和毫火针加灸法组各60例,在毫火针点刺的基础上两组分别予以拔罐和温和灸治疗.每个疗程治疗2~6次;若未完全好转,可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观察21天.记录两组患者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治疗次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次、第6次、最后1次的疼痛程度,过去24h内最痛程度及皮损面积,并于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局部痛及综合疗效. 结果 毫火针赞刺法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早于毫火针加灸法组(P<0.01),平均治疗次数少于毫火针加灸法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第2次、第6次、最后1次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皮损面积均较上次治疗时明显减轻(P<0.01);两组各时间点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皮损面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面积疗效毫火针加灸法组总有效率67.8%,毫火针赞刺法组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痛疗效毫火针加灸法组总有效率93.3%,毫火针赞刺法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毫火针加灸法组总有效率94.9%,毫火针赞刺组总有效率9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毫火针赞刺法与毫火针加温和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均安全有效,毫火针赞刺法相对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而毫火针加温和灸法适用于局部疱疹化脓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每组21例。毫火针组以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隔日治疗1次,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常规针刺组以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每日治疗1次,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调整的CM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调整的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毫火针组调整的CMS评分单项(肩部疼痛积分、日常功能活动积分、肩关节活动度积分)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20/21)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85.71%,18/21,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拔罐较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结合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受试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根结穴予毫火针点刺,其余穴位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所有穴位均采用针刺。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视像距离、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视像距离及症状积分分别为(3.17±0.56) cm、(4.98±4.03)分,对照组治疗后复视像距离及症状积分分别为(9.10±0.85) cm、(6.98±5.60)分,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示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显示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结合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方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火针治疗,1次/天;对照组给予口服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晚。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西药组,能显著缓解患者头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毫火针与温针灸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足底筋膜炎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温针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毫火针治疗和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1个疗程(5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治疗前后足底筋膜厚度比较和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毫火针组较温针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足底筋膜厚度改善程度毫火针组优于温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总有效率97.1%,温针组总有效率82.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毫火针组临床痊愈率42.9%明显大于温针组2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毫火针针刺筋结点能更快的缓解足底筋膜炎患者疼痛症状并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1疗程、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针刺治疗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的80例痛经患者为该项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运用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次髎穴进行治疗。自经期第1 d开始,每日1次,至本次经期结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根据所得结果进行疗效分析评价。疗效评价包括:疼痛评分表(VAS)、COX痛经量表(CMSS)、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疗效标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所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M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