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以乳腺肿块和发作性疼痛为特点.认为其发病与气滞血瘀痰凝有关,因此以行气化瘀散结为法论治乳腺增生病40例,并设中成药逍遥丸对照32例,结果显示自拟方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1.86%.  相似文献   

2.
林奕岑  何丹 《新中医》2022,54(24):158-161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 例乳腺增生患者,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 例,其中研究组脱落8 例,最终纳入研究43 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 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揿针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经周期。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乳房 疼痛评分、肿块大小、肿块硬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和生活质量综 合评定问卷(GQOLI) 评分。结果:研究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2.35%(P<0.05)。治疗后,2 组乳 房疼痛、肿块硬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肿块直径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研究组乳房疼痛、 肿块硬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肿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SAS、SDS 评分均较 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GQOLI 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 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GQOLI 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桂 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增生,可有效缓解患者乳房疼痛和负性情绪,缩小乳房肿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阳和汤联合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块患者329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72例及研究组1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术联合阳和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乳房形态改变、乳房内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皮下瘀斑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应用阳和汤联合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有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后疼痛少,乳房形态改变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应如芬 《新中医》2015,47(4):251-25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对乳腺增生患者乳房疼痛、增生肿块的改善效果。方法:90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逍遥丸,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3月。观察2组患者乳房疼痛的改善情况,同时采用B超检查患者增生肿块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77.8%,对照组5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肿块大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评分、肿块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对乳腺增生患者乳房疼痛、增生肿块的改善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发生率低,起效快。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囊性增生病亦称慢性乳腺病 ,简称乳腺病 ,俗称乳腺小叶增生。本病症状常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故一般认为其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当前现代医学对乳腺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近年临床以中药自拟方 (司坤乳安胶囊 )治疗乳腺病 6 8例 ,疗效较为理想 ,现将治疗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6 8例乳腺病患者系 1 998~ 2 0 0 0年的门诊就诊患者 ,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 ,肿块质韧 ,界限不清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活动度好 ,局部皮肤无改变 ,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有触痛 ,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或疼痛加重 ,疼痛多…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给妇女带来不少痛苦。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常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有关。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至为重要,可以少患病和不患病。 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房出现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砂粒状的非炎性物质,发生于一侧或两侧,肿块常为多发性,大小、数量不一,质韧边界不清或比较清楚,与胸肌筋膜无粘连,推之能动,经前或恼怒时肿块可增大,胀痛加重,经后肿块缩小,胀痛减轻或消失。患者常伴有头晕、烦燥、口干、舌干等症状。 乳腺增生患者应注意观察:(1)双乳是否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癖范畴,多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及冲任失调所敛.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卵巢功能失调造成.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肿块,表面光滑、质地不硬、边界清、活动度好,不粘连,其疼痛及肿块与情志变化及月经周期有关.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妇女,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应及早诊治.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200例乳腺增生确诊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高频超声影像学进行分类,并观察分析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增生为实性肿块者多发生于肝郁痰瘀者,液性肿块者多发生于冲任失调症患者,两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豹纹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瘀型和冲任失调型在乳房疼痛的性质、肿块的形态、疼痛与月经的关系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多发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从我院乳腺专科门诊选取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60例,中药治疗组5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症状、主观感受、肿块范围、肿块硬度、肿块大小各项指标,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穴位埋线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穴位埋线对乳腺增生患者疼痛、肿块范围等症状的改善无明显差异,两者有效率无差异.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具有针数少、痛苦小、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