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减瓜蒌牛蒡汤配合排乳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20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抗生素配合排乳法治疗;治疗组100例采用加减瓜蒌牛蒡汤配合排乳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主、次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结论:加减瓜蒌牛蒡汤配合排乳法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费用低廉,适合哺乳期女性特点的中医内服外治方案,适合在基础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瓜蒌牛蒡汤联合揉抓排乳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郁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7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3例头孢克洛0.375g,2次/d,口服;或头孢呋辛1.5g,静滴,2次/d。治疗组54例瓜蒌牛蒡汤(柴胡、赤芍、蒲公英、瓜蒌、丝瓜络,山楂~炒、皂角刺,桔梗,陈皮,鹿角霜,薏苡仁,白豆蔻、茵陈、佩兰,偏于寒加桂枝、白芍~炒,白芥子,湿热重改草果,槟榔,苍术,厚朴;热象重加连翘,黄芩;乳汁不通畅加路路通,王不留行;乳汁不通畅加大量麦芽生;后期加菟丝子12g,怀山药、山茱萸各15g,当归12g补益肝肾);揉抓排乳,术者五指指腹揉、推、挤、抓,沿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揉抓,宿乳排出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瘀乳排尽、疼痛明显减轻为度,每日可3~4h重复治疗。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继续授乳、乳房肿块、乳房脓肿、24h内缓解、复发、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好转1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7例,好转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2.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继续授乳、乳房脓肿、复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乳房肿块、24h内缓解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瓜蒌牛蒡汤联合揉抓排乳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郁滞),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味瓜蒌牛蒡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加味瓜蒌牛蒡汤,对照组予青霉素静脉滴注,两组均辅以手法按摩排空乳汁。两组疗程均为6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块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1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2组间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疼痛消失时间、肿块消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部分症状的缓解快于对照组(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瓜蒌牛蒡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疗效与抗生素相当,但缓解疼痛与肿块的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通乳散结膏联合手法按摩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揉抓排乳手法,试验组予以自制中药药膏外敷联合揉抓排乳手法。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症状体征积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乳散结膏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症状,下调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乳散结膏配合揉抓排乳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郁滞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郁滞期患者为治疗对象,全部入选病例按单盲法分组,即按照就诊顺序,单数归治疗组,双数归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疗法配合揉抓排乳法,治疗组采用通乳散结膏配合揉抓排乳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乳房局部红肿热痛、肿块大小变化、排乳通畅性等全身症状,以及白细胞和红细胞沉降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2组全身症状和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评分均明显改善,2组相比治疗组更优(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5.00%)明显低于对照组(82.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郁滞期患者采用通乳散结膏配合揉抓排乳法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联合揉抓排乳手法对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揉抓排乳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两组均治疗7日。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症状体征积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较低(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联合揉抓排乳手法治疗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联合中药外敷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15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相关症状恢复时间及通乳时间,同时治疗前后对患者WBC、CRP、IL-6、TNF-α等实验室指标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WBC、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症状恢复时间及通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IL-6、CRP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揉抓排乳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非脓肿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中医治疗组采用揉抓排乳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揉抓排乳、中药外敷的基础上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乳房疼痛、红肿范围、肿块大小等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并对2组患者的中段乳汁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中医治疗组细菌感染阳性率11.7%,联合治疗组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阳性组的病程长于阴性组(P0.01)。病程越长,细菌感染的风险就越高[OR=11.621,95%CI:(3.729~36.214)]。2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9)。结论:非脓肿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细菌感染率低,尽早解决乳汁瘀滞是有效控制病情和预防乳腺脓肿的关键,揉抓排乳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行,且不干扰正常哺乳。  相似文献   

9.
朱雪琼  林希  林祥  米海霞 《新中医》2016,48(11):125-127
目的:观察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加减联合中药外敷、乳腺治疗仪、乳腺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予自制膏药外敷、乳腺治疗仪治疗及乳房按摩,治疗组加用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青霉素静脉注射,疗程均为1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数目、肿块大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体温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结合乳腺治疗仪及乳腺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哺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艾萍 《光明中医》2023,(1):85-87
目的 探讨中药乳痈消汤剂内服联合消炎膏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炎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8例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头孢硫脒静滴抗感染及排乳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乳痈消汤剂内服联合消炎膏外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乳房肿块消散、通乳时间及疼痛评分情况,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乳房肿块消散及通乳时间明显缩短,疼痛评分数值变小,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指标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乳痈消汤剂内服联合消炎膏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炎症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缩短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有效改善机体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1.
陶瑾 《四川中医》2015,(2):136-137
目的:观察清乳消痈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清乳消痈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哺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正常通乳率分别为100.0%、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肿痛缓解时间、肿块吸收消散时间、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及通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乳消痈汤联合针刺疗法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高,可作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抓揉排乳、穴位按摩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乳房红肿面积、疼痛程度及乳汁分泌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治愈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乳房红肿面积、疼痛程度及乳汁分泌情况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短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具有简、便、廉的优点,并可避免内服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婴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马永坤 《新中医》2014,46(8):104-105
目的:观察瓜蒌牛蒡汤配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牛蒡汤口服,2组均以5天1疗程,2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8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瓜蒌牛蒡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卓文杏  赵萍  蔡丽珊 《新中医》2019,51(7):173-176
目的:应用3D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评价瓜蒌牛蒡汤联合加味双柏膏治疗乳痈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乳痈早期气滞热壅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瓜蒌牛蒡汤治疗,观察组给予瓜蒌牛蒡汤内服联合加味双柏膏外敷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积分及应用3D超声断层显像技术测定病灶灰阶值中位数(GS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1)。2组病灶GSM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P 0.05),观察组病灶GSM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瓜蒌牛蒡汤内服联合加味双柏膏外敷治疗乳痈早期疗效明确、安全有效,联合用药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加速乳痈病灶灰阶值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乳痈郁滞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给予内服蒲粉汤、外用金黄膏和揉抓排乳治疗;西医组给予口服抗菌药物和外敷硫酸镁溶液,吸奶器吸奶治疗,治疗3 d评判治疗效果,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中医组、西医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P0.05);中医组改善乳房胀痛、乳汁排泄、局部皮肤温度、全身症状等较西医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占比(NEUT%)和C反应蛋白(CPR)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后两组血WBC、NEUT%和CP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服蒲粉汤、外用金黄膏和揉抓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乳痈郁滞期)的疗效较确切,能明显减轻乳房红肿疼痛,消除肿块,改善乳汁排泄不通畅的状态,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张洲伟 《陕西中医》2014,(4):100-102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拟清乳消痈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自拟清乳消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清乳消痈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乳头内陷、乳房疼痛、瘘管或窦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自拟清乳消痈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疗效显著,其可能对临床症状为乳头内陷、乳房疼痛、瘘管或窦道的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朱雪琼  米海霞  林希  林祥 《新中医》2014,46(12):129-130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予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加减内服,消肿解毒膏外用及手法按摩治疗。结果:治疗时间3~14天,平均为5天。治愈54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内外合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星针配合揉抓排乳法对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七星针配合揉抓排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连续治疗5天,观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汁分泌情况、乳房疼痛程度、肿块大小,发热情况,血液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情况等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5天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95.65%,对照组56.5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星针配合揉抓排乳对急性乳腺炎初期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瓜蒌连翘汤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本科室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及单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瓜蒌连翘汤(全瓜蒌、连翘、牛蒡子,漏芦、荷叶、桔梗、皂刺、赤芍、通草、浙贝母、丝瓜络、生甘草)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1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3.64%。对照组治愈7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86.4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瓜蒌连翘汤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配合纤维乳管镜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急性乳腺炎,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中药组选用瓜蒌牛蒡汤(医宗金鉴)加减,同时局部理疗,实验组在中药组基础上配合使用纤维乳管镜冲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乳汁脓细胞消失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纤维乳管镜治疗急性乳腺炎,较单纯传统中药疗法,疗效更确切,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