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亚健康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特征及其十二经络能量值水平变化特点。方法:调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亚健康失眠人群的体质特点及经络能量值变化情况。结果:广东地区亚健康失眠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且集中在30~39岁年龄段;其体质分型主要以气虚质为主;发病与心经、肝经、小肠经、膀胱经能量呈正相关,与三焦经、胆经、脾经、胃经、大肠经、肾经呈负相关。结论:气虚质为亚健康失眠的高发体质类型,且与经络能量高低状态密切相关,为应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亚健康失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失眠伴焦虑状态患者的经穴在低电阻抗性与电阻双侧平衡性上的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失眠伴焦虑状态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三亚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同期接受中医JK-02-B型经络检测仪检测的39例失眠伴焦虑状态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十二正经原穴的电能量值和五大健康指标。结果:对照组双侧电能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单侧心经、心包经、脾经、胃经和双侧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的电能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对照组数值均高于观察组;2组体能状态、心肾状态、自主神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三者分布倾向于正常水平,观察组心肾状态、自主神经分布倾向于偏高水平。结论:失眠伴焦虑状态时,人体经穴导电量呈现双侧失衡现象,使经穴电阻抗显著增高,与心、心包、肝、胆、脾、胃、肾、膀胱的脏腑经络及体能状态、心肾状态、自主神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脏腑经络能量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8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两组受试者十二正经原穴经络能量值进行测量和比较,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十二正经原穴中太渊(肺经)、大陵(心包经)、神门(心经)、腕骨(小肠经)、阳溪(大肠经)、太白(脾经)、太冲(肝经)、丘虚(胆经)、冲阳(胃经)能量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池(三焦经)、太溪(肾经)、束骨(膀胱经)能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三焦经能量偏低、膀胱经和肾经能量亢进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三焦经能量低(阳池),膀胱经(束骨)及肾经(太溪)能量亢进,其他经络能量变化无规律可言,提示临床该病症的发生可能与三焦经、膀胱经、肾经能量值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4.
神门乃心经之输穴、原穴,具有调理心经气血、宁心安神的功效。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经之气机。本文通过分析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结合经络腧穴理论,阐释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的作用特点,为临床治疗失眠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失眠可归属"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范畴。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病机总署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涌泉穴为肾经之井穴,又是肾经经气始发之处,通过穴位本身及利用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起到滋阴降火,填精益髓,引火归元,使心肾交通,维持心肾正常生理功能,可调整肾经经气,还可激发全身正气,具有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平衡阴阳之功,使心肾交通,不仅治疗失眠,还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体现整体观、辨证观和治病求本,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体质类型及经络特性,为健康管理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50例入组患者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并将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在150例患者中,痰湿质及气虚质例数最多,分别占22.00%和21.33%,其次为平和质(18.67%)和湿热质(17.33%)。中医经络检测结果表明,异常经络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肝经,占64.67%,其次为肺经,占50.00%,肾经及心经的异常率分别占39.62%、33.96%。结论:入组患者中比例最高的分别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湿热质;经络检测结果显示出现异常的经络例数最高的分别为肝经、肺经、肾经、心经,且肝经、三焦经的异常情况在不同体质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与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基本一致,而中医经络检测结果有可能为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者林曼慧应用经络测定器对四十例溃疡病及其并发症进行探测结果,发现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变化在小肠经,而溃疡病并发出血,主要变化在心经及心包经.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以肾经占第一位.溃疡病症征显著的,则其经络变化也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69例失眠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失眠人群进行检测,研究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断及随后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收集门诊符合《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人群,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定其体质类型。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人群人体十二经络原穴部位进行测量。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获得的体能、代谢、心肾、筋骨状态的均值在不同体质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阴虚质者的体能状态最高,阳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代谢状态最高,阴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心肾状态最高,气虚质者最低;阴虚质者筋骨状态最高,血瘀质者最低。结论: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不同证型与中医经络检测仪中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心肾状态、筋骨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经络虚实特征。方法: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省中山市将57例自然态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1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经络检测仪对2组人群十二经脉特定五输穴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生成的能量柱状图分析2组人群的经络虚实特征。结果:鼻咽癌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经络体现在肝经、脾经和肾经,其中肝经表现为实证,脾经和肾经为虚证,而其余9条经络在2组人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存在着特征性经络改变,表现为肝经的实证和脾肾经的虚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经络特征、体质类型、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方法: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诊断系统于透析前和透析6个月后进行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同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辨证。结果:透析后患者体质以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和瘀血质最为常见,证型主要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透析后患者的自律神经系统、运动状态和体能等检测数据升高,代谢状态、精神状态、检测数据下降。透析前心经、大肠经、小肠经、胃经和膀胱经正值向上,容易患实证;而三焦经、脾经、肾经和肝经负值向下,容易患虚证或慢性病。透析后肺经、心包经和胆经基本处于正常能量区;其他经络处于相对低能量区或相对高能量区。结论:透析后患者向虚性体质转化,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经络检测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上述体质和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可为临床提供量化、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肌筋膜螺旋线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腧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筋膜螺旋线是基于肌筋膜运动整合理念形成的一条功能性整体解剖结构线。通过对肌筋膜螺旋线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腧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间在分布、组织结构、功能联系、病候、治疗方面都存在密切联系,认为基于肌筋膜螺旋线的生物力学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对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和腧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针刺心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肺经组与模型组、心经组与模型组的心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EST)有20个下调和14个上调,主要是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等;心经组中有70个下调和20个上调,主要是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相关基因,细胞凋亡和应激反应蛋白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类基因,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等。结论:心经组、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和类型有较大差异,提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作用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66例高血压患者经络诊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的经络反应,探索其临床经络诊断意义.方法:对6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2种方法进行经络检测:首先,采用康威人体经络特性诊断分析系统,检测分析十二经脉原穴的伏安特性曲线;检验完毕,休息5 min后,采用传统经络诊察法,循按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及督脉、头背部循行部位有无压痛、结节、条索状反应物等变化.结果:66例高血压患者中,65例经络伏安特性曲线有异常,其中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均为28例,异常率43.1%为最高;采用传统经络诊察方法,41例有异常经络反应,其中督脉28例,异常率68.3%为最高.结论:高血压病主要异常经络反应是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从而为经络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体经脉线上热传输的特性。方法:以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支撑,利用中医热灸的方法,在人体任脉线上的穴位与非穴位点及旁开非经非穴点加热,诱发出人体经络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可观察到与古代医典和中医学理论所描述的人体任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轨迹,在加热神阙穴旁开对照点时,还观察到与人体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轨迹。对人体经络的热传输特性进行分析,揭示热在经脉线上的传输具有循经特异性。结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很难用现代医学解剖学来解释,为经络的存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对经脉线上的热传输特性的分析表明人体经脉线可能是热的良通道。  相似文献   

15.
何丽  郑敏婷  易涵 《光明中医》2021,36(2):168-170
目的探析中山市不寐证患者的红外热成像特征及体表经络温度规律。方法收集172例不寐证患者作为试验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数字式医用红外热像仪对2组受试者进行检测,采集前驱干、后躯干、任脉、督脉、上焦、中焦与下焦等7个部位的温度平均值。结果不寐证患者的体表经络温度存在以下规律:任脉、前躯干、中焦和下焦等部位体温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自身比较发现,任脉与前躯干温度相当,督脉与任脉温度差过小,三焦中上焦温度最高,中焦温度最低,存在三焦温度逆乱的情况。结论对经络部位温度规律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中山市不寐证患者存在以下特点:阳气分布存在阳虚于外、阳虚于上的特征;阴阳关系不平衡,表现为阴血不足、内有郁热;三焦温度逆乱,中焦脾胃运化失司。  相似文献   

16.
明确"依脉引筋气"治疗经筋病的作用机制与方法,为临床治疗经筋病提供参考。"依脉引筋气"是杨上善对《黄帝明堂经》中经筋病治疗思路的概括总结,但其具体论述已散佚,笔者通过对现存典籍的考究,对筋气的具体含义、经筋与经脉的关系、"依脉引筋气"的方法及其取穴侧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标本兼顾治疗经筋病。  相似文献   

17.
王玉香 《天津中医药》2009,26(3):253-255
对月经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月经是肾气化作用的结果观点.论述了肾气,天癸及太冲脉在月经产生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天癸是命门元气的一部分,通过肾脉达于胞宫,从胞宫进入太冲脉.太冲脉是冲脉的下行支--足少阴肾与冲脉相合之脉.由于天癸元气(冲脉之气)从胞宫下行于足少阴肾经,而足少阴经气由足上行,两气相激,可使太冲脉气血渗诸络温肌肉.又由于足少阴肾经表里内外与肝脾心肺的联系,使冲脉气血内养五脏六腑,外濡肌肉关节.肾对月经产生的气化作用,是在气机升降出入有序,经脉循环,气血贯通的生理活动中完成的.肾的藏泻有节而致月经有周期性排血.通过对月经产生机制的探讨,提出了妇科病的治疗要注意运用调气法,对临床常表现的冲脉虚损的病理机制,要补肾益冲气.而冲气逆乱的实证病机要注重调肝畅冲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督脉三部走罐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 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督脉部位给予三部走罐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间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督脉三部走罐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症效果显着, 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能量代谢过程和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被认为是人体内阴阳概念的生理学基础。能量代谢过程为阳,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为阴,能量代谢过程和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再次细分就可以构建中医六经的生理学基础,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属阳明,能量物质的转运转化属少阳,能量物质的氧化及代谢终产物的排泄属太阳,干细胞存储属少阴,干细胞动员、激活并分裂分化形成体细胞的过程属厥阴,体细胞完成代谢过程后死亡降解的过程属太阴。代谢终产物的排泄和热能的散失过程是人体内代谢过程的最后一环,可以归为太阳经的生理学基础,人体头颈部是热能散失和代谢终产物排泄的最末端,太阳病的提纲证准确地体现了太阳经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由古至今经络与筋膜的发展关系。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归纳经络与筋膜的相关论述。结果发现:从经络的产生,综观其几千年的发展,经络与筋膜只是同一部位(物质)的不同认识角度,两者密不可分。随着"筋膜学"的提出,固有结缔组织已成为现代经络实质研究的重要靶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