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芨多糖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水浸束缚法复制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观察白芨多糖低剂量(15mg.kg-1)、中剂量(30mg.kg-1)、高剂量(60mg.kg-1)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白芨多糖治疗溃疡病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采用水浸束缚方法复制大鼠实验性急性胃溃疡动物模型,测定溃疡指数(UI)并计算溃疡抑制百分率,观察白芨多糖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同时测定胃酸、胃蛋白酶含量及胃粘膜粘液含量、血清SOD、MDA含量,探讨其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结果:白芨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溃疡抑制百分率分别为28.34%、63.16%和65.23%;白芨多糖能增加胃粘膜粘液含量,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水平。结论:白芨多糖具有明显的抗应激性胃溃疡作用。该作用与白芨多糖增强胃粘膜屏障和防御功能、减少攻击因子对胃粘膜损伤以及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白芨水提物和龙血竭醇提物复方对因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2组,即龙血竭醇提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白芨水提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白芨水提物与龙血竭醇提物复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组和西咪替丁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5天,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15h,进行胃体形态学观察,测量溃疡点,计算胃溃疡指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胃溃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复方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白芨、龙血竭单方组;复方组低于西咪替丁组。结论:白芨水提物与龙血竭醇提物复方对于预防应激性胃溃疡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芨多糖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白芨多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盐酸雷尼替丁)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按文献方法制备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1].造模后第三天给药,共治疗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白芨多糖对胃溃疡治疗作用,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活性、内皮素(ET-1)含量,以及溃疡周围胃粘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白芨多糖高、中、低剂量对乙酸性胃溃疡的抑制率分别为86.64%、76.65%和70.42%.白芨多糖能增加乙酸性胃溃疡大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NO活性,降低ET-1含量,同时使溃疡周围胃粘膜中EGF和EGFR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白芨多糖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胃粘膜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生成,促进溃疡局部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加强损伤组织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4,(2)
目的探讨珍珠层粉超微粉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考察其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以粒度和收得率为指标,筛选超微粉碎设备及工艺参数;以性状、显微、粉体特征及碳酸钙含有量等对珍珠层粉进行质量检测。建立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考察珍珠层粉抗溃疡功效。结果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频率25 Hz进行超微粉碎。珍珠层粉超微粉粒度D90为3.97μm,碳酸钙含有量为93.11%。超微珍珠层粉组减轻胃黏膜损伤效果优于珍珠层粉原料组。结论确定了珍珠层粉超微粉碎制备工艺,对珍珠层粉超微粉进行了质量研究,为建立质量评价方法奠定基础。超微粉碎可以增强珍珠层粉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超微粉碎前后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粒度、粉体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用组合式粉碎机制备女贞子普通粉,用超微粉碎机制备超微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普通粉和超微粉的细胞特征,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颗粒测量仪对普通粉和超微粉进行粒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结果:普通粉和超微粉的粒度、含量、粉体学特征有显著差异。结论:女贞子超微粉碎后其有效成分容易提取完全,超微粉碎后粒度均匀,生物利用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白芨多糖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模型和大鼠醋酸致胃溃疡模型,采用试剂盒对大鼠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芨多糖(BT01,50,100,200mg·kg^-1)能明显降低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白芨多糖(25,50,100mg·kg^-1)降低乙酸致大鼠胃溃疡;降低渍疡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提高SOD含量。结论:白芨多糖具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其抗胃溃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胃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丁香普通粉和超微粉中丁香酚的含量;研究其对小鼠肠运动作用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采用炭末法观察丁香普通粉、超微粉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 结果: 丁香普通粉和超微粉中丁香酚的含量相同;丁香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肠运动,超微粉剂量为普通粉的1/4时,仍具有与普通粉相同的作用;丁香超微粉抑制小鼠胃肠运动具有一定量效关系。 结论: 超微粉碎应用于丁香药材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临床应用超微细粉时剂量可相应减少,节约药材。  相似文献   

8.
白芨多糖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芨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和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白芨多糖。采用冷水应激、乙醇诱导法制作小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等方法制作大鼠胃溃疡模型。试验动物各分为5组:白芨多糖低剂量组、白芨多糖中剂量组、白芨多糖高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连续给药3 d,造模后处死动物并观察胃溃疡指数。结果白芨多糖对冷水应激小鼠胃黏膜损伤、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损伤及结扎型大鼠胃黏膜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白芨多糖对实验性动物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超微粉碎技术对麋鹿角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水溶性蛋白质、胆固醇、总磷脂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HPLC-ELSD)、分光光度法比较麋鹿角超微粉与普通粉主要成分提取率的变化.结果 麋鹿角超微粉水溶性蛋白质为普通粉的1.41倍;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分别为普通粉的1.2、1.57倍;总磷脂为普通粉的2.53倍.结论 超微粉碎可提高麋鹿角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微米大黄炭是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与传统炮制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中药制剂,即保存了大黄的清热解毒止血之功,又使药品纯度得到提升.微米大黄炭对实验性胃溃疡(GU)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有积极的影响,对GU黏膜具有修复作用[1].中药学里,大黄与白芨均有止血的效果,而大黄炒炭后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白芨煎煮后,性状呈现胶状,不仅保留原有的消肿生肌止血之功,还有较强的粘附性.笔者就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其对急性胃粘膜损害修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王姗姗  施崇精  刘小妹  程中琴  袁强华  宋英 《中草药》2018,49(13):3017-3025
目的改善通脉大生片中丹参与白芍的溶出性,构建优良的粉末分散体。方法采用普通粉碎法及超微粉碎法对白芍、丹参及紫河车进行粉碎,并将六偏磷酸钠(SH)作为粉碎分散剂,共制备19个粉末分散体样品。考察各粉末分散体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分散性,比表面积及孔隙率,采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芍药苷含量,评价不同粉末分散体中丹酚酸B及芍药苷的溶出度。结果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超微粉碎、药材混合打粉、SH均没有使药材粉末产生新的物质。丹参-白芍混合超微粉末分散体中丹酚酸B及芍药苷的溶出度最高,丹酚酸B 83.57%,RSD 2.03%;芍药苷80.75%,RSD 0.61%。结论溶出度不仅受粉末比表面积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粉末分散性的影响。在改善粉末中有效成分溶出度时,不仅要考虑增大粉末的比表面积,还应改善粉末的分散性。紫河车与丹参-白芍的混合超微粉末中,丹酚酸B、芍药苷溶出度较丹参-白芍混合粉末中两者的溶出度低,因此将紫河车单独粉碎后与另两者混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沉香超微粉、原粉抗心肌缺血、耐缺氧、镇痛与镇静的药理学作用,并与山沉香超微粉作对比研究。方法:冠脉结扎方法制造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并观察沉香与山沉香各给药组大鼠心梗面积,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钠石灰法观察沉香与山沉香各给药组小鼠存活时间;乙酸扭体法和戊巴比妥钠协同法观察沉香与山沉香各给药组对小鼠的镇痛、镇静作用。结果:沉香超微粉、原粉和山沉香超微粉均有不同程度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可降低大鼠血清CK,LDH的活性,提高血清SOD的活性,并能降低心肌缺血的面积,明显改善心电图(P0.05,P0.01),且沉香超微粉0.75,0.375 g·kg~(-1)剂量组明显优于沉香原粉(P0.05);相同剂量沉香超微粉与山沉香超微粉作用相当;沉香、山沉香各给药组对小鼠缺氧状态下存活时间均有延长作用(P0.05),相同剂量下山沉香超微粉作用优于沉香超微粉(P0.05);沉香和山沉香超微粉组可明显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P0.05),并减少扭体次数(P0.05),同剂量下山沉香超微粉与沉香超微粉组作用相当;山沉香和沉香超微粉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均有明显延长作用(P0.05)。山沉香超微粉与对应剂量沉香超微粉组作用相当。结论:沉香超微粉、原粉与山沉香超微粉均有抗心肌缺血、耐缺氧、镇痛、镇静等作用,且同剂量下沉香超微粉作用优于其原粉,山沉香超微粉作用相当于对应剂量的沉香超微粉。  相似文献   

13.
梁兆昌  褚洪标  肖琳  张燕军  熊磊阳  周秋贵  曾红 《中草药》2015,46(11):1609-1614
目的研究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不同粒径粉体理化特性及体外溶出行为的差异,为杜仲超微粉体的粒径控制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机制备杜仲不同粒径的超微粉体,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的粒径,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通过破壁率来衡量超微粉碎的破壁效果;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粒径粉体有效成分提取效率及在不同溶出介质的溶出度。结果杜仲超微粉体在显微结构、破壁率、休止角及堆密度等方面与普通粉体差异显著;超微粉体的提取率以及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均高于普通粉体。结论适度的微粉化能提高杜仲细胞破壁率,促进杜仲有效成分的溶出,其溶出度还受到溶出介质的影响,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杜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陈菲  艾国  盛柳青  王建美  黄正明 《中草药》2014,45(23):3397-3401
目的 考察浙贝母、天麻和红景天最细粉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采用常温留样实验考察,连续追踪12个月,比较不同时间的3种中药最细粉的形貌结构、粒径、比表面积、堆密度、休止角等粉体学特征以及有效成分的量和体外溶出曲线.结果 经过12个月的常温留样实验,浙贝母、天麻和红景天最细粉的粉体学特征没有发生显著性改变,3种中药最细粉的有效成分的量基本保持不变,体外溶出率曲线的差异性很小,具有等价性.结论 浙贝母、天麻和红景天最细粉,在12个月的常温留样实验考察期内,质量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化玮  刘洋  艾国  黄正明 《中草药》2013,44(23):3296-3302
目的 制备3种中药浙贝母、天麻和红景天的最细粉,比较不同粒径的中药粉体的理化性质差异。方法 分别制备浙贝母、天麻和红景天最细粉,对其粒径、形貌结构、流动性、吸湿性等粉体学特征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量和有效成分的量进行考察。结果 药材经过粉碎后,3种中药材的粉体学性质及醇溶性浸出物和有效成分的量均发生一定的改变。随着粒径的减小,中药粉体的比表面积增加,流动性稍有降低,吸湿性稍有增加,醇溶性浸出物的量和有效成分的量均有所提高。结论 3种中药材经过粉碎后,粉体学性质有所改变,能够促进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为中药最细粉的入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粒子设计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口腔溃疡散,并与常规粉碎、超微粉碎比较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制备口腔溃疡散,从外观性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微观形貌特征、冰片稳定性评价3种散剂粉体学性质的差异.结果:与普通散剂比较,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在外观性状上颜色均匀性提高,酸涩味降低,粒子设计散几乎闻不到冰片的气味;粒径分布明显小于普通散(P<0.01),但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粒径分布相当;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均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超微散最大;接触角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粒子设计散最大;普通散表面较为光滑,有较少小粒子松散附着,超微散表面被小粒子部分包覆,粒子设计散表面几乎完全被微粒包覆,三者在微观形貌及表面附着上存在差异;经过10d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普通散、超微散、粒子设计散分别损失冰片90.13%,66.48%,40.57%,粒子设计散的稳定性最高,其次为超微散,普通散最低.结论:制备工艺可通过改变散剂微观结构形态,影响散剂的粉体学性质;通过粒子设计技术调控微观结构的形成,可以实现散剂宏观性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对移植性小鼠肝癌H22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中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H22动物模型,并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软坚口服液7.8 mL.kg-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普通粉15.6 g.kg-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高、中、低剂量(15.6,11.7,7.8 g.kg-1)6组,给药10 d后处死模型小鼠分离肿瘤,检测肿瘤大小、称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并将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结果: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高剂量组肿瘤抑瘤率达47.55%,与软坚口服液结果相近;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高、中、低剂量可降低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基因表达,高、中剂量可升高Bax蛋白基因表达;与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普通粉组相比,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高剂量组Bcl-2蛋白基因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基因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可抑制H22瘤体生长,且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党参的超微粉碎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党参炔苷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入药粉量、原粉末粒度、粉碎时间对党参超微粉碎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党参炔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68 nm;利用桨状搅拌法测定溶出度,比较超微粉和普通粉不同时间溶出液中党参炔苷含量。结果:党参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加入药粉量1 000 g,原粉末粒度65目,粉碎时间40 min;党参炔苷平均提取量3.95 mg·g-1,RSD 2.85%。超微粉溶出液比普通粉溶出液中党参炔苷含量明显提高,党参超微粉在30 min时溶出率已达80%,而普通粉末120 min时溶出率仅有40%。结论:优选的超微粉碎工艺稳定可行,党参超微粉中党参炔苷的溶出速率远大于党参普通粉。  相似文献   

19.
低温振动超微粉碎甘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材低温超微粉碎的粉碎机理。方法采用低温超微振动粉碎机组,对中药甘草进行常温和低温下的超微粉碎;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等对粉体特征进行表征。结果与常温粉碎相比,低温粉碎不仅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超微粉体,而且粉末粒径分布更窄,休止角更小,从而流动性得到较大改善。结论振动磨可以在低温下简单、高效、超细地粉碎甘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残黄片的粉碎工艺,提升其质量稳定性。方法:借鉴中药复合粒子制备方法,设计3种超微粉碎工艺制备残黄片超微粉,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粉体形态,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价各粉体的热稳定性,考察所得超微粉的粉体特性;通过高温、高湿、强光试验评价不同工艺所得残黄片的质量稳定性。结果:工艺1为残黄片中4味药材粗粉按比例混合后超微粉碎20 min。工艺2为将黄连与郁金一同超微粉碎25 min,青黛与白矾一同超微粉碎10 min,再将2种粉体混合均匀。工艺3为将黄连与郁金一同超微粉碎25 min,加入青黛继续粉碎10 min,再加入白矾粉碎5 min。3种工艺所得超微粉形态及粉体学性质差异明显,各粉体比热容依次为262.1,242.7,295.9 J·g~(-1)。高温、高湿、强光试验结果显示只有工艺3所得残黄片各项检测指标均合格,稳定性较好。结论:粒子设计理念下的超微粉碎工艺3提升了残黄片的粉体特性和压片可塑性,所得残黄片质量稳定性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