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宏  魏冬梅  尹钢 《新中医》2012,(10):145-146
积聚、癞瘕是中医学的主要病证之一。积聚之名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灵柩·五变》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医药》2021,44(1):41-43
肺结节病属于中医“积证”范畴,属五积之一,为肺之积,病名为“肺积”。“积”之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变》记载:“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胃肠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难经集注·卷四脏腑积聚第九》云:“肺之积,名为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脉“滑者,为息贲,上气”,指出了肺积的主症和脉象。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中无“慢粒”(简称)病名的记载,但就其临床所见,可将其归于“(?)积”、“虚劳”、“瘀证”和“血证”等病的范畴。早在《灵枢·五变》篇即言:“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其所描述积聚证候与慢粒伴有贫血的临床表现相似。《诸病源候论》,说:“(?)瘕……其病不动者,直名为(?)”其描绘与慢粒巨脾坚硬  相似文献   

4.
《灵枢·百病始生》篇(下称《百病》)是《内经》中系统论述病因、病机及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时邪正关系的重要篇章。篇中亦详尽地阐明了“积聚”的生成因素,病机和症状,余根据《百病》篇所论,探讨分析“积聚”的生成,主要具有以下三个重要因素。一、得寒乃生“积聚”一症首见于《灵枢·五变》篇,其曰“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  相似文献   

5.
癥瘕亦称"积聚".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作."《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载:"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症.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癥瘕,现指腹腔内有包块肿物结聚的疾病.癥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者,假聚成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体虚复感外邪、饮食情志所伤以及他病日久不愈而引起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  相似文献   

6.
从病因病机、治法和临证用药等方面总结肖万泽教授从湿浊内蕴论治痛风的经验,并附验案。肖万泽教授认为痛风之发生,病机上责之湿浊内蕴,内湿致痹;因此在治疗上运用化湿祛浊、健脾通络的基本法则,随证调整用药,脾健则内湿不生,湿祛则血络自通,最终使体内气血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得以平衡,从而使机体分清泌浊之功能得以恢复平和。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2):230-231
目的:阐述刘少明教授对痛症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四例不同的典型痛证医案的分析,阐述陕西省名中医刘少明教授临床治疗痛证的特色。结论:刘少明教授认为痛证的病机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祛瘀通络、调和气血"为其大法,主张采用刺络放血疗法为主治疗痛证,该法能够使恶血邪气尽出,以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和,痛证必消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肝硬化属中医学"胁痛"、"黄疸"、"积聚"、"癥积"、"臌胀"等范畴,中医谨守病机、辨证论治的特点使其在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上有所见长。吾师贾建伟教授从事肝病临床工作已逾30载,在基于经典论述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肝硬化患者多以"瘀热在里"为其基本病机,今兹表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吾师姜树民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逾30载,曾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后又随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学文教授学习数载,擅治内科脾胃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现将吾师应用寒热并用法治疗脾胃病所选用角药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角药应用举例1.1黄芪、知母、石斛温补凉润,益气升津。黄芪,味甘能补,性微温,为补益脾气、升举清阳之品。吾师以生品入药,最能补脾胃、升清气,补而不滞,且借其升浮上行之力,用于治疗胃溃疡  相似文献   

10.
李斯文教授扶正抑癌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吾师李斯文教授、主任医师,主攻肿瘤的防治研究,运用扶正抑癌理论指导临床肿瘤治疗,功效卓著。余有幸受李老师教导,侍诊左右,受益颇深。现将吾师扶正抑癌理论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扶正抑癌的理论基础李斯文老师是从中医学整体观点来认识肿瘤发病机制的。肿瘤是一全身性疾病,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证。首先发病的基础是正气先虚,其后邪气攻之而成积证,正所谓:“积之成也,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医宗必读》。“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景岳全书》。“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藏(脏)之气所为也”《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