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伤寒论》中的“奔豚气”与太阳病误下后之“其气上冲”,有何区别? 答:二者的共同点皆为逆气上千,病人均自觉有气自下而上攻冲。15条说:“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此即太阳病误下后的“其气上冲”,发病机理为表证误下,引邪内陷,正气不衰,故能与邪抗争于胸膺,但正气又无力驱邪外达,故尔出现气从胸部上干,攻冲的  相似文献   

2.
冲脉病候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脉的病侯错综复杂,它既有内科杂病,又有妇科的经带胎产诸疾;既涉及到任督带脉,又与心肝脾肾胞宫胃等经络脏腑密切相关,今结合临床,将冲脉病侯治验简介如下。逆气里急《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冲脉并少阴之经,夹脐而上行,若肾气不足,伤及冲脉故逆气而里急。临床所见冲脉病变,其气上逆而感到腹内拘急疼痛。这种症状可见于病邪引动冲脉之气而致气机逆乱的各种疾病之中。如《金匮要略方论·奔豚气病》指出:“奔豚病,从小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上冲腹痛为奔豚气病;经言冲脉为病,逆里急。奔豚气病即冲脉气病,冲气与奔豚气  相似文献   

3.
冲气乃冲脉之气也。冲气上冲之证,病因不同,表现各异,医者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惟张锡纯氏对此证论述甚详,治验颇多。 1 冲气上冲,责重肝肾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脉气流经,渗灌阴阳,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张阳纯强调冲脉在奇经八脉中的特殊地位,认为冲脉“上隶于阳明,下连于少阴肾经,有任脉为之担任,督脉为之督摄,带脉为之约束,阳维、阴维、阳跷、阴跷为之拥护。”冲脉之为病,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脏腑气血调畅,冲脉聚诸脏之汇,调节十二经气血,冲气无上冲之患。倘脏腑气血先其调畅之机,冲脉先养不能固摄冲气,则冲气上冲,诸证蜂  相似文献   

4.
略论平冲法     
平冲法专为冲气上逆而立,属于中医治法的理气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高者抑之”,气机上逆者,能抑之使降.以达到恢复气机升降之生理。《沈氏尊生书》也明确指出:’“气升当降.气逆当调”.亦即此意。中医认为冲脉起于胞中.出于会阴,卜至前阴,沿盆腔、挟脐,上行至胸部、咽喉部而散。外邪所扰.清志所伤.失治误治.成可致冲气循经上逆。诚如《竹溪心法》所谓:“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由此而致一系列冲气上逆的临床表现。根据其病机及证候的不同,平冲法有如下种种;①平冲镇惊:适于少腹痛,气从少腹…  相似文献   

5.
<正> 奔豚气病1.什么叫奔豚气病?奔豚气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患者多系中年男女,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其特征。当其发作时,其症状是先从少腹结成症块,自觉有气从少腹开始,向上攻冲至咽喉或上冲至心胸。有的病人,发作时,腹痛的很剧烈。此时病人很痛苦,有苦闷欲死的感觉,既而冲气渐降,痛也渐减,终至痛止块消,冲气全平,好如常人。豚是江豚,因此病发作时如江豚之奔突,故名奔豚气病。奔豚气病与《难经·五十六难》所载的“肾积奔豚”不同。肾积奔豚是少腹素有积块,在发作  相似文献   

6.
盐山已故名医张锡纯精究医理,讲求疗效,诊治奇经病颇多独到之处。兹就《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择要作一介绍。对奇经病理的一些认识张氏认为,奇经之疾以冲脉为多。盖因冲为血海,与血室相通,“上隶于阳明胃经,下连于肾少阴经。有任脉以为之担任,督脉为之督摄,带脉为之约束。阳维、阴维、阳跷、阴跷为之拥护”。倘若冲气乖逆,每致八脉违和,又能上犯胃腑,下乱肾肝、血室而诸证环生。临证冲气上冲之疾甚多,或由肾脏之虚,冲气不能收敛;或因肝气恣横,更助冲气上升;更有大气下陷,或外感温邪而致冲气上冲  相似文献   

7.
张锡纯治疗冲气病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奇经八脉,《内》《难》以降,代有考据阐发。至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更加详备。对于冲脉,李氏认为:“冲脉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之海”。指出冲脉在经脉之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临床上以奇经之脉独列其病理、症状及治疗者甚少。近代名医张锡纯,独具匠心,他认为冲脉为奇经八脉之纲,尤其对冲气上冲之病有独到见解,他指出:“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  相似文献   

8.
奔豚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其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观其病特点多具有反复性、发作性,病位可广泛,但其根在于冲脉之气上忤。笔者用此方治疗内科慢性发作性疾病多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问:《难经》“肾之积名曰贲豚”,与《金匮要略》中之“奔豚”有何异同? 答:贲通奔,贲豚即奔豚,系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形如小豚奔突冲窜状的一种病证。《难经·五十六难》日:“肾之积名日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可见两书之“奔豚”,在证候表现上确有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1)内涵不同。《难经》之贲豚,为肾之积病,其属痼疾可知。病人少腹素有积块,发病时痛从少腹起,上至心下,或上下无已时,痛止后其积块仍留在少腹。因属有形之积块为病,故名曰;“肾之积”。《金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第15条曰:“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如前法。”该条论太阳病误下后,正气受挫,其抗邪之力不足,仍欲外出抗邪,故病人自觉有气上冲。笔者临床所见,外感病人述有气上冲者较少。气上冲是气从何处上冲何处,仲景没有明示,诸家注释亦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