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中国传统督脉铺灸法的施术关键和运用特色。督脉铺灸以夏季为适宜时机,在背部督脉穴位施术,对选择灸材、药物敷置、点火燃艾、灸疮清理等每个操作步骤都有特殊要求。在临证应用中具有五大特色,一是热力叠加,重在温通;二是调节整体,兼顾局部;三是择时施治,顺应变通;四是优质选材,保障施术;五是注重调养,加强护理。督脉铺灸的施术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治病快捷,功效卓著,若能掌握其施术关键和运用特色,可以进一步丰富针灸治疗手段,使古老的传统灸术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督脉铺灸法不同发泡灸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索最佳发泡灸量。方法:将12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斑蝥剂量0g)、治疗组2(斑蝥剂量1.5g)、治疗组3(斑蝥剂量3g),每组各40例,分别予以督脉铺灸法进行治疗,每隔30d治疗1次,共治疗2次。观察灸后24h背部发泡程度、24h内背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主要症状、体征,魏氏法(Westergren)测血沉(ESR),酶联免疫法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M(IgM)、IgG的含量。结果:24h背部发泡程度、24h内背部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1最轻,治疗组2中等,治疗组3最重(难以忍受),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和ESR、RF、CRP、IgM、IgG的含量(P0.01);治疗组2与治疗组3的上述指标皆低于治疗组1,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1(P0.01);治疗组3的症状、体征积分和ESR及RF、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组2(P0.05)。结论:督脉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发泡灸的疗效远胜于非发泡灸;斑蝥1.5g的剂量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铺灸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有效疗法。方法:将56例RA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31例)和针刺组(25例)。铺灸组取督脉(大椎至腰俞)及双侧相应华佗夹脊,将药粉(羌活、独活、牛膝等组成)和鲜姜泥铺其上,上置艾炷行灸;针刺组取大椎、身柱等穴,单纯针刺。治疗时间均为50天。结果:铺灸组有效率为100.0%,针刺组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督脉铺灸疗法对产后身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符合产后身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督脉铺灸治疗,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3例,采用布洛芬缓释片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1.43%、有效率为94.2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9.39%、72.72%(P〈O.05,0.01)。结论:督脉铺灸疗法治疗产后身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督脉铺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铺灸组34例和中药组32例。铺灸组采用督脉铺灸疗法,每周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2个月。中药组给予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剂,每次5g,每日3次,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浆白介素(IL)-2、IL-6、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计算cAMP/cGMP比值。结果:铺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1.2%(31/34),明显高于药物组的81.3%(26/32,P0.05)。铺灸组及中药组血浆IL-2、IL-6、cGMP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cAMP较治疗前升高(P0.01),cAMP/cGMP比值升高;铺灸组IL-2、IL-6、cGMP下降较中药组更为明显(P0.01),cAMP上升更为显著(P0.01),cAMP/cGMP比值上升幅度更大(P0.01)。结论:铺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可能与其更有利于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逐经督脉灸疗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艾灸盒、传统艾灸灸督脉治疗)与治疗组(30例,给予自制逐经灸自动艾灸机、特制空心艾条逐经灸督脉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ASDAS-CRP、ESR、CRP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ASDA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674,P=0. 000)。治疗后2组ESR及CR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逐经督脉灸疗法治疗肾虚督寒型AS效果显著,可改善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铺灸疗法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冬娥 《河南中医》2006,26(1):70-71
铺灸又称长蛇灸,常取督脉施治。其铺灸面广、艾炷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能起到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之功。适合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迁延性肝  相似文献   

8.
探讨督脉铺灸法治四肢筋骨关节病的施术方法、应用范围.在背部正中督脉穴位施术为主,根据病证不同配合其它部位,铺垫生姜泥、药粉置大艾炷点燃施灸.施术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具有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的功效,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足跟痛等四肢筋骨关节病证.铺灸的特色在于热力叠加,重在温通;调节整体,兼顾局部;择时施治,顺应变通.督脉铺灸治病快捷,功效卓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痴呆病与髓的关系,阐述髓与督脉的广泛联系,结合督脉灸的作用部位和功效,探讨督脉灸疗法治疗痴呆病的机理,认为督脉灸是一种温养之力较强的隔药隔姜灸法,通过温熨经络、药物刺激两方面的作用,温养开通督脉,激发肾、脾、心阳气,促进阴精气血的生化,益精填髓,最终达到治疗痴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伍丽蓉  农凤冠  邓昌亨 《新中医》2017,49(4):137-139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督脉铺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按中风病入院常规处理,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体针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腹针结合督脉铺灸治疗。3疗程后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86.7%,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Barthel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结合督脉铺灸可有效降低肢体肌张力,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