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五脏气虚的雷同和血虚的空白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结论 :五脏均有气虚证 ,气虚各有特点 :气虚分为两类 ,单纯气虚和气血两虚 ;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应统一 ,使五脏气虚辨证趋于规范 ;肝、心、脾三脏有血虚证 ,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 ;精亏、津亏与血虚类似 ,五脏精、血、津液辨证是同层次概念 ;精气与气血津液学说应统一 ,简称为气血精津理论 ;根据气血精津理论 ,五脏气血辨证应正名为五脏气血精津辨证 ;重构五脏阴阳气血精津理论 ,建立脏腑虚证的辨证思维模式—五脏阴阳气血精津辨证  相似文献   

2.
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其相关问题,提出了各脏之精虚、气虚、阴虚、阳虚可用以阐释其不同生理机能失常的病证,当属于类证病机的范畴;五脏之阴虚、阳虚不能与其气虚同时并存,但与其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可同时发生;肾之精气阴阳的不足在五脏精气阴阳虚性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脱证属内科疾病之变证,系多种原因导致的急证之一。临床表现复杂而多变,以机体阴阳气血严重耗损、元气衰败、阴阳离绝、五脏功能衰竭、精气外脱的综合症状为主。凡因大泻、大汗、大吐、大失血、失精,或久病气阴耗竭,或中毒、感染、过敏,或剧痛、恐惧等原因导致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气血运行障碍,五脏功能衰竭,甚而阴阳离绝者,均可致脱证。兹  相似文献   

4.
对五脏之精、气、阴阳的基本概念作了讨论,认为五脏之精是藏于五脏中的液精华物质,五脏之气是分布于五脏的无形而运动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极细微物质,五脏之阴是五脏之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部分,五脏之阳是其气中具有湿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阴是其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并用此基本要领诠释了各脏精气阴阳的具体涵义。  相似文献   

5.
河图医学是依据阴阳二分和河图图式而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及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2)脏气升降运动体系;(3)四象体质理论体系;(4)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四时用药理论;(5)药物的气味厚薄及四时应用理论;(6)四象二旦方调四脏体系。以此理论体系为指导,可调养五脏精气神及偏颇体质,治疗与五脏相关的内伤性及外感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五脏理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应用的指导思想,运用中医的五脏阴阳气血等病因病机剖析慢性心功能不全证型辨治思想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内经图》是道教内丹修炼图,以人体气、液、阴、阳运行变化需经过的关窍为主要内容,将人体和自然界天人相应的机制和过程用歌诀加注在图景之中,具体阐发说明了气、液在五脏中运行、相互转化与天地间阴阳升降的关系,督任二脉与日月运行的关系.参照天地日月之道,涵养人身之精、气、神。是道教医学对中国传统阴阳理论体系在内丹修炼实践基础上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中有丰富的脏腑病机理论,涉及到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等病机理论.其脏腑病机理论具有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模型为论证基础;脏腑病变不离精气阴阳,尤重脏腑气之虚实;五脏之间相通,相互影响等特点.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局部病变联系全身,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采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