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月经失调为妇科常见疾病,可因肝脾肾失衡,脏腑气血失和,阴阳气血失衡所致。调治月经,调肾需调补肾精,重视肾中阴阳调补;调脾重在调和脾胃气血,助其健运,采用补益脾气或运脾化湿之法,恢复正常气机升降;调肝需恢复肝之调达之性,疏肝、柔肝、暖肝结合。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需同调肝脾肾三脏,虽月经失调可有一脏功能失调为主,亦可巧妙运用脏腑关系,恢复脏腑间的平衡,使气血调和,月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李琰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9):634-636
肝为藏血之脏,妇女以血为用。冲为血海,任主胞宫,肝与冲任关系甚为密切。历代医家对妇科疾病十分重视从肝论治,笔者对经、带、胎、产诸疾亦常以调肝入手而获良效。现谈谈调肝常用四法在妇科临床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3.
夫肝者,五脏之一也。在志为怒,在体为筋,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味为酸,在色为苍,应时为春,与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畅宣通、舒展开发、透泄升达等作用及疏泄本脏及他脏之功能。脏腑经络之气化,气机升降之调畅,无不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下面就肝...  相似文献   

4.
展照双 《北京中医》2008,(3):188-189
“体阴而用阳”是肝脏的基本特性。所谓“体”是指肝的本体.所谓“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肝体阴柔,其用阳刚,刚柔相济,阴阳和调,则肝的功能正常。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  相似文献   

5.
介绍阮士怡教授基于心-肝-肾三脏一体论辨治老年抑郁症经验。立足于老年人心、肝、肾不足以及心神失养的病机特点,提出抑郁之本在心、抑郁之调在肝、抑郁之源在肾,从心-肝-肾三脏一体出发辨证论治老年抑郁症,养心补肾以调肝,则心神得养,诸郁可解。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肝病多从肝、脾、肾着手,根据中医五脏六腑相关理论肝病亦可以从肺论治。一方面肝肺两脏生理上密切相关,肝肺两脏共调气机升降,共调畅气血、调节水液代谢,肝肺共主卫表而御邪,并且经络上相连。另一方面肝肺两脏病理上互相影响,五行中肺金克肝木,病理上肺病传肝,肝病也可传肺。临床上治疗肝病从肺论治,具体治则包括宣肺疏肝,清肺泻肝,调肺活血,舒肺利水和补肺固卫。由此可见,肝病从肺论治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脏腑相关的理论,为治疗肝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提高中医对肝病治疗提供了又一思路。  相似文献   

7.
黄振翘长期致力于中医血液病临床工作,在血液病出血病证诊治方面有独特的经验。选择黄振翘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三个有效病案,分析其病机、治法及用药特点如下:出血紫癜以肝火伤络为标,热在血分,火伤血络;虚劳血证以脾肾亏损为本,热伏血分,瘀血阻络,本虚标实。治疗首先辨明脏腑病位,分清虚实、气火盛衰,治疗原则:出血紫斑,泻火治标以制肝木,兼顾治血,虚劳血证脾肾同治,调水火气血阴阳。难治性ITP以阴精亏虚、里有瘀热为病机特点,采用分阶段治疗,调治肝、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8.
提出肝脏为"气血之脏""气机之脏",提倡从气、血、阴、阳四端以调肝,总结出调肝十五法,即疏肝法、镇肝法、泻肝法、化肝法、清肝法、平肝法、凉肝法、养肝法、散肝法、破肝法、软肝法、滋肝法、柔肝法、敛肝法、温肝法。调肝十五法是从肝论治病证的概要,充分体现了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并提出调理气血、调畅气机为调肝治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张秀菊 《天津中医药》1998,15(4):185-186
肝为五脏之一,具有疏泄易之功能。与其它四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一旦肝失疏泄影响其它四脏,而诱发诸多疾病。因此在临床中善调其肝,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用此方法辨治多种病证,效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学中,既有“肝为刚脏”,又有“肝为柔脏”之说。笔者基于多年对中医肝病的临床研究,认为“肝既为刚脏,又为娇柔之脏”,临证时必须谨记肝之刚、柔、娇的特性,依据其基本病理变化,把握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注意调气和血、疏清补泻、刚柔相济、互补为用。治疗用药把握轻灵平和的原则,做到疏肝理气为其首要,养血柔肝不容忽视,护肝保肝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1.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教授,自1934年以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4年,对肿瘤、肾病、肝病、心脏病等多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治疗经验。笔者有幸加入裘沛然名师工作室参与收集整理和继承裘老的学术经验,有机会长期侍诊于身侧,耳濡目染,为裘老的高超医术、高尚医德以及精深的人文功底所折服,现仅就裘老治疗肾病的验案加以总结,以飨读者。1IgA肾病案汪某,男,7岁。2005年6月30日初诊。家长代诉:肉眼血尿半月余。本月12日因肉眼血尿、蛋白尿住院治疗,诊断为IgA肾病。经中西医治疗后蛋白尿消失,但仍见肉眼血尿,无腰酸及其他不适;舌暗红、苔黄,脉细。此为热迫血行,伤精耗气。治以清热凉血为先,佐以益气健脾补肾。处方:生黄芪30g,左牡蛎30g,泽泻15g,仙灵脾15g,炙龟板20g,川黄柏18g,土茯苓30g,土牛膝30g,生蒲黄(包)18g,生槐花(包)15g,生地黄30g,仙鹤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服14d。复诊(7月14日):服上方14剂后,症减不显,小便泡沫多,见肉眼血尿;查尿蛋白(-);舌质红,舌苔腻,根厚黄,脉细。以清热凉血、养阴益气为治。方药调整如下:生黄芪30g,全当归18g,生地黄、熟地黄各24g,川黄柏15...  相似文献   

12.
刘志明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善治各种外感热病及疑难杂病。现结合验案1则介绍刘老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1病案实录易某,女,56岁,1989年5月3日初诊。患者1989年1月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便后疼痛仍不缓解,大便呈脓血样,每日6-10次,无明显里急后重感;食量急剧减少,由每日450g减少至150g,体重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刘亚娴(1944-),男,河北霸州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62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8年制),后因病退学,随父习医。1965年重考入天津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1978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研究生,1980年毕业。现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并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肿瘤学会常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主任,肿瘤专业主任委员,《河北中医》编委会副主任。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及参编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98篇。刘教授的学术特点可归纳为“博”、“精”、“巧”。博:博采众长,博涉典籍,识练结合,临床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精:精研经典,熟烂于胸,会之于心;巧:圆机活法,用药轻灵。在“博”和“精”的基础上,才能生“巧”,“巧”体现在辨证、选方、加减等方面,平淡轻取,屡获奇效。可谓“精研经典采众长,圆机活法治病广”。刘亚娴教授禀承中医家传与学院双重教育,具有扎实的中医功底,40多年临床经验,临床涉猎广泛,而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是学验俱丰的中医专家。坚持辨证论治、坚持中西...  相似文献   

14.
马智,辽宁人,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全国200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被研究的老中医之一,辽宁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专家。他深习经典,师古不泥,博采众长,先后从师于李玉奇、谢振芳、梁国卿、张岫云、郭福兴、齐子敬、赵子敬、沈宝和等著名老中医,深得真传;承古扬今,立创新之旨,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与科研实践,总结出一套中医治疗肺系疾病、眩晕、头痛、痫证、泄泻、胃痛、便秘、郁证等多种疾病不同证型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建全了中医理、法、方、药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结合验案介绍张磊治疗头痛头晕的临床经验。临证多采用疏风清热、补益中气、活血祛瘀等法;重视辨证,用药精练。  相似文献   

16.
盛循卿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循卿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悬壶60余年。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有幸跟随盛老临诊,受益匪浅。盛老运用四逆散和针灸疗法治疗儿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举3个验案并将盛老经验简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7.
桂枝龙牡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主治因阴阳两虚,阳失阴之涵养则火浮不敛,阴无阳之固摄则精不内守,出现虚劳、失精、梦交等症。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脏腑、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使阳能固密,阴能内守,则阴平阳秘,精不外泄。王师临床经验丰富,对纷繁复杂的证候,求得病本,再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王师探究桂枝龙牡汤组方之理,临床应用治疗多种小儿疾病,辨证精准,每获佳效,此即所谓“异病同治”也。  相似文献   

18.
介绍聂莉芳教授分期辨治IgA肾病的临床经验。根据IgA肾病发病及病程演变的特点,将其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迁延期,临床治疗主张首辨病期,在此基础上再辨证;同时重视抓主症选方,明确处方的适应症,并擅于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19.
伍炳彩(1940-),男,江西吉安人,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医疗系。2000年获"江西省名中医"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刻苦钻研《金匮要略》30余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观点,尤其对《金匮要略》脉学的研究造诣精深。伍教授强调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三个原则:一是辨证论治的原则,二是坚信中医理论的原则,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于内科杂病的治疗,重视脉象的运用,对脉象的研究全面而深入;切脉时强调平心定意、专心致志,严格要求切脉姿势规范化,更注重寸、关、尺三部九候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对于《内经》提出的"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脉象意义及舍证从脉的临床运用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20.
单兆伟(1927-),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单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研究40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特别是对单老治疗脾胃病临证加减用药感触颇深。兹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