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退热合剂治疗外感发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2例,采用自拟退热合剂治疗,早晚各服1袋,对照组88例,采用利巴韦林0.3 mg口服,3次/d。两组均治疗3d。比较两组退热后体温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治愈率(23.9%)及总有效率(9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0%,79.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发热、咽痛、流涕、鼻塞症状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退热合剂退热效果和缓解外感发热伴随症状的作用比对照组效果明显,本方退热迅速并且使用方便,显效快捷等特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充分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是理想的外感发热退热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秀敏 《光明中医》2009,24(8):1580-1581
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对病人进行辨证施护,达到退热的目的.方法:闪火闪罐加留罐法施于患者大椎等穴位.结果:艾滋病发热多为正气亏虚、疫毒内侵所致,火罐疗法具有祛风散寒、解热泄毒、发汗解表、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以及提高患者免疫力的作用[1],通过为艾滋病发热病人拔罐能使热毒豁然而解,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结论:把中医护理疗法应用于艾滋病病人,能起到散毒、退热、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效果.该方法简便廉验,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临床运用小清凉散加减治疗慢性肝病合并外感发热之证效果甚佳,其特点是能在迅速退热的同时兼收保肝护肝之效,对某些长期肝功能不正常的慢性肝病患者尤为适宜.现就近2年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枢性发热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中枢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中枢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治疗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能缩短中枢性发热患者的发热时间,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上对28例恶性肿瘤介入术后发热患者应用血必净药物治疗的方法证明血必净药物,退热效果好,缩短发热周期.方法:对56例恶性肿瘤介入术后发热患者人进行分组,28例实验组,28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血必净,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退热方法.结果:28例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发热周期缩短,退热效果明显.结论:血必净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介入术后发热,可以收到很好退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透表清气之上感颗粒治疗上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服用上感颗粒,对照组服用日夜百服宁片;观察并比较两组即刻退热作用和解热时间,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退热及改善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透表清气之上感颗粒治疗上感发热有较好疗效,能够缩短退热时间,缓解发热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感发热小儿患者中运用中药沐足的退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外感发热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温水擦浴联合布洛芬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沐足联合布洛芬口服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外感风热症状运用中药沐足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1∶1∶1比例分组,分为上感颗粒(治疗组)20例,日夜百服咛(对照组)20例,上感颗粒安慰剂(安慰剂组)20例.观察患者即刻退热作用、解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率、临床痊愈率.结果 (1)即刻退热作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即刻退热效果优于安慰剂组(P<0.05).(2)解热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0.05).结论 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能有效退热,改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郑开明 《江苏中医药》2018,50(10):39-41
正老年危重病发热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状,是老年患者死亡主要原因。现代医学治疗后虽然部分患者有效,但有些病人效果不太理想。笔者近来运用前贤所创之方治愈2例发热危重患者,现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病例1.左某某,男,86岁。2017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发热咳嗽半月。患者1年前腰椎骨折后长期卧床出现咳嗽咳痰,间断发作,痰黏难咯,因吞咽困难,长期鼻饲流质饮食,曾多次入住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发热为临床常见的症状,退热的方法众多,但应用药物退热同时也存在着药物副作用、过敏等问题,和诸如妊娠、小儿或呕吐患者服药不便的情况。中医历代针对这些情况,运用中药外用退热方法甚多。笔者对此简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退热方对气分证发热治疗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气分证发热时,使用退热方(生石膏、薄荷、芦根、炒神曲)治疗;对照组在气分证发热时,使用酚咖片治疗.观察两组退热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退热方对气分证发热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针刺液门穴退高热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般以体温超过 39℃的称之为高热。临床上除病因治疗外 ,常辅以物理降温和解热镇痛药来退热 ,而物理降温效果有时并不理想 ,解热镇痛药长期、反复应用 ,可引起毒副作用及药物依赖性。笔者在临床上处理高热病人时 ,采用针刺液门穴退热 ,效果较好 ,能起到“急则治其标”的作用。3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6月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1周。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10例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 10例 ,肺炎发热 5例 ,其他发热 5例。体温均在 39℃以上。上述病例均在住院 1小时内施本疗法。取穴 :液门穴 ,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120例患者,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2017年6月-2019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青蒿鳖甲汤治疗。观察两组的退热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并据此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退热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其退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失眠多梦、心烦盗汗、五心发热、发热等症状积分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 h、12 h,两组患者的体温水平相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治疗后24 h、48 h、72 h,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阴虚症状,且退热效果持久,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滕乔生 《光明中医》2010,25(7):1210-12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湿温病发热的疗效。方法对28例经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用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天1剂,服2~4天。结果 2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3例患者经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2天,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中医在治疗湿温病方面比西医效果显著,尤其是在退热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 ,传统用安乃近滴鼻退热有一定效果。我院自 1991年起用地塞米松滴鼻 ,退热效果优于安乃近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2 0例发热患儿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7d~ 8岁 ;体温 38.5~4 0 5℃ ;其中  相似文献   

16.
发热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住院病人中约有近一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有些患者由于发热重而持续时间长,成为比疼痛更为突出的临床症状,关节疼痛也常随着发热而加重,甚则痛不可忍。若不能解决发热,疼痛也很难得到控制。消炎痛、布洛芬、强的松等对某些患者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但一旦停药,往往病情复发。而且这些药物长期服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使用强的松的副作用更是众所周  相似文献   

17.
汤丽红  张翠贤 《光明中医》2013,28(6):1260-1261
通过对68例外感发热病人(外感发热表热证25例半表半里证21例里热证18例,)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辨证施护,退热效果显著而不伤正气,缩短治疗周期,对促进预后恢复起到满意的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228-230
目的:观察解毒退热颗粒治疗大于14岁患者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14~50岁的外感发热辨证为风热犯表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解毒退热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柴黄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3天的观察治疗并记录临床反应和不良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试验组在退热所需时间、恶寒症状改善、咽部体征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退热颗粒治疗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临床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感染性发热治疗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和退热药物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可取得退热效果,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甚至经输液治疗后发热加重;有的治疗后高热虽退,但长期后遗低热、咳嗽、乏力、胃痞、纳差等。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发热案例有较好疗效,现选3则经输液、或抗生素治疗不效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许多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表现以长期低热为主,亦有高热,热型多不规则。起病缓慢,间歇发作,缠绵难愈。西药退热剂及抗感染治疗,疗效往往欠佳,中医辨证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效果。1分型论治1.1营卫虚弱长期发热、恶寒、有汗、易感冒、舌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