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颇多 ,浮针疗法是第一军医大学符仲华老师随着针灸研究不断深入 ,将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  浮针疗法 ,是因其针刺部位只在病痛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象浮在肌肉上一样而命名。根据肩周炎患者的实际情况 ,寻找最痛点 ,用一型号适宜的浮针针具 (即浮针 ,是由不锈钢的针芯 ,软套管及针座和保护套管三部分组成 ) ,在距痛点 6~ 10cm处进针 ,透皮后 ,退至皮下 ,沿皮下向前推进 ,针尖直对痛点 ,对小范围的疼痛病灶 ,取出针芯固定即可 ,而较大范围的疼痛病灶 ,可先作扫散动作 ,即以进针点为支…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患者排便过程中持续性出现的排便困难现象,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消化科疾病类型~([1]),是一组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坚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病程达6个月以上,而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慢性功能性便秘为临床常见病,便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浮针疗法有别于一般的针灸疗法、皮肤针疗法及皮下针疗法,有其独特的地方.正是这种独特,才使浮针疗法的疗效迥异于其他针法.近年来临床发现浮针疗法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方法 综述2003年5月~2013年5月,获取浮针疗法临床运用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浮针疗法对疼痛性疾病奏效神速、操作简便、安全、掌握.结论 浮针疗法虽有立竿见影之疗效,屡起沉疴之奇迹,但某些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手法对粘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粘连型肩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2例因恐惧针刺,未坚持治疗,对照组中1例脱落失访,因此,最终纳入观察的病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Constant-Murley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电子肢体角度尺测量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后伸的角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治愈为74.36%(2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Fugl-Meyer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Constant...  相似文献   

5.
林广华  何惠娟  李书梅 《新中医》2022,54(21):170-173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 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 例。治疗过程中有脱落病例,最终治疗组共39 例,对照组37 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Constant-Murley 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54.0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Constant-Murley 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Constant-Murley 量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缓解肩关节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6.
唐敏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40-141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针具在局限性病痛周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因其针刺时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肌层,只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像浮在肌肉里一样,故取名"浮针"[1].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适应证广泛、疗效快捷、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浮针疗法于1996年由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符仲华发明,经过10余年的临床运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及发展,现将2007~ 2012年间浮针疗法治疗各种痛症的临床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是治疗肩周炎的两种不同手段,两者结合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中,针灸和药物具有多种配合形式,每一种针药结合形式均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的针灸疗法或药物疗法。本文将从针灸疗法结合药物内服、外用、注射、中频药透等方面阐述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浮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脱落2例)采用浮针刀治疗,对照组44例(脱落1例)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治疗肩周炎有针灸、埋线、推拿、理疗、拔罐等多种方法,笔者自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42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针灸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2组,分别采用针药并用、口服西药、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7%,对照组1组总有效率为55%,对照组2组为78.3%,治疗组与对照组1、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较口服西药和单纯针灸治疗的方法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浮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1次/2天,7次/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对患者肩关节疼痛进行VAS评分,对活动功能进行Constant肩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总...  相似文献   

13.
肩周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和(或)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第一军医大学符钟华医师首创的浮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并与常规电针治疗56例进行比较,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挑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应用针挑疗法治疗(治疗组)60例,电针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针挑治疗组治愈率为65%,总有效率为96.7%,两者之间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别意义(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针挑治疗肩周炎与目前其它治疗方法比较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浮针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封闭治疗,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6.92%,对照组为51.67%,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浮针配合关节松动技术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封闭治疗,且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浮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博士在针灸临床实践中首创的一种侵入性的物理疗法,主要运用一次性浮针针具(专利号:ZL97114318.8)为治疗工具,以局部病症为基准,在病痛的周围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行进,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浮针疗法从1996年6月开展以来,因临床疗效快捷而确切,经过几个阶段的不断探索,其适应证已得到了很大的扩展,本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虎  孙健  白田雨  王欣 《新中医》2020,52(15):139-141
<正>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被称为粘连性关节囊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以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本病好发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属于中医学漏肩风、肩凝症等范畴。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为主要目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 AIDs)及局部痛点封闭可以减轻疼痛;麻醉下手法松解及手术松解可恢复关节活动度[2]。据报道,本病的发病率约为2%~5%[3]。本病虽有自愈倾向,但易反复,且自然病程可长达半年至3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并可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不适。浮针是符仲华教授于1996年发明的现代针灸。有报道显示,浮针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促进疾病的康复[4-6]。临床上,孙健教授运用浮针治疗肩周炎多有  相似文献   

18.
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针疗法是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符仲华经数年研究探索,首创的一种对疼痛能立即奏效的新疗法,是应用浮针针具在病痛周围的皮下进针的针刺治疗方法.因其针刺有别于传统针刺方法,不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象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取名为"浮针".它是在传统的针刺理论、阿是穴理论和腕踝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主要适应证为疼痛性疾病,大部分痛证可达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现将近年来有关浮针疗法临床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虎  孙健  白田雨  王欣  王金玲  陈莉 《中医药导报》2020,26(10):102-104
基于患肌理论治疗肩周炎,要在充分理解患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阐明肌肉功能紊乱状态的致病机理,从肌肉层面评定疾病并确定治疗靶点,指导临床治疗。患肌的功能性病变是造成肩周炎疼痛与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利用功能评估推导可疑患肌,触摸确认患肌,通过皮下扫散手法配合再灌注活动,改善肌肉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消除患肌,恢复肌肉功能及协调性,快速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肩周炎急性期,先采用远程轰炸的治疗策略,然后再针对局部患肌进行治疗;肩周炎慢性期,着重治疗肩胛骨周围存在的患肌,恢复肌群的正常功能;治疗后保证患肌充分的休息。  相似文献   

20.
张路  廖希希  王琪  肖晓华 《光明中医》2022,(13):2387-2389
目的 观察热敏灸配合浮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浮针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热敏灸配合浮针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2种治疗方法操作风险较小,治疗过程中痛苦小,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更高,两者联用可增强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