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浊毒致病观阐释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浊毒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浊毒内蕴、沉淫脑络为其病理基础和启动因素,而浊毒凝滞、损络伤髓则是其病理过程和结果,化浊解毒是基本治法。临证在辨识脑梗死浊毒证候的前提下,治以化浊解毒法,以自拟“解毒化浊通络汤”方治疗,取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中医外科诸疾,多由“热毒”、“火毒”而致,通过化火、化毒的病理过程,最终在临床上表现为疼痛的症状。而痛证大多病程日久,迁延不愈,使患者饱受煎熬,若简单予止痛药处理,则为治标不治本,中医药治疗则可发挥标本兼治之功。文章总结了郑则敏教授治疗痛证的临证经验,其认为“痛证当须用虫药”,在治疗痛证时常施以虫药。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毒邪"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毅 《江苏中医药》2002,23(11):52-54
“毒邪”是对机体有危害作用的致病因素的总称 ,其危害性较一般的邪气严重。慢性肾衰分清泌浊功能减退 ,秽浊溺污不得外泄 ,蓄积体内 ,秽浊积久 ,酿为浊毒 ,久则瘀毒互结 ,形成浊毒、溺毒、瘀毒顽证 ,其表现各异。治疗“浊毒”以化为主 ,“溺毒”以排为主 ,“瘀毒”以行散为主。  相似文献   

4.
“化浊解毒”法则是在国医大师李佃贵创立的“浊毒理论”大前提下,根据浊毒的致病特点及遵循疾病产生发展规律得出的重要治疗原则。其核心是分离浊毒、孤立邪势,从而使人体达到浊化毒除的理想状态。即所谓徒解其毒则浊难祛,徒化其浊则毒愈甚,因此同时祛除“浊”“毒”对疾病发展过程的阻断及预后十分重要。“化浊解毒”法则为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了新的辨治思路,重视肺与肝两者的关系在此法则中尤为关键。肺与肝生理相依、病理相从的特性导致气郁、湿郁、诸郁并存的病理现象,致使浊毒内生,从而对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造成严重损害,产生或进一步加重支气管哮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国医大师李佃贵“化浊解毒”法的指导下,从肺肝辨治支气管哮喘可为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痒疹是以结节为典型皮损,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此病主要与风、湿、热、虫毒等相关,中医外科名家艾儒棣教授善从“湿热生虫”理论辨治该病,认为其病机为脾虚湿蕴,外感风邪或蚊虫叮咬,风毒湿邪胶结,郁而化热,湿热内生,化而为虫,治以健脾除湿、杀虫止痒,方选四君子汤合杀虫方加减。文章通过对艾儒棣教授基于“湿热生虫”理论论治结节性痒疹的经验介绍,以期为临床治疗结节性痒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婷  任学通 《西部中医药》2007,20(12):14-15
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肠虫证,强调“虫当化之”,以乌梅丸化裁,并随症灵活加减,疗效显著。在治疗时尤其重视健运脾胃,认为脾健则虫不易生。  相似文献   

7.
从字意衍变及中药学、中医病因学、中医治疗学的角度探讨“毒”在中医领域的不同涵义.在古代,“毒”字与医学相关的解释主要有毒草、药性、毒性3种.中药学中“毒”在古代可指代中药药性,但多指药物的不良反应;本草学根据毒性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级,常分为大毒、小毒、常毒、无毒;中医病因学中“毒”指危害峻烈的邪气,包括六淫化毒和内生毒邪,此外还包括虫毒、酒毒、疫疠毒邪等,最常见的为热毒和疫疠毒邪.针对病因治疗时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攻毒杀虫、拔毒化腐生肌等治法.  相似文献   

8.
略论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智强  李嘉 《新中医》1998,30(10):6-8
本文阐述了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认为治疗癌症应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初期配合化痰软坚、逐瘀散结,中期伍入调理脏腑功能之品,晚期正虚明显时,则以培益为主,兼顾抗癌解毒、化痰软坚、散瘀消肿。在组方遣药上,通常由3大类药物组成,一是抗癌解毒类,二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类,三是整体辨证用药类。其中抗癌解毒多选用虫类药物,以收搜毒、剔毒、除毒之功。  相似文献   

9.
毒邪是个病因概念。以人体为界,可分为“外毒”、“内毒”两类:“外毒”包括:1化学致病物(药毒、毒品、各种污染、秽毒等);2物理致病物(跌仆损伤等意外伤害,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气候、气温变化,噪声、电磁波、超声波、射线辐射对人体的干扰等);3生物致病物(温病毒邪、疫疠之毒、虫兽毒等)。“内毒”包括:1饮食变毒(酒毒、食积化毒、粪毒、糖毒、脂毒等);2水液成毒(水毒、湿毒、痰毒、尿毒、浊毒等),3诸气生毒(火毒、热毒等),4血瘀生毒(瘀毒、出血、瘢瘕等)。毒邪在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没有毒,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伏毒是毒邪内伏于人体,人体正气尚可耐受制约毒邪,有的人“终生带毒”、“带毒生存”。发病与否,取决于毒邪的强弱和正气的盛衰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防治毒邪可概括为治毒与扶正两个方面。应治毒以解决主要矛盾。治“毒”法的选用又主要根据“毒邪”的致病特点、病理变化而定。外毒以避之、解之为主,使正气免遭损伤;内毒以排之、解之、耐之为主,增强或调节机体清除毒邪的能力,以达到祛除“毒”因,治愈毒病,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毒邪”是对机体有危害作用的致病因素的总称。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脾肾虚损,分清泌浊功能减退,湿浊溺毒不得外泄,蓄积体内,湿浊积久,酿为浊毒,久则瘀毒互结,从而形成“虚、湿、瘀、毒”四大病机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又互为因果,共同加速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