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4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采用压迫法造成大鼠 T_(11)脊髓损伤,蛛网膜下腔给药,治疗组给丹参注射液15μ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5μl。以激光多普勒监测伤前、伤后脊髓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于伤后24h 测定伤段脊髓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组织含水量,同时行后肢功能 Gale 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脊髓损伤后短时间内血流量显著下降,MDA 含量显著升高,组织含水量增加,后肢功能出现明显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SCBF 及MDA 差异有显著性;含水量及后肢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增加损伤脊髓血流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对损伤脊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SAL)组、川芎嗪(TMP)组;用Allen WD法以10 g×2.5 cm致伤力损伤T8脊髓,TMP组术后即刻给予川芎嗪(200 mg/kg)腹腔注射,SA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蛋白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AL组c-fos基因在不同时间点(伤后30 min、1 h、2 h、4 h、6 h)均有表达,伤后2 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TMP组c-fos蛋白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SAL组,但伤后30 min与SAL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6 h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余各时相点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MP通过抑制损伤后c-fos基因表达,从而保护了神经元并抑制继发性损害的发生,这可能是TMP保护脊髓损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丹参与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丹参结合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兔脊髓损伤(SCI)的保护作用.方法: 58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四组,A组10只,作为正常组;B、C、D组各16只,分别作对照组、地塞米松(Dex)治疗组和丹参结合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组.结果:地塞米松对脊髓伤区血流量(SCBF),、丙二醛(MDA)含量及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善不明显,而使用丹参结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脊髓伤区SCBF增高、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高.结论: 丹参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疗效较地塞米松明显,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大鼠中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探讨针刺在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探寻其最佳治疗时机。于致伤前、致伤后30分钟,1.5h、3h、6h、12h进行针刺治疗,观察24h内脊髓血流量的变化。其结果显示:针刺可抑制伤后脊髓血流量的下降趋势,2h至8h针刺治疗作用明显,尤其4h针刺组较对照组差异最为显著(P<0.01)。提示:针刺对早期脊髓损伤具有明显治疗效益,其最佳时间为脊髓伤后2h至8h。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大鼠中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探讨针刺在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探寻其最佳治疗时机。于致伤前、致伤后30分钟,1.5h、3h、6h、12h进行针刺治疗,观察24h内脊髓血流量的变化。其结果显示:针刺可抑制伤后脊髓血流量的下降趋势,2h至8h针刺治疗作用明显,尤其4h针刺组较对照组差异最为显著(P〈0.01)。提示:针刺对早期脊髓损伤具有明显治疗效益,其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观察了三七、川芎(sqcx)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脊髓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三七、川芎注射液组和单纯脊髓损伤组。用改良的Allen's方法造模成功后,分别在术后1,2,4,8,12,24h用Hochesst荧光染色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氢清除法测量脊髓血流量(SCBF)变化。结果:两组中均发现细胞凋亡,模型组损伤8h后损伤节段灰质中阳性细胞达到高峰,12h后灰质中阳性细胞减少,但白质中出现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用药组8h后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24h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BF在损伤后1h明显下降,4h后略有回升,8h后达到最低。24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三七、川芎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并提高脊髓血流量。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段电解质、水含量改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川芎嗪对损伤的脊髓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氏WD装置以50 g·cm(10 g×5 cm)冲击棒打击致伤大鼠T8脊髓节段.术后实验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1 h、6 h、12 h及24 h取脊髓损伤段标本,分别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脊髓损伤段电解质、水含量.结果:损伤脊髓后,伤区钙、钠离子升高、钾离子降低;水含量增高、应用川芎嗪后电解质紊乱情况和水肿得到改善.结论:川芎嗪对受伤脊髓段电解质、水含量改变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行为学和红核神经元数目等角度来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ALLENg致伤法制成大鼠T12中度脊髓损伤模型,设立电针组进行治疗,并同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作为对照;应用斜板实验对不同组的大鼠在造模后12h、1星期和4星期作行为学评分,4星期时,利用HRP逆行示踪技术,计数各组每个大鼠红核神经元数目。结果在脊髓损伤后12h和1星期,电针组大鼠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相比,在斜板实验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脊髓损伤后4星期,电针组大鼠在斜板实验方面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在斜板实验方面,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只在伤后12h有差别,在伤后1星期和4星期,两组无明显差别。同时,在脊髓损伤后4星期,电针组大鼠的红核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的红核神经元数目。结论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提高其行为学评分,并能减轻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大鼠中度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探讨针刺在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找寻其最佳治疗时机。于致伤前、致伤后30分钟、1.5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进行针刺治疗,观察24小时内脊髓血流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脊髓损伤早期bcl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MC)组、电针(EA)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MP)组及假手术(SO)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捶击法致大鼠T10脊髓损伤,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脊髓损伤早期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MC组脊髓损伤后6h bcl-2 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伤后24h表达增高;伤后6h bcl-2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伤后24h表达有增高趋势。EA组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与MP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可上调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