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鞘内药物注射合并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t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旋提手法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之前,加臂丛神经鞘内药物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86%,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治愈率为25.71%,总有效率77.14%,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神经鞘内药物注射合并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颈舒颗粒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36~67岁,平均46.1岁;采用颈舒颗粒联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35~64岁,平均44.6岁;采用旋提手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VAS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舒颗粒联合旋提手法比单一旋提手法能够更好地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配合针刺颈痛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2周后用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和"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来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适。结论:2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安全,与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相比,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疗效更显著,且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小针刀配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实施小针刀配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疼痛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小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颈椎曲度,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培训后基层医师应用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促进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中央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及单独应用旋提手法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总体症状体征,疗效在疗程结束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3个月时,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复发率都为2%;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10%。结论:试验组(旋提手法+颈椎康复操)及对照组(单纯旋提手法)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整体而言均有很好的疗效,试验组总体上疗效更持久,颈椎康复操的锻炼对于预防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艳 《河南中医》2009,29(10):1007-1007
目的:观察改良式牵引加自重端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改良式牵引加自重端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结论:改良式牵引加自重端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旋提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进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和颈椎曲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的颈椎曲度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颈椎曲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配合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全部采用旋提手法配合葛根汤治疗,6天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68.97,总有效率为94.83%。结论:旋提手法配合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仰卧位牵伸侧屈旋扳法,治疗2周后,观察颈部功能及颈部压痛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颈部功能及缓解颈部压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的改善颈部功能及缓解颈部压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旋提手法联合颈椎康复操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旋提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旋提手法联合颈椎康复操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差值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曲度均增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8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提手法联合颈椎康复操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旋后牵伸手法与传统内旋伸肘顿拉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64例,采用旋后牵伸手法治疗;Ⅱ组62例,采用内旋伸肘顿拉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分标准,从疼痛、压痛、握力、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6个方面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严格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压痛、握力、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Ⅰ组改善情况优于Ⅱ组(P〈0.01);②Ⅰ组总体疗效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69,P=0.000);③Ⅱ组8例患者有一过性的轻度疼痛加重,经1~3 d休息或理疗后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旋后牵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内旋伸肘顿拉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仰头旋转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仰头旋转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手法及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1疗程后两组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仰头旋转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荣洲 《河北中医》2008,30(1):65-67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寰枢节段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正骨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对照组63例采用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2组均2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7.3%、85.7%,总有效率分别为96.8%、95.2%,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或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均有较好临床效果。对于寰枢节段不稳症之寰枢椎解剖移位,不必过于强调正骨复位操作,通过理筋手法配合牵引、中药内服,大部分病例可获得满意纠正。  相似文献   

1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度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用颈椎活动仪观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度方法及其对旋提手法疗效的意义。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0例,脱落12例,其中试验组106例(缺失5例),对照组104例(缺失7例)。试验组采用旋提手法,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8个时间点测量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结果:两组间颈椎前心、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治疗胁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P〈0.01,P〈0.05),而且手法改善颈椎活动优于牵引(P〈0.01,P〈0.05)。结论:头盔式颈椎活动仪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对于评价颈椎功能和手法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部牵引配合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颈部牵引及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ESOV),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①ESOV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ESOV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t值分别为11.028、5.825,P均<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3.606,P<0.01)。②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t值分别为3.356、13.245、3.650、7.443、9.912、3.113,P<0.05或P<0.01);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2.144、4.216、3.287、3.039、6.442,P<0.05或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93、4.414、6.031、5.180,P<0.05或 P<0.01)。结论颈部牵引及手法配合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颈性眩晕患者ESOV评分有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也有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牵顿挤压复位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牵顿挤压复位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片配合微电脑多功能腰椎牵引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评分、起效时间、疗程及副反应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治疗组起效更快,疗程更短并且无副反应,安全性更高。结论:牵顿挤压复位手法配合温针灸是一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效好的创新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牵引踩踏法矫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侧弯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入牵引踩踏研究组26例和腰椎常规整骨手法对照组27例。观察治疗前后腰椎Cobb角度、VAS、JOA评分改变,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腰椎Cobb角度差为(11.84±5.257)°;对照组Cobb角度差为(8.07±6.189)°。研究组分级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63.0%(P〈0.05)。结论牵引踩踏法对于矫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侧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牵引组和观察组各20例,电针组采取电针治疗,牵引组采取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予电针配合腰椎牵引及推拿手法治疗。3周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针组及牵引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腰椎牵引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洪涛  袁涛 《西部中医药》2013,(11):100-101
目的:观察密集型针刺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枕下三角区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手法治疗,治疗组以密集型针刺联合手法治疗。2组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经ridit检验,2组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型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