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岩Fang  郭义 《针刺研究》1999,24(2):105-107
本文以凝结大脑动脉大鼠为脑缺血实验模型(MCAO),以缺血区细胞内钙调素(CaM)含量为指标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作用。实验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时脑缺血引起民的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了脑细胞,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复合针型固体氧电极监测MCAo 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PO2 的动态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结果和结论 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延缓了脑组织的低氧状态的发展,从而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措施,可用于中风急救。多年来,我们对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中风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在确定其疗效的同时,对其作用的环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从生化角度探明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H+浓度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0周龄wiste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由国家药物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购入后适应饲养观察1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发病72小时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50例中风发病72小时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正常治疗,刺络组另加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分别96%和84%,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发病72小时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手十二井穴”放血抗兔实验性脑缺血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国平  邓常青 《针刺研究》1999,24(2):101-104
结扎家兔双侧颈总动脉2小时后,可使其脑组织Ca~(2+)含量升高(P<0.01),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上升(P<0.05),脑组织 cAMP含量升高(P<0.05),而缺血后脑组织 SOD活性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和 P<0.05)。提示脑缺血后脑细胞内 Ca~(2+)超负荷,自由基产生增加。在缺血同时对家兔施行“十二井穴”放血,可使脑组织Ca~(2+)含量下降(P<0,05),MDA含量下降(P<0.05),cAMP含量降低(P<0.05),而 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手十二井穴”放血可对抗脑缺血后细胞内Ca~(2+)超负荷,防止氧自由基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期患者意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以中风发病后3d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病情分为损伤大面积、中面积、小面积3组,每组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 刺络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正常治疗,仅刺络组增加井穴刺络放血。将意识状态进行量化,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的变化。结果: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收缩期血压上升;可使各组患者的心率加快。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整理近15年来国内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章,从对缺血区电解质Ca2+、Na+、K+、H+的影响,对脑缺血相关代谢产物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对肿瘤坏死因子-α、c-fos蛋白和HSP70蛋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证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有效地保护缺血脑细胞,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增强脑的修复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目前研究尚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郭义,张艳军,王秀云,徐汤苹300065天津市第二医院任树生,任焕忠,王新主题词十二井穴,放血,中风/针刺疗法,血流动力学/针刺效应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风初起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 ,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10.
张晶 《中医药学刊》2002,20(6):814-815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一筹莫展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11.
金智秀  郝晋东  卢峻  图娅 《针刺研究》2003,28(3):178-181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窗电针对实验性脑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于造模成功后 0 5hr、1hr、3hr、6hr、1 2hr五个不同的时间窗开始电针 ,比较治疗 6天后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活性钙调素 (CaM)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缺血后 ,模型组CaM的含量明显升高 ,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电针治疗组的CaM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但超早期不同的时间窗电针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结论 :针刺疗法超早期介入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发挥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但从造模后 0 5hr开始分设的五个不同时段组间不显示开始治疗时间窗与针刺疗效的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大鼠钙调素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兴芳  郭义  王云凯 《针刺研究》2003,28(2):138-140
目的 :进一步探索针刺对钙调素活性的影响 ,研究钙调素在经络活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在前期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磷酸二酯酶法 (PDE)测定针刺“下脘”穴后 ,“下脘”穴局部及其同经的“巨阙”穴处的钙调素 (CaM)活性的变化。结果 :针刺“下脘”穴后 ,其局部钙调素的活性明显高于同经“巨阙”穴的活性 (P <0 0 1 ) ,且两穴的活性明显高于针刺前任脉组织的活性 (P<0 0 1 )。结论 :针刺可能对钙调素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针刺对钙调素的激活作用可能沿着经络系统传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水沟”与“井穴”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活性钙调素 (CaM )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磷酸二脂酶法测定电针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水沟”穴组、电针“井穴”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后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升高 ,电针刺激“水沟”和“井穴”均可使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降低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水沟”与“井穴”均能明显降低活性CaM的含量 ,发挥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内活性钙调素 (CaM)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磷酸二脂酶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四肢井穴加药组、电针四肢井穴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结果 :造模后CaM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0 1 ) ,经电针治疗及针药结合治疗后CaM显著下降 (P <0 0 0 1 ) ,但针药结合治疗与单纯电针治疗组之间降低CaM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电针、针药结合均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活性CaM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动留针术"结合"神机穴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灸"动留针术"结合"神机穴法",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腹痛VAS评分、腹胀VAS评分、腹胀痛症状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长,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血清淀粉酶、血清Ca2+离子、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VAS评分、腹胀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腹胀痛症状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淀粉酶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a2+离子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CRP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动留针术"结合"神机穴法"可有效、快速缓解急性胰腺炎腹胀痛症状,有效改善胃肠动力,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有效缩短AP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金智秀  图娅  洪银珠  韩止荣 《针刺研究》2004,29(1):18-20,14
目的 :观察针刺头穴和体穴及结合药物治疗对全脑缺血大鼠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分别针刺“水沟”、“百会”穴与针刺“商阳”、“中冲”穴 ,另外分别口饲维脑路通后针刺上述头穴、体穴 ,以测定缺血脑组织活性钙调素 (CaM )的含量。结果 :大鼠全脑缺血后 ,脑组织CaM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明显升高 (P <0 0 0 1 ,0 0 1 ,0 0 5)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明显下降 (P <0 0 0 1 ,0 0 1 ) ,头穴单纯针刺组与体穴单纯针刺组比较及头穴针药结合组与体穴针药结合组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头穴单纯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体穴单纯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比仅有降低的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无论针刺头穴还是体穴均可明显降低缺血区脑组织活性钙调素的含量 ,而且头穴针药结合治疗后 ,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纯针刺 ,说明针刺头穴合并药物治疗脑缺血时 ,针药相引 ,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钙超载及钙-钙调蛋白复合物形成与三七总皂甙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动物血及脑组织中钙(Ca^2+),钙调蛋白(CaM)含量,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动物脑损伤后上述指标改变的影响,结果 知中Ca^2+,CaM与及职Ca^2+,CaM呈显著正相关,三七总皂甙显著降低低血与脑组织中Ca^2+,CaM的含量,结论:三七总皂甙能阻滞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内钙超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文献汇集方法,收集明末清初期间关于经络理论的专著及其他医学著作,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经络理论研究的内容和特点,概括这一时期经络研究的主要学术走向.结果表明,明末清初经络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有:①紧密结合临床阐述经络理论;②体现了"明理致用"学术走向;③研究者包括针灸医生、其他中医学专家、兼通医学知识的儒者等;④研究内容整体上沿着<内经>所定理论体系和框架,部分内容有新的阐述;⑤研究视角从针灸拓展到人体生理和病理及治疗等各方面.说明明末清初经络研究有着自己独特学术轨迹和方向,在经典经络理论的基础上,多方面有了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SAM)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SAMR1正常对照组, SAMP8模型对照组, SAMP8+溶剂(花生油)对照组以及SAMP8+低 、中、高浓度姜黄素处理组,灌胃持续25天。实验结束次日,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的变化;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Ca2+]i浓度;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观测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CaMKⅡ)和钙调蛋白(calmodulin, CaM)mRNA在海马组织的表达情况。 结果 SAMP8模型对照组小鼠隐蔽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组织[Ca2+]i明显增高;海马膜中CaMKⅡ表达量降低;海马组织CaM 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 P<0.01)。经中、高浓度姜黄素处理的SAMP8小鼠隐蔽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经低、中和高浓度姜黄素处理的SAMP8组小鼠海马组织[Ca2+]i均明显降低;海马组织膜中CaMKⅡ表达量均明显增加;海马组织CaM 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 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钙调蛋白(cardiac muscle, CaM)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proteinkinase-Ⅱ, CaMKⅡ)mRNA 表达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采用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45 min,并反复3次阻断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丹参酮ⅡA组尾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10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后断头处死,取心脏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器灌流离体心脏,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离体心脏左室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心肌收缩张力、心率等心功能指标;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CaM及CaMKII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 组 CaM mRNA[(1.29±0.19)比(2.31±0.21)]及 CaMKⅡ mRNA[(1.10±0.07)比(2.13±0.18)]表达下调(P<0.05),心肌梗死范围[(25.12±0.43)%比(35.15±0.64)%]缩小(P<0.05),心肌收缩张力[(2.03±0.14)g比(1.06±0.12)g]及±LVdp/dtmax[(4701.2±135.3)mmHg/s比(3214.7±110.2)mmHg/s;(2518.7±65.4)mmHg/s比(1960.3±62.5)mmHg/s]增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下调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细胞CaM、CaMKⅡ mRNA表达,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