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睡眠节律、中医体质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00名育龄期志愿者睡眠节律及月经周期进行调查,使用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进行体质判定,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影响因素。结果:月经正常组与异常组人群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月经正常组平和质占比高于月经异常组,月经异常组气虚质及血瘀质占比高于月经正常组(P <0.05),其余体质在两组不同人群中所占比例无差异(P> 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血瘀质为月经紊乱的危险因素,平和质为保护因素。结论: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血瘀质为月经紊乱的危险因素,平和质为保护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作息,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女性血瘀体质倾向,有助于促进女性健康。  相似文献   

2.
以中医文献为源,结合近期临床研究,探讨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阴阳跷脉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睡眠节律紊乱提供中医治疗理论与思路。从阴阳跷脉的历史考究中总结其经脉循行特点、生理病理变化以及其与脏腑的联系,结合中医及现代医学对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认识,发现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阴阳跷脉密切相关,跷脉论治睡眠障碍是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DSW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DSW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2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睡眠卫生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针刺申脉、照海、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对照组于相同穴位予安慰针刺,均治疗8周,第1~4周隔日1次,每周3次;第5~8周隔2 d 1次,每周2次。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体动记录仪(ACT)客观睡眠指标(总卧床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入睡后觉醒时间)及血浆皮质醇(CORT)含量;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3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早-晚问卷(MEQ)、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觉醒次数减少、入睡后觉醒时间缩短(P<0.01,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及观察组随访1、3个月MEQ评分升高(P<0.01),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MEQ评分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20年12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继续服用入组前的降压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ESS量表的改善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SBP、dDBP、nSBP、nDBP、24hSBP、24hDB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时段血压降低程度更大(P<0.05);2组患者杓型血压节律占比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反杓型血压节律占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2组患者AHI和E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85%...  相似文献   

5.
6.
昼夜节律对针刺抗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霞 《针刺研究》1992,17(2):117-122
<正> 机体机能随时间变化的节律性影响着针刺效应的发挥已为众多实验证实。而昼夜节律究竟如何影响针刺效应,怎样利用其作用规律提高针刺疗效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情绪及血浆褪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在睡眠卫生教育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平头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早-晚问卷(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 ME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褪黑素(melatonin, MT)含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及5项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HAMA和HAMD-1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明确针刺四神聪穴改善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针组、电针组,每组10只,观察针刺后大鼠的直接入睡率、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的睡眠时间变化、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所致大鼠的入睡率变化。结果:手针组及电针组大鼠的直接入睡率为零。手针组及电针组可以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与手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针及电针四神聪穴可以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所致大鼠入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与手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四神聪穴对大鼠有镇静催眠作用,且以电针作用为明显。针刺四神聪穴对大鼠没有明显的直接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抑郁模型大鼠血清CORT昼夜节律及SCN内Per1、Per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抑郁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针刺组(12只)3组。模型组和针刺组运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慢性应激法建立糖尿病抑郁复合模型。针刺组于造模后每日取穴"后三里"(双)、"三阴交"(双)、"百会"针刺,每次留针20 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7 d。空白组和模型组相同方法抓取固定,不予处理。针刺结束后检测各组血糖、旷场实验行为学变化、血清CORT昼夜节律及SCN内Per1、Per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糖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而针刺组大鼠血糖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水平跨格数和直立次数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0.05),针刺组大鼠水平跨格数和直立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CORT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且近似昼夜节律消失(P0.05);针刺组CORT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CORT昼夜节律恢复;模型组大鼠Per2基因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而针刺组针刺治疗后Per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糖尿病抑郁模型大鼠血糖、抑郁情绪及CORT昼夜节律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糖尿病抑郁大鼠SCN内Per2基因表达,从而降低对正性过程的反馈抑制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精气神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气神稳态是机体阴阳平衡的物质和功能基础,精气神合一,则形神俱全。以精气神学说为基础,提出精气亏耗,神散气消,阴阳失交是睡眠障碍的核心病机,故以聚精、养气、存神的调和阴阳之法治疗睡眠障碍。影响睡眠昼夜节律变化的生物钟系统,受生物钟基因转录产生的分子震荡所调控,是生物体不断适应自然规律而逐渐形成的时钟。精、气、神分别作为寤寐安和的物质基础、动力与体现,能感知传递自然信号,其功能类似现代医学认识的振荡放大节律信号,同步调控生物钟基因表达信号,形成以“输入—振荡—输出”为反馈周期的生物钟系统。认为聚精、养气、存神的调和阴阳方法可能通过大脑/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因子样蛋白1 (BMAL1)/昼夜运动输出周期蛋白(CLOCK)-周期蛋白(PER)/隐花色素(CRY)转录反馈环,实现对生理活动综合调控,以适应自然界环境变化,对睡眠障碍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中医药重塑内源性生物钟分子调控系统防治睡眠障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观察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的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和HAMA评分以及睡眠潜伏期、非快动眼睡眠比例和觉醒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总时间、快动眼睡眠潜伏期、深睡眠比例、快动眼睡眠比例和睡眠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分析了针灸治疗的特点、临床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针灸作为非光性授时因子调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黄洁红 《中医研究》2005,18(6):33-35
目的:观察在常规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安神、调整阴阳对改善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及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8例高血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并观察其夜间睡眠情况.结果:治疗组中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恢复杓型节律,夜间睡眠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此法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和夜间睡眠.  相似文献   

15.
观察56例患者,发现觉醒—睡眠节律紊乱与中风急性期神志障碍、病灶部位、病灶多少、发病年龄有关。运用针刺治疗,并与西药镇静、抗焦虑、催眠组进行对照。针刺组痊愈率57.1%,具有疗效较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并认为提高疗效的关键是选穴、掌握针刺时机、刺激量。头针、头穴通电,下午针刺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对机体痛阈的昼夜节律的影响及针刺镇痛效应的昼夜节律。方法:根据现有的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分析机体痛闲的昼夜节律,并探讨针灸疗法对机体痛闲的昼夜节律的影响及针刺镇痛效应的昼夜节律。结果: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其痛阈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针灸疗法能升高机体的痛阈,且其效应具有昼夜节律,不同时辰针灸的镇痛效果不同。结论:针刺镇痛的效应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变化,不同的时间点的针刺镇痛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寐丹(AMD)对睡眠剥夺大鼠生物节律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寐丹组和褪黑素组.自制睡眠剥夺箱进行睡眠剥夺4周,正常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安寐丹组给药9.09g·kg-1·d-1.褪黑素组给药0.27 g·kg-1·d-1.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评价自发活动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8.
周艳丽 《中医研究》2012,25(10):55-56
目的:比较针刺不同腧穴对诱导大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神门组、内关组、三阴交组、足三里组、申脉加照海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 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发生睡眠,观察大鼠的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足三里组有缩短睡眠潜伏期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内关组、神门组和申脉加照海组大鼠入睡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缩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内关组、神门组和申脉加照海组睡眠持续时间延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申脉加照海组睡眠持续时间较神门组、内关组均延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0.05、<0.01).结论:申脉、照海和神门具有良好的安神促眠作用,对失眠可能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患者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发病率高,约95%的脑卒中患者伴有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是指睡眠与觉醒周期变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是脑卒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治疗预后,并且易加重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增加脑卒中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安眠穴"对去卵巢大鼠睡眠觉醒时程和睡眠觉醒累积量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8只.两组大鼠分别给予卵巢切除术和大鼠脑电、肌电埋置术,术后恢复10 d后给予电针或假电针治疗,隔天1次,共治疗7次.记录治疗前后大鼠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脑电波、肌电波信号经睡眠生物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