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春焕  孔西建  徐健康 《光明中医》2016,(17):2530-253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针灸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肌注降钙素针。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血清睾酮、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骨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针灸组睾酮、骨化三醇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针灸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灸能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改善其骨代谢,提高成骨细胞活性、骨化三醇水平,提高整体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肝肾健脾温针灸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作用。方法:分别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3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31例,骨量减少患者40例随机分为针灸防治组20例和药物防治组20例,针灸治疗组和防治组均选取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悬钟、关元,予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45天次;药物组口服维丁钙片,4片/次,3次/d,连续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骨痛积分、衰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针灸治疗组的L2-L4、左股骨Neck、Ward区及GT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P<0.01,或P<0.05);药物治疗组左股骨Ward区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1),左股骨L2-L4、Neck骨、GT部位的密度较治疗前轻微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量减少防治结束后3个月,针灸防治组L2-L4、股骨Neck、Ward区及GT骨密度值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和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针灸和药物防治骨量减少患者3个月后,BGP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且针灸组与药物组BG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和药物治疗组、针灸和药物防治组治疗后骨痛积分和衰老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针灸治疗、防治组与药物组治疗、药物防治组治疗前后骨痛积分、衰老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灸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为25.0%、药物治疗组为3.25%,针灸防治组的临床控制率为35%,药防治物组为10%,针灸治疗、防治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防治组(P<0.01,P<0.05)。结论:补肝肾健脾针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防治骨量减少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降低骨痛积分,改善衰老症状,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口服维丁钙片。该针灸疗法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延缓衰老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药口服结合中药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口服、中药穴位贴敷)36例和对照组(中西药口服)34例,疗程2周。分别在治疗前、1周末、2周末统计骨痛积分,观察2组患者骨痛积分变化。结果:2周末,治疗组患者的骨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骨痛积分在治疗1周末开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2周末开始与其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痛患者在补钙、促进钙吸收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若配合中药内服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更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骨痛。  相似文献   

4.
陈悦霞  葛美芳  朱青 《中草药》2017,48(11):2266-2268
目的观察中医滋补肝肾方药强筋壮骨祛风合剂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钙、维生素D治疗,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和骨化三醇胶丸,疗程为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筋壮骨祛风合剂,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比较骨痛评分,检测跟骨骨密度(BMD)。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患者骨痛症状均有所减轻,且治疗组效果强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跟骨BMD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不显著。结论与基础钙、维生素D治疗基础上加用强筋壮骨祛风合剂可以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骨痛症状,对升高BMD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仙灵骨葆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仙灵骨葆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口服仙灵骨葆1次3粒,1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福善美(阿仑膦酸钠),每天1次10mg,早晨空腹服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积分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仙灵骨葆组和福善美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仙灵骨葆组症状缓解较福善美组明显,P<0.05.仙灵骨葆组和福善美组治疗后股骨三个部位的骨密度均较前好转,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仙灵骨葆对腰椎的骨密度没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能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MD和改善临床症状,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药膳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各指标及骨密度变化,探寻食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途径。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补肾壮骨药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期间检测疼痛积分、骨代谢指标及肝肾功能等确认安全性,治疗6个月后复查骨密度。结果:(1)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84%,二者无显著差异;(2)改善症状方面:治疗1个半月、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3)骨代谢指标:两组B-AL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同期非参数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4)骨密度方面:治疗6个月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药物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疗效,观察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劲骨坚2号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劲骨坚2号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钙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骨密度值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明显降低,骨密度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疼痛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密度值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劲骨坚2号可明显降低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积分,升高患者骨密度值,说明劲骨坚2号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梅飞  方弘伟 《新中医》2022,54(1):190-193
目的:应用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估骨密度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骨康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温针灸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GP、PINP和B-AL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BGP、PINP和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能够促进骨的形成和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滋阴汤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邓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滋阴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血钙、血磷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36%(54/60)vs 72.34%(43/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髋部、股骨颈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PP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骨钙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肾滋阴汤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骨...  相似文献   

10.
陈晓敏  曾沛英 《新中医》2014,46(5):128-130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骨质疏松症伴有疼痛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32例,2组均服用碳酸钙D3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中西医结合组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西医组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观察治疗6月前后腰椎骨密度的变化及疼痛的缓解程度。结果: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疼痛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骨密度高于西医组,疼痛积分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骨密度的改善和疼痛的缓解均较单纯服用西药有效。  相似文献   

11.
邢越  孔令丽  李樱  王淑杰 《陕西中医》2021,(12):1773-1775,1782
目的:研究针刺五脏俞联合涌泉穴艾灸对脑卒中失眠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针刺五脏俞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清5-HT、D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失眠、心烦、精神萎靡、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评分和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高于对照组,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联合涌泉穴艾灸可以改善脑卒中失眠睡眠质量,提高血清5-HT、降低血清DA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IL-1β、Hcy、PAF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DNF、VEG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时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4.44%,对照组22.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而言联合温针灸可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探讨温针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各20例。针灸组穴取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等,予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45次;药物组口服维丁钙片,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及雌二醇(E_2)、骨钙素(BGP)和尿钙/尿肌酐比值(Ca/Cr)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灸组各部位的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0.01),药物组治疗后BMD无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G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灸组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5);针灸组治疗后Ca/Cr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药物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组临床控制率为35.0%,药物组为5.0%,针灸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口服维丁钙片,有提高激素水平、延缓骨丢失的作用,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联合枸橼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特殊透刺联合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予以雷火灸疗法,观察组45例患者予以特殊透刺联合雷火灸疗法;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肌电图检查、血清因子及评分类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 治疗后,观察组动作电位潜伏期、MDA、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波幅、SOD、一氧化氮(NO)、面神经分级标准(H-B)评分、Portmann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透刺联合雷火灸可以有效缓解SOD、MDA水平,促进面部表情肌兴奋性,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隔姜灸(关元、神阙、气海、双侧子宫)配合针刺(三阴交、合谷、内关)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酚酸钠肠溶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1640),25 mg/12 h;观察两组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F2a、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结果:两组患者评价即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0.05;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GF2a均下降,变化幅度有差异(P<0.05);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治疗后对比,P<0.05;随访结束后评价远期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刺激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比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应差异.将6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艾灸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或艾灸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和艾灸组均能提高腰椎部的骨密度(P<0.01,P<0.05),针刺组优于艾灸组(P<0.05).就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言,针刺疗法的作用优于艾灸疗法.  相似文献   

18.
兰谢  余帅江 《陕西中医》2022,(7):954-957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Hcy、NO、TNF-α、S100-β、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清Hcy、TNF-α及N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醒脑阴阳透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醒脑阴阳透刺法,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法,并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都有减少,治疗组、对照组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阴阳透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确为临床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种较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19-521
目的 :观察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鹅足囊处压痛压力值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鹅足囊处压痛压力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鹅足囊处压痛压力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7.67%,对照组83.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